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來了 人不在
- 發佈時間:2014-12-22 00:52: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鋼鐵、鐵路、電力、建築裝飾等板塊的帶動下,上週五滬指終於站上3100點關口,再創49個月來的新高。面對這一波酣暢淋漓的大盤藍籌行情,不少基金經理卻沒有感到欣喜,重倉中小盤股票的他們品嘗的更多是無奈與苦澀。
其實,很多基金是註定要錯過這一波行情的。因為風來了,人已不在。這裡的“人”指的是那些堅守銀行、地産、鋼鐵等藍籌投資的基金經理。在近3年中,這批人已逐漸出局,或淡出投研第一線,或奔私單幹。銀行、地産、鋼鐵行業早已被視為過氣行業,誰要堅持對這些行業的投資,他在基金公司一定會被視為異類。事實上,在今年三季度的基金季報中,銀行、地産、鋼鐵等行業的配置已然非常之低,其中此輪牛市的發動機——金融股的配置已經不到5%。與此同時,一些券商研究所也將鋼鐵、化工、建築裝飾、非銀等行業的研究員轉行或裁撤,因為買方已經不再需要,養人那就是白費錢。
不期而至的降息點燃了A股這一座沉寂的火山。在大批增量資金的瘋狂涌入中,在頂層設計所帶來的改革紅利推動下,“大風”終於吹來。但不少基金公司卻感覺不到,在中小盤行情的熱潮中,他們已對大盤股的風聲充耳不聞。這既是過往投資思維慣性使然,更是相關人員缺失、投研積累不夠的缺陷所致。
在大盤的一路上漲中,基金公司內部的討論卻一邊倒,很多公司因此錯過了低位入場的時機。直到滬指上漲到上週五的3100點,仍有人將此簡單歸結為“大媽行情”,認為滬深300指數的PE估值漲到13倍以後,藍籌估值修復已近尾聲,短期內市場將重新回歸主題與成長。這似乎有點一廂情願了,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自上而下頂層設計的改革力度,“中”字頭上週五的集體漲停其實已經暗含了國企改革的預期。與此同時,他們也忽視了産業資本、信託産品等增量資金的投資偏好,這部分資金的偏好或許更加符合未來市場估值國際化的要求。
無論如何,這一次的“滿倉踏空”對基金的教訓非常深刻。在與眾多業內人士的交流中,他們反思認為,要穿越牛熊週期,成為一流的資産管理公司,就要在研究人員配置上爭取多元化,既要有喜歡成長股的,也要有喜歡價值研究的,還要有策略研究的。當然,這需要基金公司具備非常長遠的眼光,不能因為短期內業績不好,就將一批人打入冷宮。比如現在雖然大盤股漲了,但即使未來衝得再快再猛,持續時間更長,也不能把青睞中小盤股票的基金經理一棍子打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