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推進註冊制改革 繼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
- 發佈時間:2015-01-17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核心在於理順市場與政府的關係,總的目標是建立市場主導、責任到位、披露為本、預期明確、監管有力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
1月15日到16日,2015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在證監會機關召開。會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研究安排今年的重點任務。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要促進股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繼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在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促進資本形成。
著力抓好八項工作
肖鋼表示,經濟發展新常態為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提供難得的歷史機遇。但是也要看到,資本市場的穩定運作和健康發展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新挑戰。
他指出,面對新機遇、新挑戰,要著力抓好八項工作:
一是促進股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繼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在穩定市場預期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促進資本形成。加強市場監管與風險提示,做好中小投資者保護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三公”。
二是加強多層次股權市場體系建設,壯大主機板市場,改革創業板市場,完善“新三板”市場,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繼續優化並購重組市場環境,為深化國企改革、促進産業整合、推動結構調整和促進創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援。
三是發展證券交易所機構間債券市場,建立覆蓋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債券發行制度,緩解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加快推進資産證券化業務發展,盤活存量資金,優化資源配置。
四是平穩推出原油期貨、上證50ETF期權和10年期國債期貨等新産品、新工具,推動場外衍生品市場發展,健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支援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
五是積極發展私募市場,健全私募發行制度,推動私募基金規範發展,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促進資本與創業創新對接。
六是適時放寬證券期貨服務業準入限制,探索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交叉持牌,支援業務産品創新。
七是充分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我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新要求,以開放促改革,優化滬港通機制,便利境內企業境外發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運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參與全球競爭。
八是加強風險防範,督促市場參與主體依法合規經營,履行資訊披露義務。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妥善處置違約事件。對潛在風險較高的業務和産品要嚴格控制。堅持依法治市,推動完善市場基礎性法規。加強系統性風險監測監控,切實防範市場內外部風險相互傳導、交叉疊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與此同時,肖鋼表示,要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總體上看,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仍將處於監管轉型磨合期、監管機制改革期、監管能力建設期和監管品質提升期。監管轉型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以現實問題為導向,逐步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
他指出,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就是要從以事前審批為主,轉變到以事中事後監管為主。從監管重點上看,就是制定監管規則和開展監管執法,即“一手抓規則,一手抓執法”;從監管手段上看,主要包括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教育培訓和稽查執法四個方面;從監管理念上講,事中監管以風險導向為主,兼顧行為導向,事後監管以行為導向為主,兼顧風險導向;從監管主體上看,主要包括行政監管系統的會機關、派出機構和自律管理系統的交易所、行業協會、會管單位,共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他進一步指出,探索建立事中事後監管新機制,難點在事中,重點在事中事後的銜接。結合當前監管轉型實踐,做好事中監管工作,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現場檢查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二,做好日常監管和稽查執法的銜接;第三,加強日常監管與審批備案、稽查執法的資訊共用;第四,用好用足行政監管措施;第五,日常監管要突出重點;第六,優化監管體系職能分層。
推進註冊制改革
是頭等大事
