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投資渠道再放開 銀行優先股"皇帝女兒不愁嫁"
- 發佈時間:2014-10-29 09:25:08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孫朋浩
10月24日,中國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399.4億元人民幣的境外優先股發行于10月23日完成交割,並於當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生效。
這本是一則不會被保險行業關注的新聞,但在此前一週,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保險資金可投資優先股,使保險業與優先股,尤其是近期即將大規模發行的銀行優先股之間發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
“好棋”如何下
投資規模尚待觀察
“優先股充分匹配保險資金特徵及投資需求,優質優先股將更容易獲得險資青睞。”一位保險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保險資産的負債具有長期性,回報率更偏重於穩定性,因此,保險公司對於能夠提供穩定回報且收益率較高的長久期品種青睞,優先股符合保險資金配置的特徵。
整體來看,《通知》對於險資優先股投資的約束比較小。其主要對險資投資優先股的認定標準、評估準則、投資途徑以及監管方式進行明確,認定標準方面區分為權益類和固定收益率。《通知》指出:“保險資金投資且已經納入固定收益類資産計算投資比例的優先股,發行方將其調整為權益類融資工具,或者累計3個會計年度或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未按照規定支付股息的,應當在發行方相關決議發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調整納入權益類資産,統一計算投資比例。”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優先股發行方會認定為權益類資産。
回報率穩定、自由度高等特點,使優先股的放開成為險資投資渠道拓寬的又一步好棋。不過分析人士也客觀表示,這步好棋究竟好到什麼程度主要取決於可投資規模。參照美國經驗,財險不配置優先股,壽險獨立賬戶幾乎不配置優先股,即便是在2006~2008年期間,最高僅持有36.31億美元,為當期所持股票的0.24%。壽險普通賬戶在2006~2008年期間,優先股配置超過650億美元,2008年甚至超過普通股;但金融危機後快速回落,到2012年底,普通股投資恢復至740億美元左右,而優先股投資快速下滑至83億美元。考慮到2006~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我國目前權益投資比例上限,方正證券研究報告預測,參照8月份數據優先股規模約為2500~4300億元,為壽險資産的3.3%~5.5%,但考慮到優先股規模擴張速度,實際投資規模尚待觀察。
相對的吸引力
險企如何應對風險點
平安證券近期發佈研報指出,優先股具有優先於普通股股東分配利潤和剩餘資産的權利,一般來説,優先股在發行初始,就設定了未來年度的分紅比例或者票息率,由於優先股受償順序在公司債和次級債之後,因此,優先股在發行收益率的設定上,票息率一般會高於公司債和次級債水準。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高評級的銀行發行的優先股票息率在6%~6.5%以及以上,才會對保險公司形成吸引力。
作為首個發行境外優先股的銀行,中行境外優先股年股息率為6.75%,認購倍數達到3.35倍。以此為市場標桿,農行等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優先股股息率可能定在6.5%~7%之間。
目前,農業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也在籌備發行優先股。公開資訊顯示,已公告優先股的發行規模在2360 億元左右。看起來,一大塊蛋糕正待險企大快朵頤,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銀行優先股的發行方案並未引起保險公司足夠的興趣。
“目前,部分銀行優先股發行方案存在諸多風險點。”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首先,優先股發行方案含有普通股轉換權,但是轉股價格在發行初期即鎖定,缺少修訂轉股價格的條款,而保險公司擔憂未來銀行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會影響銀行股票的絕對股價,對長期銀行股票價格缺乏信心;其次,某些優先股的票息率沒有鎖定,而是與每年的債券指數掛鉤(如票息率等於5年期國債上浮一定基點),但在長期市場收益率下滑的預期中,這類優先股不能在發行初期鎖定保險公司收益,不利於保險公司資産負債匹配管理;最後,優先股缺乏靈活的流通市場,目前來看,退出方式依然有限。
銀行優先股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儘管吸引力有限,但對於險企而言,銀行優先股屬於“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記者採訪的幾家壽險公司相關人士均表示,會配合銀行發行優先股,選擇認購。
從剛剛發佈的太保、新華三季報來看,壽險公司對於銀行渠道的利用難度越來越大,産品利潤率亦不斷下滑,而對於某些嚴重依賴銀保渠道衝擊保費規模的公司而言,維護好與銀行之間的關係,優先股是一條紐帶。平安證券研究報告同樣認為,出於銀保銷售的考慮,保險公司會配合銀行發行優先股。在未來優先股發行市場,保險公司仍然是主要投資者。
不過,繳文超也表示,雖然優先股在流動性、退出機制等方面存在缺陷,但是發行主體較好的公司的優先股在收益率、安全性、久期和穩定性方面,對險企仍然具有吸引力。
事實上,監管層對於險資投資優先股上給予了較大自由,在此之上,又較大程度上保護了保險公司的利益,有利於促使銀行優先股收益率向合理水準回歸,提高其收益水準對潛在風險敞口的覆蓋能力。這在我國局部風險凸顯的背景下,對維持保險公司的有序經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