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積極財政政策助推結構調整

  • 發佈時間:2015-01-24 01:43: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利可資産 潘瑋傑

  2014年前三季的名義GDP增速基本在8%左右,相比前兩年動輒9%、10%以上的增速放緩許多。這從側面反映出價格上存在一定通縮壓力,尤其表現在工業産成品價格方面。截至2014年12月,PPI不僅已經連續同比負增長34個月,也連續環比負增長12個月。PPI的持續走低表明製造業産能過剩局面將延續,甚至可能惡化。

  製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後産能,杜絕部分産能效率低下的行業過度投資;另一方面,需要弱化勞動與資源密集型、低技能與技術密集型工業製造,強化中高端技能與技術密集型工業升級。未來,快速響應能力、複雜製造能力、定制化生産能力、可持續能力和適應創新變化能力,將成為新的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製造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經濟增速中樞下沉。2014年下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的下降,亦表明製造業已經開始處於自身結構調整的陣痛期。2014年12月製造業PMI降至18個月低點50.1%,也説明製造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面臨較大困難和壓力。反觀服務業,自2012年三季度起,服務業增速絕對值就開始大於工業,服務業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開始增強。2014年12月非製造業PMI升至53.4%,前月為53.0%,表明服務業的擴張處於良好勢頭。

  在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道路上,服務業活動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雖在短期內無法明顯提升經濟增速,卻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持續穩定就業增長奠定了較好基礎。目前從GDP分産業來看,2014年前三季工業和服務業增速均有所放緩。2014年前三季,工業GDP累計同比增長7.1%,較2013年全年增速下滑0.5個百分點;服務業GDP累計同比增長7.9%,較2013年全年8.3%也下降了0.4個百分點。如果未來由於經營活動與新業務增長疲弱致使服務業增速同樣受到影響,恐怕會對本已疲弱的經濟態勢雪上加霜。一方面,可能會使就業市場出現疲軟,進而使居民收入和消費走低;另一方面,由於就業市場出現不穩定,反過來迫使製造業投資重回老路,從而使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進程受到阻礙。

  因此未來在協同産業結構調整的方向上,在著重強調製造業結構調整的同時,需要密切監控服務業發展情況。在保持服務業發展增速的同時,大力優化服務業發展結構,大力發展面向生産的服務業,促進現代製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作為兩大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需要在助推産業結構優化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央行在2014年推出定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希望助推産業結構調整。現在看來,作為總量工具的貨幣政策難以達到結構性效果,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企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銀行端的貨幣傳導機制不暢使得資金沉澱于銀行間,更是助推了股債等資産價格高企,資金避實就虛的現象明顯。

  由於貨幣政策的局限性,財政政策自然需要肩負起更多責任。市場有時對産業調整會有所失靈,財政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強化稅收優惠的産業導向功能,綜合運用優惠稅率、加速折舊等方式,不斷改革和完善相關措施服務於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宏觀戰略;另一方面,靈活運用財政貼息、財政信用等間接調控杠桿,從而引導資金流向優化産業結構。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由於地方政府大肆舉債,導致地方債務風險不斷積聚,未來如果財政政策需要再度發力,那麼中央政府可能要承擔更多杠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