談及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肖鋼表示,推進這項工作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是涉及市場參與主體的一項“牽牛鼻子”的系統工程,也是證監會推進監管轉型的重要突破口。我國股票發行從2000年3月份開始採用核準制,隨著改革深化和市場發展,核準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顯現,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推進註冊制改革的核心在於理順市場與政府的關係。”肖鋼説,註冊制的巧妙之處就在於既能較好地解決發行人與投資者資訊不對稱所引發的問題,又可以規範監管部門的職責邊界,避免監管部門的過度干預,不再對發行人“背書”,也不過多關注企業以往業績、未來發展前景,這些都交由投資者判斷和選擇,股票發行數量與價格由市場各方博弈,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監管部門集中精力做好事中事後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他透露,初步方案,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總的目標是,建立市場主導、責任到位、披露為本、預期明確、監管有力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要堅持市場導向,放管結合。尊重市場規律,最大限度減少和簡化行政審批,明確和穩定市場預期,強化市場內在約束,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新股發行制度安排。同時,加快監管轉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要堅持法治導向,依法治市。健全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完善股票發行上市監管制度和投資者保護制度。要堅持披露為本,歸位盡責。建立和完善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制度安排,強化發行人對資訊披露的誠信義務和法律責任,發揮仲介機構的核查把關作用,引導投資者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和理性投資意識,促進發行人、仲介機構、投資者等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賣者盡責,買者自負。證券交易所應進一步健全完善自律規則體系,切實履行自律職責,更好適應註冊制改革的各項要求。
但肖鋼同時坦言,推進註冊制改革可能面臨一些風險和問題,比如,可能影響投資者對股市擴容的心理預期,一些企業可能出現高價發行,一些公司品質不高和欺詐發行的風險加大等。因此,要堅持循序漸進、穩步實施的原則,立足國情,以現實問題為導向,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注重增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針對性、協同性,既立足全局、著眼長遠,又立足當前、穩步推進,妥善處理好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要堅持統籌協調,加強市場頂層設計,形成共促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改革合力。要健全風險監測、預警和處置機制,加強風險識別、防範和處置能力,及時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
健全資訊披露規則體系
肖鋼表示,必須進一步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資訊披露規則體系。
第一,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重點處理好“資訊披露統一性與投資者需求多樣性的關係,努力滿足不同群體差異化的需求”等十個關係;第二,在證券法、公司法等相關法律之下,按照三個層次,優化資訊披露規則體系的總體框架;第三,明確資訊披露規則體系制定與實施的職責分工。
他同時指出,當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案件仍然易發多發,新型案件增多、違法手段交叉、案情隱蔽複雜、涉案金額巨大、形勢依然嚴峻,這些都對進一步加強稽查執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要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增強稽查執法工作自覺性;二是著力增強稽查工作的整體合力;三是下大力氣完善稽查執法規則體系;四是繼續深化行政處罰工作機制改革,提高案件審理效率,研究建立針對不同案件的“先行後刑”、“行刑同步”等處理模式,實現行政責任與刑事追責並行推進;五是增加執法經費和科技投入。
在投資者保護工作方面,肖鋼表示,隨著投資者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陸續反映出一些問題,如部分制度的配套細則有待健全,相關要求尚未落地;投資者保護與日常監管銜接不夠,存在脫節現象;糾紛解決與賠償救濟剛剛起步,離投資者要求還有差距;投資者保護統籌不足,資源利用不夠合理。
他表示,2015年,要抓好制度建設、投訴處理、糾紛解決、督促評價、典型案例和統籌協調。儘快發佈投資者適當性、優化回報、保障行權等專項文件,做好投資者保護有效性評估,將投保要求全面嵌入各項業務制度設計中,實現投資者保護工作與各項監管業務的無縫對接。建立健全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過程的投資者保護機制。在多層次市場建設和市場經營機構創新發展中,有效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和投資者教育,做好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風險揭示工作。研究出臺持股行權試點管理辦法。
出臺投資者投訴處理辦法,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獎懲分明,對落實好的,支援其發展,對執行不到位的主體要追責。建立投訴備案管理制度,形成投訴“大數據”,服務監管,服務投資者。繼續完善投訴處理協作機制,優化內部流程,提高投資者滿意度。發佈糾紛調解規則,引導調解機構規範發展。推進行政和解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和解金及時賠償投資者的保護功能。建立投資者權益保障檢查制度。開展投資者調查和權益監測,形成多元化的投資者權益受損預警機制。
在繼續推進中央監管資訊平臺建設方面,肖鋼表示,必須抓好三個方面工作:首先,切實提升業務需求品質;其次,實現數據集中統一;再次,落實平臺建設責任。
同時,要在2015年內取得一些重點突破,實現平臺建設初見成效。一是要建成中央數據庫一期項目,達到全市場數據集中統一的階段性目標,為業務監管系統建設和運作打下堅實基礎。二是要全面推進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證券公司、會計資訊、稽查執法、打非與清整等重要業務監管系統的開發建設,爭取2015年底前實現一批業務監管系統試運作。三是要嚴格按照平臺建設規範,提前做好其他業務監管系統建設的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立項開發。
此外,肖鋼表示,要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幹部,為監管轉型提供切實組織保障。他指出,必須清醒地看到,各級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重業務工作、輕隊伍建設,重市場發展、輕思想工作的傾向比較突出,對各級班子和幹部隊伍管理失之過寬、失之過軟的現象比較普遍,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堅決整改。
第一,抓好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第二,從嚴管理系統班子和幹部隊伍;第三,拓寬幹部職工的職業生涯發展渠道;第四,狠抓作風建設,強化“兩個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