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藍籌佔優 成長分化

  • 發佈時間:2015-01-26 00:33: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證券報:年初以來,去年年底大幅調整的中小市值成長股紛紛收復失地,而主機板市場表現相對平淡。如果下一階段大盤指數呈現寬幅震蕩的走勢,資金會不會傾向於繼續追逐中小市值個股?

  張慧:年初以來的市場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我們原先的預期,我們此前的判斷是,經過連續兩年的上漲,成長股將面臨一次休整,並産生顯著分化。只有商業模式清晰、業務發展空間大的公司,其估值提升才是可持續的,一些單純依賴並購提升市值的公司股價面臨較大的壓力。

  年初以來,中小市值股票迅速完成了一輪股價修復,但實際上除了前期股價跌幅較大之外,這些股票無論是基本面,還是所處的政策環境,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站在目前這個時點,藍籌股和成長股的風險收益比又再度回到了相對均衡的位置。對於全年,我們依舊維持“藍籌佔優、成長分化”的判斷,成長股內部的分化會十分明顯。

  特別是以外延收購為盈利增長主驅動力的上市公司,在註冊制漸行漸近、監管層打擊違規市值管理、新三板分流等因素的作用下,進一步開展並購的難度加大。即便能尋覓到合適的並購標的,其對上市公司市值貢獻的彈性也在下降。並且,一些已收購標的公司之前的業績對賭能否實現,同樣需要打個問號。一旦業績不達預期,這類上市公司會面臨戴維斯雙殺的風險。

  中國證券報:剛才説,對於2015年的判斷是“藍籌佔優、成長分化”,為何更為看好藍籌股的表現?

  張慧:除了前面説到的對中小市值板塊的壓制因素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這輪行情的特點在於,由於這是流動性寬鬆推動的市場估值中樞上行行情,因此在估值和業績兩大驅動力中,估值的作用更為明顯。

  當然,上市公司業績端也並非完全沒有看點,但是其處於一個相對次要的位置。

  從歷史經驗看,在流動性推動的行情中,低估值公司比高估值公司更易上漲,而在當下的政策環境中,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一帶一路”、國資注入等因素又將給低估值板塊帶來估值提升的催化劑,因此更看好藍籌品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