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市銀行2014年年報大幕拉開:五大謎題將揭曉答案

  • 發佈時間:2015-03-17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歆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13日,平安銀行2014年成績單已經率先亮相

  對於A股市場來説,第一季度永遠屬於上市公司的“年報時間”。而對於上市銀行來説,今年3月份將是2014年年報披露的密集期。

  3月13日,平安銀行的成績單已經率先亮相,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內,五大行等銀行的年報也將掀起蓋頭,有關上市銀行年報的N個謎題也將被揭曉答案。

  No.1

  利潤增長極在哪?

  雖然從整體來看,上市銀行2014年的利潤增速下滑已經毫無懸念,但是對於銀行單體來説,仍然不乏業績增長點。

  對於上市銀行來説,利潤有兩大主要業務構成,其中的大頭自然是利息凈收入。

  從平安銀行的年報來看,該行2014年實現利息凈收入530.46億元,同比增長30.37%,佔營業收入的72.26%。利息凈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生息資産規模增長和利差提升所致。據券商研報測算,平安銀行去年第四季度息差約為2.84%,環比回升13個BP,遠好于研究機構去年年初的判斷。

  同花順數據顯示,平安銀行去年前三季度的凈息差在16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11位,浦發銀行則高居榜首;從息差變化態勢來看,有包括平安銀行在內的6家銀行去年前三季度保持了息差單季度環比增長的態勢,這顯示相關銀行貸款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息差帶動的利潤增長也有望成為部分上市銀行2014年年報的首要利潤增長點。

  當然,規模擴張幾乎是所有銀行利潤增長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不過,由於近兩年銀行貸款資産品質下降,規模擴張式增長的弊端也有所顯現。

  在非息收入方面,平安銀行2014年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2014年,平安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03.61億元,同比增長77.04%。其中,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173.78億元,同比增長66.20%。再分類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增幅跑贏手續費整體收入的共有三項:代理及委託手續費收入增長304.81%、諮詢顧問費收入增長96.83%、其他增長105.6%。拋開“其他”這一項來看,代理及委託手續費收入和諮詢顧問費收入領跑了平安銀行的手續費收入。不過,由於業務側重點不同,這對於其他上市銀行是否適用尚且不得而知,需要等待更多銀行年報的進一步披露。不過,結合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手續費收入增長作為上市銀行的另一個利潤增長極應該是靠譜的。

  NO.2

  誰是銀行估值修復的“金主”?

  去年第四季度,銀行股展開了一輪可謂兇悍的估值修復過程。去年11月28日,銀行股集體“暴力拉升”,並率領A股創出“史上天量”成交額,16家上市銀行當日的成交額合計為770.23億元,為去年前十個月上市銀行日均合計成交額62.63億元的12.3倍。此後,上市銀行可謂輪番上漲,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均曾作為領頭羊帶動板塊上漲。

  銀行股去年第四季度輪動的背後,究竟是何方神聖在進行托舉?不同銀行的情況自然不可能完全一致,例如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有安邦的“任性增持”做支撐。但是,估值修復背後,機構資金屬性肯定還是一致度較高的。

  再以11月28日為例,當日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的漲停背後都有機構資金做主要推手。就光大銀行來看,當日買入席位前五名中有兩家是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買入1.68億元和1.55億元,此外,從光大銀行11月26日-11月28日累計的成交情況來看,機構專用席位排名成交額第一位,三個交易日累計買入6.23億元;交通銀行的情況更為明確,11月28日的買入前五名席位中,有四個席位是機構專用席位,買入金額分別為1.43億元、1.29億元、1.26億元、1.02億元;平安銀行的成交記錄顯示,買入前五名包括一個機構席位和國泰君安交易單元(010000),二者分別買入1.96億元和8200萬元;寧波銀行的成交記錄顯示,買入前五名中有兩家為機構席位,買入金額均超過2630萬元。

  從平安銀行2014年年報來看,私募資金非常活躍,是該行前十大股東中增持力度最大的一類機構投資者。此外,兩個全國社保基金組合均進行了增持,而基金的態度更像是減倉(由於只能看到前十大股東,目前不能準確判斷基金的整體態度,必須等待基金公司披露年報),目前前十大股東中顯露出來的基金的合計持股量有所下降。

  由於目前披露出來的信息有限,銀行股上漲背後的主力資金並未充分暴露,2014年年報以及緊隨其後的今年一季報披露期無疑是最佳的觀察窗口。

  NO.3

  網際網路金融拉存款or殺存款?

