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市場機會來自基本面修復

  • 發佈時間:2015-02-16 00:33: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於2015年A股的投資機會,姜誠認為大盤藍籌股在經歷了前期大幅上漲之後的風險報酬比已經不具有優勢,大股票將仍以震蕩為主;上半年小股票會佔優勢,但創業板一再創新高意味著小股票離泡沫破裂的時點越來越近。整體而言,他看好中型成長股。但他還是認為,牛市還未結束,只是行情特徵將不同於往年。

  “如果説去年的上漲是流動性預期改善帶來的估值修復的話,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將來自基本面修復,而基本面行情通常是個股維度而非風格維度。”姜誠認為,2015年無論是價值型抑或是成長型投資者都面臨憑藉紮實的基本面研究功底取得優異業績的機會。

  姜誠認為,一個成熟的投資人要對股票的分量有感覺,就像在海裏游泳的人要對水位有感覺一樣。“目前,以金融地産為代表的藍籌股估值已經在中性偏危險的水位區域,水有點深了。為什麼還沒有進入降息週期,股票的水位就深了呢?這就是股票市場有意思的一點。”姜誠解釋道,去年其實市場沒有怎麼放鬆,但由於市場有寬鬆的預期,所以估值修復迅速發生,而且估值修復的行情往往非常劇烈,金融地産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普遍翻了一倍。事實上,寬鬆的預期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了。

  以銀行股為例,銀行股在海外市場的PB基本都在1倍以下,全世界最好的富國銀行,在美國市場得到了最高的估值,約為1.5倍PB。其次是匯豐,其在港股的PB也就1倍左右。反觀A股,銀行股經過一輪上漲後,PB的中位數上升至1.2倍左右,前段時間稍微回調後,工行的PB在1.1倍左右,建行、招行的PB在1.1倍到1.3倍之間,若干銀行在1倍左右。“不能説它們很貴,但已經不像滬港通開通時那樣有相對H股的明顯折價了。即使深港通開通也很難再帶來巨大的正向刺激,因為A股的估值修復已經完成,相對於港股由折價轉為溢價。這時候藍籌股再有比較大行情的可能性較低。”

  “2015年市場將大概率回到以基本面為主要驅動因素的狀態,個股層面的機會將更加層出不窮,但在全市場層面,我們反而認為不能過高期待全面的系統性機會,經過前期上漲,大多數行業和板塊的估值修復已經完成。”姜誠説,理性的投資者在估值修復完成後將重新關注基本面,只有大盤藍籌受益於降準降息的邏輯並非是持續性很強的一般規律。

  基於當前估值水準和基本面運作趨勢,姜誠認為消費板塊中的大眾消費品將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包括大眾食品、品牌服裝等,一方面當前估值水準對悲觀預期反映較為充分,另一方面基本面也面臨反轉機會。

  醫藥板塊的最核心投資機會也在於較多個股正面臨估值修復和基本面提升帶來的戴維斯雙擊機會。姜誠表示,醫藥領域包括了藥品、器械、服務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具有投資機會,且投資機會在個股層面,不能簡單以細分行業的維度進行區分。就標的數量而言,藥品製造仍將是最容易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價值鏈環節,個股投資機會也將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姜誠並不那麼看好現在被熱炒的網際網路醫療概念。他認為,網際網路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空間確實非常廣闊,但目前的網際網路醫療還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尚未見到清晰可行的盈利模式,其進一步的推進依賴於現有醫療體系改革的進度。

  “一個完整的醫療價值鏈中包括了制藥廠商、藥品流通渠道、醫院、醫生、患者等諸多方面,而當前價值鏈中的話語主導權掌握在處方權者手中,也就是醫院和醫生的手中,網際網路能否對醫療體系形成顛覆取決於處方權能否分離以及藥品定價體系能否發生重大變化。”姜誠説,網際網路醫療或許會成為下一個亮點,但當前的投資機會和投資標的並不明確,有賴於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和網際網路醫療商業模式的逐步成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