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同業業務與資本市場融合增強,同業合作進一步增多

  • 發佈時間:2015-02-02 00: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金融分工格局日趨多元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加市場化,以金融機構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為主要源動力的銀行同業業務,也將迎來重要的市場機會和轉型發展機遇。

  1、加大與資本市場合作力度,支援傳統業務

  2015年將是資本市場迅速發展的一年,金融脫媒將會進一步加劇,越來越多的存款將會進入資本市場,最終以第三方存管同業存款的形式沉澱在銀行系統。而網點分佈合理、與資本市場合作緊密、系統完備的大中型商業銀行在吸收來自資本市場的沉澱資金方面更有競爭力。

  未來同業負債業務對於傳統信貸業務的支撐作用將不斷提升。首先,雖然短期內受同業監管增強的影響,同業負債總體規模上升趨勢減緩,但是從長期來看,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將會推動銀行同業負債佔比持續上升。以美國為例,從1973年到2008年,在金融脫媒背景下,美國銀行業同業負債佔總負債比重從2%上升到22%;同時,存款佔總資産比重則由94%下降到65%。其次,這些來自資本市場的沉澱資金主要是結算資金,成本較低,且粘性較強。第三,2014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向銀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口徑調整後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將部分記在同業往來項下統計的存款納入各項存款範圍。這將進一步激勵銀行通過加大同業負債業務拓展力度,提升對傳統信貸業務的支援。

  2、交易型業務是發展方向

  2015年非標資産總體規模繼續膨脹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方面是在監管持續嚴格的背景下,監管套利投資非標資産作為近年來銀行投融資類同業資産業務的重要創新模式,業務發展空間有限,“非標轉標”是長期趨勢;另一方面,近期監管部門針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出臺了一些重要的監管法規,主要以打破政府隱性擔保和鼓勵融資多元化為基本導向,作為非標資産重要投向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也將更多的通過其他渠道獲取資金。未來增量非標資産將主要體現在投資項下和表外資管業務中,在銀行資本約束加強的背景下,銀行將更多的通過表外資産開展非標資産業務。

  從長期來看,商業銀行同業資産業務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大力發展交易型銀行業務。交易型業務本質上是由銀行通過金融市場上各種金融産品的組合和創新,來滿足客戶存貸款等銀行基礎業務以外的金融需求,包括代理、代客業務等多個方面,主要分為證券交易與承銷、場外衍生品交易等業務。國外銀行交易型業務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其中摩根大通銀行是交易型銀行典範,2013年上半年,該行交易收入82億美元,已經佔到營業收入比重的20%。未來,我國也將迎來發展交易型銀行業務的重要機遇。

  3、證券化業務和同業合作增多

  資産證券化業務是商業銀行同業業務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首先,從監管導向來看,資産證券化業務是盤活存量、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非標轉標”的重要手段,127號文明確提出資産證券化業務“為金融機構規範開展同業業務開了‘正門’,支援金融機構加快推進資産證券化業務常規發展”。其次,資産證券化業務是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途徑,銀行參與企業融資過程中的角色也在轉換:從直接為企業融資獲取利息收入,轉向將資産拆分、打包和銷售。最後,商業銀行自身來看,未來商業銀行資本約束的壓力將會加強,開展資産證券化業務有利於優化資本負債結構、緩解資本約束,同時擴大資金來源以應對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的衝擊,並提升中間收入。

  金融機構差異性和互補性是金融同業合作的基礎,融入了網際網路元素的金融平臺有利於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資訊和溝通,從而更好的利用金融機構之間的異質性挖掘同業合作空間、拓展銀行金融服務鏈條。在資訊化程度和移動技術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發展同業合作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也將成為商業銀行從間接融資到直接融資、從信貸供給到業務撮合和諮詢、從高資本消耗到輕型銀行業務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負責人:連平周昆平、仇高擎

  報告執筆人:鄂永健、徐博、許文兵、張穎傑、馬靜、車大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