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影視公司欲打造粉絲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2-07 00:3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姚軒傑

  近日,著名演員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阿裏影業19.3億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成為焦點話題。事實上,當網際網路公司進入電影産業,拉攏明星大腕是其必然的選擇。目前,大明星、大導演已並非是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一些改編熱門文學作品的電影更容易成為票房贏家。

  有電影觀察人士認為,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改造電影製作發行方式,傳統的大製作、大明星的粉絲經濟模式將會被網際網路新的評價標準代替。也就是説,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打造新的粉絲經濟體系。電影院的主流受眾群和網際網路用戶群有著越來越高的重疊度,網際網路則用其所提供的海量用戶興趣、行為習慣來分析未來,或將真正開始創造價值,為投資提供決策參考。

  打造粉絲經濟體系

  今年1月26日,阿裏影業發佈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不過,對於阿裏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表示看好。2014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阿裏影業19.3億股,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業內人士認為,趙薇的投資其實是明星效應下粉絲經濟的體現。近年來,黃曉明、任泉、范冰冰等一線明星都在涉足投資領域,尤其是網際網路。而他們與網際網路公司的結合,直接催生了網際網路影視行業的發展。

  2014年,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和視頻網站均邁出進軍電影市場的第一步,愛奇藝影業、合一影業、騰訊視頻、阿裏影業迅速成為行業不可忽視的新力量,並且紛紛找到明星大腕加盟。

  事實上,2014年視頻網站參與投資的電影有《匆匆那年》等成功案例,也有《黃金時代》和《一步之遙》等票房遭遇滑鐵盧的案例,阿裏影業此前則忙於應對文化中國遺留的諸多財務問題,尚未推出成功作品。在2014年初步試水之後,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今年正試圖更多利用自身優勢與中國電影業磨合,來升級模式和玩法。

  “傳統電影從來就是粉絲生意,往往需要明星和導演驅動、或者改編名著,網際網路則提供另一個維度來評判標準。”優酷馬鈴薯旗下合一影業CEO朱輝龍認為,網際網路有助於把電影改造為更準確有效的“粉絲經濟”模式。

  阿裏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孵化優質IP成捷徑

  相比與傳統電影公司聯合投資,網際網路公司投資電影還有另一種有效方式,是直接孵化在網際網路上已獲得成功的IP(內容版權),比如成功的網路文學、動漫、網路劇等作品,由於已建立一定的粉絲基礎,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在推向電影院之後,會極大地提高成功的可能性。這方面,優酷馬鈴薯投資出品的《老男孩》電影算是第一個成功的案例。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在推向電影大螢幕之前,IP內容還有著持續和海量用戶粉絲溝通的方式和機會,可以進一步降低市場風險,這是傳統電影行業無法做到的。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底,共有114部小説被購買版權,其中90部計劃拍成電視劇,24部計劃拍成電影。這預示著網際網路電影公司有望通過砸錢爭奪優質IP這一“捷徑”來超越傳統電影公司。

  合一影業近日也發佈名為“UP2015”的電影計劃,聲稱未來將把更多電視劇、歌曲、網劇、話劇、漫畫等領域優質IP開發為大電影,並公佈了“我們結婚吧”等六個首期項目。“什麼樣的IP才能成功?我覺得要經過一些提前的培育,培養更多粉絲來保證粉絲和IP之間互動,視頻網站是最接近於大電影的一個媒介,因為都是影像,所以它得到的數據比文字類也更精準、更有效,對立項和創作更有幫助。”朱輝龍表示。

  不過,《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快餐式電影出現後,不少專業電影人士擔憂,網際網路是否會把電影市場功利化的一面更加放大,而忽略電影的品質和社會責任,最終不利於中國電影業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