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隱含波動率驟降 近月期權合約很活躍

  • 發佈時間:2015-02-12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喬誌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除了50ETF購3月2200和50ETF購3月2250兩個期權合約分別上漲1.69%和0.95%外,其餘46種上證50ETF期權各期限合約普遍飄綠,而認購期權合約的跌幅普遍遠小于認沽期權合約的跌幅。

  “普跌是受到上市以來市場整體隱含波動率下降的影響。”信達期貨高級分析師崔語言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所謂隱含波動率,指的是將市場上的期權交易價格代入權證理論價格模型,反推出來的波動率數值,期權的價值與隱含波動率呈現正相關的關係,隱含波動率的下降會使得期權的價值下降。截至昨日收盤,48種上證50ETF期權合約隱含波動率區間為23.41%至32.32%,而在期權啟動之初,多數期權合約的隱含波動率高達40%以上。

  從交易情況來看,截至收盤,昨日認購期權合約成交總量為12190張,認沽期權合約成交總量為11246張。同時,昨日認購期權合約持倉合計10765張,認沽期權合約持倉合計9694張,認購期權合約成交仍活躍于認沽期權合約,認沽/認購比為0.9,較前一日收盤的0.81有所上漲,顯示出市場多空預期漸趨一致。

  從合約期限角度來看,近月合約仍最活躍。3月主力合約50ETF購3月2200成交1999張,持倉1628張,50ETF沽3月2200成交2368張,持倉1996張。

  針對認沽期權合約跌幅大於認購期權合約的情況,崔語言表示,與其説是投資者看多後市,不如説對於後市更多持有的是“看不跌”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賣出認沽期權,相對來説是一個更加好的選擇,而且成本比較低。

  “現在無論是認購期權還是認沽期權,賣方都是機構,由於期權在啟動初期屬於賣方市場,機構認為風險偏大,所以賣方定價偏高。現在期權合約價格的下跌應該屬於一個價格回歸的過程。”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投資與保險係副教授黃建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黃建中認為,期權啟動初期價格波動較大的原因還包括參與者較少導致交投不活躍,之前的高估值需要回歸。

  中金公司分析師李求索認為,標的ETF本身上漲的事實會導致認購期權實值化,認沽期權虛值化,從而在增大認沽期權杠桿率的同時見效認購期權杠桿率。

  昨日,現貨50ETF收報2.38元,漲0.46%。同時,昨日認購期權合約有8種內在價值為0,而認沽期權合約則有16種內在價值為0,是認購期權的2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