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後石油時代終結者
- 發佈時間:2014-11-10 00:30: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往往意味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
1859年,美國人埃德溫·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了第一口工業油井,現代石油工業由此崛起,鯨油照明時代隨之黯然落幕。
150多年後,得益於技術的進步,美國掀起了勘探頁巖油氣資源的熱潮,頁巖油産量的大幅飆升,被視為導致近期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的“罪魁禍首”。
回溯大宗商品的歷史進程,正如煤炭的大規模利用使得木炭價格一落千丈一樣,黑金時代的到來結束了鯨油價格的瘋狂上漲,塑膠製品、光導纖維等替代品的大量涌現,終結了銅、錫等稀缺金屬的過於昂貴。
今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源源不斷的頁巖油流向市場,國際基準原油價格在4個月內急速下跌20%左右,WTI原油失守每桶80美元,震驚全球市場。一時間,“石油失寵”、“石油新秩序誕生”、“原油的年代就要終結”等輿論甚囂塵上,甚至有業內人士興奮地表示,“感謝頁巖氣革命,OPEC已成為了一隻紙老虎。”
毫無疑問,這場靜悄悄的“頁巖革命”,正在悄悄改變全球的能源和經濟版圖,但“頁巖革命”的興起是否會導致石油時代的終結?對此業內人士眾説紛紜,更多專家傾向於認為,頁巖油尚未強大到衝擊世界石油市場和左右油價的程度,不過隨著更多替代品的迅猛發展,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異軍突起,化石能源的冰山一角已經開始有了崩坍的跡象。這一輪油價大跌,或將成為高油價時代結束的先聲。
如《石油枯竭的後天》一書作者劉鋒所言,“當一種能源被另一種新能源替代前,價格往往是極其敏感的信號,舊能源的價格一般會出現劇烈波動的過程,這是價值規律起作用的自然結果,通常可看作是能源替代進程的先兆。”
鯨油時代黯然落幕
1931年,美國經濟學家哈羅德·霍特林在其經典的《可枯竭資源經濟學》一文提出了著名的“霍特林原理”。該理論認為,當不可再生資源的價格上升至一定水準時,必然會刺激相關替代品的開發與生産,其價格會因替代品的大量生産而下降,甚至低於原來的價格水準。
石油時代的出現,鯨油時代的終結,恰恰印證了這一理論。
19世紀初期,在歐美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期,人們普遍使用鯨油作為家庭照明能源,尤其是抹香鯨油,這種從抹香鯨的鯨類腦部提取的油脂,因品質較佳佔據著大量的市場份額,深受廣大民眾歡迎。
在鼎盛時期,美國有近一半的漁船從事捕鯨業,從而支撐著對鯨油燃料的龐大需求。然而,隨著捕鯨行業飽和,鯨魚數量下降,鯨油油料供應吃緊困境開始凸顯,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鯨油價格上就出現一日三價。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成為美國鯨油價格瘋漲的催化劑。以上品的抹香鯨油為例,其價格從戰前1860年的80-90美分/加侖瘋漲至1866年的2.5-3美元/加侖,美國一些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區的抹香鯨油價格甚至漲到3.5-4美元/加侖。美國民眾發現,晚間在油燈下閱覽書籍竟然成了一種奢侈的生活。
鯨油價格的過於昂貴,照明需求的逐步擴大,迫使人們不得不轉而尋找抹香鯨油的替代品。1859年8月27日,埃德溫·德雷克開鑽的第一口油井大獲成功,隨著油液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石油工業拉開了歷史大幕,這也意味著,鯨油照明的時代將隨之退場。
據了解,德雷克這口油井的最初産量是每天35桶,並以每桶40美元的天價出售,這相當於今天的六七百美元。而當從石油中提煉的煤油逐步成為主要的照明油料後,抹香鯨油的價格便大幅回落,從最高的3美元/加侖一直降到最低40美分/加侖,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抹香鯨油的價格事實上已經低於1820年的水準。
“黑金熱”開始沸騰後,石油生産飛速發展,無比壯麗的世界現代石油工業拉開大幕,然而,“正如一個新産業的興起必然導致傳統産業的沒落那樣,到了20世紀初,抹香鯨油除了作為潤滑油繼續使用外,傳統的鯨油照明産業已基本消失,煤油照明、電力照明開始大行其道。”劉鋒表示。