  網際網路金融落地之初,曾被視為銀行的對立面,甚至被譽為“存款殺手”。不過,隨著銀行自身紛紛發力進入,網際網路金融與存款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平安銀行2014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橙e網”註冊客戶近22萬戶,以“橙e網”為中心的各項公司網路金融業務發展迅速,新增日均存款1323億元,總收入超過65億元。此外,截至報告期末,平安銀行個人網銀客戶數734萬,較2013年年末增長62%;口袋銀行客戶數達540萬,較2013年年末增長338%;2014年平均電子渠道替代率達93.2%;平安橙子自2014年8月成立以來,客戶數已達51.4萬戶。

  在上市銀行中,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和民生銀行的類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風頭最盛。從平安銀行的情況來看,其對吸收存款“加分”作用顯現;在多個券商的年報分析中,平安銀行的“金橙”都被視為業績貢獻的“綜合高手”。

  不過,對於上市銀行整體而言,網際網路金融對於存款的分流壓力還是不容小覷。金融分析師也在研報中提醒,“去年第四季度,平安銀行存款餘額環比仍維持在低增長,顯示了理財産品的確對銀行負債端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而且,由於各家銀行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的步伐不一、模式不一,存款所受到的衝擊流失壓力也很難以一概判斷,即將陸續出爐的年報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

  NO.4

  物理網點是否達到峰值?

  由於網際網路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銀行的傳統業務模式,因此對於銀行來説原本最為重要的網點似乎在一夕之間變得可有可無。

  不過,從平安銀行的2014年年報來看,該行的物理網點還沒有達到飽和拐點。去年,該行新增5家分行、214家支行級機構;截至報告期末,共有43家分行,747家營業機構,其中,社區支行129家。具體來看,平安銀行2014年新增124家持牌開業社區支行,截至報告期末,已有13家社區支行新增資産過億元。

  其他股份銀行和其他中小銀行的情況與平安銀行類似,物理網點的價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網際網路金融所擠壓,但是很可能尚未達到邊際。不過,對於已經密集佈局的五大國有銀行來説,機構網點的價值卻可能在縮水。因此,國有大行物理網點的擴張速度很可能弱于股份制銀行,甚至可能在特定時間採取收縮態勢。當然,除了平安銀行情況已經明確外,其餘銀行的具體數據還需在年報中尋得答案。

  NO.5

  優先股再融資性價比如何?

  上市銀行的2014年年報,將迎來優先股的首次亮相。對於上市銀行來説,優先股將帶來怎樣的資金支援和股息率壓力,自然也是年報的待解之謎之一。

  由於目前平安銀行的優先股預案仍處於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核準階段,年報中相關文字並不太多。

  但是,對於已經完成首批優先股發行的上市銀行來説,優先股恐怕就需要多佔些筆墨了。對於二級市場來説,優先股究竟是“令人生畏的股權再融資”還是“相反可以替代股權再融資”曾經引起爭議。不過,從記者獲得的業內資訊來看,上市銀行對於優先股6%左右的股息率普遍還是“竊喜”的;對於相關機構來説,在降息週期中,提前鎖定6%的收益率也絕對可以接受。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上交所掛牌的銀行優先股目前還比較“閒散”,僅興業銀行優先股曾有過少量溢價交易,交易雙方均為機構席位,其餘優先股仍處於沉睡狀態。

  “這或許是因為優先股有價無市”,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申購優先股的機構大多都資金實力雄厚,認購優先股時間均未滿半年,套現需求不高,甚至不排除機構買了就是為了壓箱底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