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經濟結構調整影響股市

  • 發佈時間:2015-01-24 01:43: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曉旦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4年GDP增長7.4%,雖然這個結果略低於預定的7.5%的目標,但還是超出了悲觀的市場預期7.2%。雖然GDP整體增速偏低。但我們應該知道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位,總量超過63萬億元人民幣,即使一個點的變動,其影響力和吸納力也已經足夠大;中國經濟基本完成了由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變,投資的有效性變為最重要的投資決策變數;人民的消費傾向,已經從溫飽轉向多元化消費。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經濟擺脫單純依賴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使經濟增長速度告別高速增長,回歸到一個合理水準,或者稱為“常態增長”是必然的。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已經見到成效。一方面,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速繼續回落,主要是房地産投資增速下降。投資增長下降,使得第二産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下滑,2014年第二産業比重下滑1.1個百分點至42.6%;而第三産業增加值的比重在2014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至48.2%,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準。

  中國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第三産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主體。與此相對應,2014年重化工業、傳統産業、採掘業等行業出現萎縮。伴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PPI已經連續近三年下降。而一些新興業態,例如,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出現高速發展。2014年全國網購同比增長49.7%,快遞業務量增長51.9%,電信消費、資訊消費都有快速增長。在工業中高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的增長也快於一般行業增長。這些都説明我國經濟增長的結構在優化,經濟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有利於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現在仍然處在增長回落過程中。CPI的低水準波動,PPI的持續下滑預示著我國經濟有可能會跌入通貨緊縮的陷阱中。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下探,政策放鬆的壓力依然較大。

  回到股市。本週股市出現大幅回落,這説明即使在轟轟烈烈的上漲中,投資者的信心也會在瞬間崩塌。這提示我們市場管理者一定要細心體會管理的系統性、連貫性,以避免出現平時不監管、選擇性監管,急了亂監管的現象。管理者不要搞政策市,投資者也不要搞政策揣摩市,以利於股市流暢運作。從股票市場的長期發展看,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趨勢相適應,股市市值結構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進行結構調整。股市市值的去房地産化、去銀行化的過程仍會繼續,新興業態的上市公司市值在股市中會有更快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