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4年日本經濟:股市金玉其外 消費稅打髮發展步伐

  • 發佈時間:2014-12-16 17:55: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陳言  責任編輯:羅伯特

  像兩年前的12月一樣,2014年安倍晉三首相再次獲得眾議院選舉的成功,讓日本市民原來還模模糊糊的“安倍經濟學”有了非常的明確的目標:經濟該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股價高升,匯率暴跌,而是在消費、投資及出口方面實現增長,讓民眾感受得到的生活變化。

  回望2014年日本經濟,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日本延續了2013年的股價提升、匯率下滑的勢頭,但安倍經濟學給人的新感受已經不復存在,便是最支援安倍的官方經濟學者們,也看到了其局限性。安倍內閣在本年的經濟上乏善可陳。

  高起的股價,走低的匯率

  2014年的日本經濟問題,用安倍內閣或者日本中央銀行的最簡單的説法是,實現2%的通貨膨脹率。但日本出現了相當高的通脹,卻沒有完成2%的實際通脹目標。

  過去阻礙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通貨緊縮。隨著日本産業的全球化,日本採購體系開始步入全球,換句話説,日本市場能夠按照自己對産品價格、品質的要求從全世界採購貨物。這樣讓日本物價不斷下調。在經濟長期失落的時候,民眾需要通過物價的下調來保證自己實際生活不受工資常年不變的影響。

  通貨緊縮帶給日本的是,企業很難在日本國內投資。價格越來越低,從全球市場採購的産品,能夠保證日本獲得更加廉價的消費需求。日元的不斷升值,也保證了這個機制長期得以使用。

  往金融市場注水,超發的貨幣,應該能帶來通貨膨脹。日本銀行是這樣想的,在2014年,央行用來購買國債等的資金,從50萬億提升到80萬億日元,這相當於日本兩年的財政收入。大量貨幣進入市場,在帶來通脹之前,首先帶來的是匯率的下調。2014年日元匯率維持在117日元上下,這和安倍上臺前的76日元相比,日元貶值了35%左右。這個狀態的維持,讓日本基本解除了外匯方面對經濟發展的制約。

  在股市上,隨著日元匯率的變化,開始出現了另外一個很大的變化:股價的飚升。在2013年,日本股價上升到了16000點,接著2014年上半年,股市一直未能再度回升到13年年底的水準。一個較大的原因在於,企業生産內容未增長,暴增的股價,不代表實體經濟發生了變化。

  但是,日本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其國際化比率在50%以上,換句話説,大多數大企業在日本國內外兩個市場賺取利潤。過去在國外掙1個美元,按安倍上臺前的匯率算,能兌換76日元,但在2014年同年,則是117日元,一下子多出了41日元。這多出的日元,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給企業效益增添了光輝,企業的股票頓時提升了起來。

  但是,日本真正的發展不是靠這種小花招,而應在包括經濟在內的各個方面實行革新。可惜人們還看不到日本方面出現了這樣的革新。

  消費稅再度打亂經濟發展步伐

  2014年,日本最大的問題是,4月1日提升了消費稅,這次消費稅的提升,再度打亂了經濟發展的步伐。

  以往日本提升消費稅稅率,每次都帶來了政局的動蕩及經濟發展的停滯。最為明顯的一次是1997年消費稅的提升,徹底讓日本步入失落,而且一下子就延續了將近二十年。對提升消費稅的影響,自民黨準備不足。2014年4-6月,提稅後帶來了GDP增長率變為-7.6%,自民黨未充分重視,樂觀地認為到了7-9月便能恢復,但實際上為-1.6%,這時安倍自民黨才看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將本該于2015年10月將現在的8%的消費稅,提升為10%的計劃向後推遲了半年,到2016年4月再正式提稅。

  但是這樣的決定同樣為時已晚。從2014年的企業投資及今後的投資願望等相關數字

  看,2014年雖然個別企業有了投資的慾望,特別是上市企業從金融市場上直接獲得了大量的資金,現在有能力進行投資,但真正投資的依然不多。

  是日本市場受消費稅的影響,同時在這個成熟的市場上,本來能擴充的新市場就有限,消費稅的提升,嚴重打壓了消費熱情,市場的缺失,讓日本企業很難在國內進行投資。日本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儲備,但就是不見投資,是消費稅的提升造成了市場的萎靡不振,進而帶來企業投資的慎重。

  日本企業已經在海外能設廠的都已經完成了這個過程,在日元不斷升值的時候,不會受外匯匯率的影響而減少日本的出口,但在日元貶值的時候,同樣不會增加日本的出口。一個不受匯率影響的日本進出口體制,能適應日元升值,但這個體制對日元貶值的預測顯然不足,現在日元貶值不能增加從日本的出口,反而加大了對外購買原料、燃料等的價格,其局限性愈發顯現。

  應該説,日本國家在選擇提升消費稅的時候,對福利問題等考慮的較多,對經濟整體的影響估計得不準確。2014年日本GDP用美元計算的話,會發生嚴重下滑,但日本的實體經濟總量也在下滑,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捨近求遠的對華關係

  在2014年,安倍內閣希望在經濟上取得成功,但安倍本人最熱衷的工作則是推行以牽制中國為重要特點的價值觀外交,在國內政治上希望保有集體自衛權,經濟上雖然也提出了要用鑽頭向堅如磐石一樣的制度進行挑戰等等,但同樣沒有讓人看到成果。

  目前世界上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是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也是中國,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均在增長,但唯有推行價值觀外交的日本,與中國的貿易總額在減退,對華投資總額在大幅度下降(2014年下降43%以上)。

  在中國還不具有市場規模的時候,日本是對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但這些年在中國已經建成巨大市場後,反而是新加坡等國家成為中國最大投資國,日本一年年地後退了。

  2014年安倍訪問了50個國家,基本上每次都盡可能帶企業家出訪,但來中國的時候,安倍並未推介日本企業。不順暢的中日關係,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毋庸置疑。

  2015年,中日關係應該出現轉機,讓安倍經濟學成功不能沒有中國市場。單憑股價上升,匯率下調不能帶來經濟的穩定發展,在2014這一年,太多的日本消費者以及日本企業對此應深有體會。(作者單位日本企業研究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