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玉米産業“市場化”步伐加速

  • 發佈時間:2014-11-10 00:30: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米澱粉期貨即將上市,國內玉米産業的“市場化”步伐將隨之邁出堅實一步。可以預見,隨著玉米澱粉期貨這一市場化金融工具投入市場,玉米産業“自下而上”的市場化進程也將由此加速。

  “當今政府更加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為市場提供更多市場化的工具,在這一背景下,玉米澱粉期貨的推出也是應運而生。”劉小英錶示。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波及下,國際農産品市場全面步入下滑通道,國內農産品市場也因此受到波及。在這一背景下,為穩定國內糧食價格,保護農民利益,2008年10月20日開始,國家啟動了第一批玉米收儲計劃,在東北産區計劃收儲玉米500萬噸,隨後又相繼啟動了三批收儲計劃,連續四批玉米收儲計劃總量達到了4000萬噸。此後,國家玉米收儲政策步入常態。

  “從積極的方面來説,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在穩定了玉米市場價格,保護農民利益,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也使這幾年國內玉米生産迎來大豐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但從消極的方面來説,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很大負擔,現在玉米庫存水準特別高,據説去年收購了一億噸的玉米,而我們總的産量也才兩億噸,國庫的玉米居高不下,而進口的壓力也挺高,造成了市場扭曲。”

  竇曉博也指出,首先,收儲政策變相增加了玉米播種面積,特別是黑龍江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同比增長7.6%左右;其次,收儲政策變相對市場的價格運作機制出現了錯誤的指導,使得産銷區價格出現倒挂,玉米價格高速暴漲;最後,在國內玉米價格逐年攀升的同時,國際玉米價格卻因供應寬鬆問題持續走低,目前國際國內價格嚴重失衡,但在進口玉米配額限制的情況下,尚未發生國外玉米大量流入的現象。

  面臨“七年之癢”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到了調整的時刻。“後年不知道還會不會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但據我了解,明年是一定還會實行的,但是臨時收儲的價格不會再提高了,可能降低,也可能維持不變。無論如何,玉米市場‘市場化’的大方向是確定的。”李國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大豆和棉花紛紛試點實行直補政策的背景下,未來玉米産業“市場化”的步伐也將加速,玉米臨時收儲政策正面臨調整。

  玉米深加工政策調整的呼聲也很高。朱勇生表示,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的産能是超過3500萬噸的,但這幾年東北區的深加工一直在1800萬噸、2000萬噸以下,産能開工率不足50%,而且全行業虧損。這種全行業虧損局面,一定程度上是玉米臨時收儲托市政策造成的。而且目前玉米深加工的政策都是在多年前基於當時國內緊平衡的情況下制定的,如今國儲玉米已經接近1億噸,在如此高庫存的情況下還在堅持原來玉米深加工的行業限制,有點過時。

  政策的導向也使玉米産業“市場化”的方向更加明確。中共中央2014年“一號文”明確提出,“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産品目標價格制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