當前貨幣調控宜“鎖短放長”
- 發佈時間:2015-05-29 02:22: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渤海銀行 蔡年華
近日,市場傳央行對部分金融機構進行規模逾千億的定向正回購,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市場對於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筆者認為,由於銀行惜貸導致資金滯留銀行間,形成罕見的超高超額備付金率,導致了流動性困境局面出現。在目前的整體經濟金融環境下,央行回收短期資金應是首選,同時也需要實施降準等長效調控政策來提供平穩、寬鬆的貨幣環境,以促進國內經濟穩定增長。
短期資金氾濫 長期資金不足
近年來,我國的流動性環境變得異常複雜,這也導致貨幣政策的流動性支援工具發生根本的變化。
在外匯佔款增速加快的2002-2009年,基礎貨幣的供給主要是新增外匯佔款,央行相應的對衝工具為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新發央行票據。而2009年以後,受制于海外經濟環境惡化,新增外匯佔款數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走勢,基礎貨幣的供給渠道縮窄。2010-2012年,外匯佔款對流動性的影響相對較少。而2013年之後,外匯佔款下降對流動性衝擊加大,尤其是經歷“6.20”流動性危機之後,央行創設了一系列短中長期流動性支援工具,這些工具在保持流動性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14年後,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為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央行保持適度流動性寬鬆就成為首選。而此時外匯佔款下降對流動性的衝擊開始加劇,央行除運用下降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對衝以外,還加大了3個月期限的MLF的操作頻率和規模。經過一系列的操作,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在2015年5月份下降到極低水準,其中隔夜利率達1%、7天2%以下,同時1年期同業存款利率也達到3.5%左右。流動性環境進入極度寬鬆的局面。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貨幣供給端的發力是流動性極度寬鬆的重要支柱。但與此同時,需求端疲軟也是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首先,在經濟下行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環境趨緊,銀行不良貸款急升,為控制風險,銀行惜貸嚴重,貨幣資金與實體經濟的傳導不暢;其次,由於存款流失嚴重以及外匯佔款下降,銀行目前的負債結構中低成本的長期資金缺乏,短期資金較為充裕,按照目前流動性缺口管理辦法,缺乏進行長期投資的資金。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需求端的改善較為困難。
若央行對部分金融機構進行定向正回購,主要就是銀行短期資金太過充裕,商業銀行超額備付金率居高不下,銀行資金成本提高所致。
收短放長 繼續降準
對於央行定向正回購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發生微調,筆者認為不必對此過分擔心,在目前的經濟金融環境下,維持貨幣寬鬆將是常態。
目前宏觀政策的方向是“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穩增長需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發力,無論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市場,貨幣寬鬆都是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而財政收入增速的下滑更需要貨幣政策發力。促改革的目標是改革經濟體制,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出現,而我國經濟結構中,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佔據了較多的金融資源,要激發經濟活力必須給新的經濟業態提供資金支援,這必然需要新的資本進行支援。在於經濟下行週期中,企業的違約風險上升,資金鏈條脆弱的機構容易導致大面積違約事件的發生,而維持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也是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重要保障。
從國際環境看,美國經濟已從次貸危機中率先復蘇並已進入加息週期當中,資本外流壓力加大,全球流動性收縮壓力加大,也導致國內外匯佔款的波動性加大。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央行也需要提供寬鬆的貨幣環境以促進國內經濟的穩定。
綜上所述,為了在避免銀行短期資金過於氾濫,同時保持寬鬆貨幣環境,央行需要進行“鎖短放長”的扭曲操作。具體表現為,一方面通過定向正回購和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回收1個月以內的短期資金,並在MLF到期之後暫停續作;另一方面,通過加大降準幅度或者擴大PSL規模等操作向商業銀行提供低成本長期資金,提高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和意願。基於以上的判斷,預計央行將繼續通過下降存款準備金率來維護國內寬鬆貨幣環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