頁巖革命影響幾何
自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後,科學技術就像脫韁的野馬,技術的革新使得新能源替代舊能源的歷史總是一再上演。有觀點認為,本輪國際油價大跌,固然有供需方面的諸多因素,但真正引發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的革命性因素,是美國頁巖氣開發的成功。
得益於水準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以及成本的大幅降低,近年來美國掀起勘探頁巖油氣資源的熱潮,推動美國原油産量大幅增長,截至目前已達到日均産油897萬桶,産量刷新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被業界稱之為一場“頁巖革命”。
據美國康橋能源研究協會創始人丹尼爾·耶金提供的數據,得益於技術突破,美國以緻密油為主的頁巖類輕質原油産量大幅增加,導致2008年到2014年其總體原油産量增長80%。而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的數據,2008年到2013年世界原油供給增幅僅5%,美國佔全球原油供給的比重從10%上升至13.7%。
這種源自技術創新的革命性進展震驚了世界。在業內人士看來,美國頁巖氣開發成功從供求兩個方面影響國際原油市場。一方面,頁巖氣供應削減了國家原油供應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在頁巖氣革命的衝擊下,美國大肆開發原油,可能解禁其原油出口禁令。
“頁巖革命的興起對傳統原油産業具有‘改朝換代’的衝擊。隨著傳統原油低成本開採的結束以及逐步耗盡,高成本油價已然阻礙全球經濟發展的步伐,低廉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強大需求正式孕育新能源時代帶來的‘孵化池’。”寶城期貨研究員陳棟表示,在頁巖油開採技術成熟並迅速推廣的背景下,頁巖油産量顯著獲得提升且綜合成本也較傳統原油産業要低廉,在供過於求的基本共識下,油價向下尋求新的價格平衡點。
不過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這場發生在地底下的“寧靜革命”,雖然早已悄悄改變全球的能源和經濟版圖,但目前對原油市場特別是油價還不足以形成革命性的影響。
冠通期貨研究員陳剛表示,頁巖革命雖然稱為革命,但目前對原油市場還不是革命性的影響。據EIA數據,目前可開採頁巖油儲量為3500億桶左右,只佔原油總供給量的10%-15%,而且目前商業性開發成熟的只有在美國和加拿大,儲量最多的俄羅斯以及排前列的中國技術仍然未取得突破性發展,而且俄羅斯常規原油儲量也在世界前列,頁巖油開發動力不足。所以由於頁巖革命導致油價崩盤有點言過其實。
“目前頁巖油産生的衝擊有點類似于1980年代北海油田大規模開發,將會導致全球原油市場供求發生逆轉,供應過剩將逐步現象。然而,當前油價尚不具備崩潰的條件,首先,全球原油庫存,成品油庫存和消費比尚沒有達到1985年原油大崩潰時那麼高的水準;其次,頁巖油技術和成本沒有如預期那麼樂觀,未來擴産可能還需要時間。”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李宙雷認為,美國頁巖油革命不會導致油價出現崩盤,這一輪油價的下跌意在淘汰高成本的油田,爭奪市場份額為首要目的,況且,美國頁巖油開採成本普遍高於沙特等産油大國,一旦油價持續下跌觸及頁巖油公司的盈虧平衡線,那麼,屆時供應的減少將在所難免。
而國際能源署總幹事范德胡芬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大約98%的頁巖油生産的盈虧平衡點在80美元/桶以下,82%的頁巖油生産盈虧平衡點在60美元/桶以下,因此目前絕大部分美國頁巖油生産都可保持盈利。
華泰長城期貨能源研究員劉建進一步表示,頁巖油成本高企,可變成本在20~40美元/桶,開採成本在60美元以上,完全成本多在75美元附近,且目前總産量佔總原油比例不足5%,不足以引髮油價“崩盤”。
新能源革命任重道遠
原油價格在今年下半年的“跳水”,使得“石油時代正在終結”的評論甚囂塵上。
據媒體報道,知名評論員兼交易商Dennis Gartman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國際油價將在未來若干年從當前價位明顯下挫,石油時代已終結。他提及,全球最大航太軍工企業Lockheed Martin日前取得技術突破,開發出了一個以核聚變為基礎的能量來源,他將上述突破性技術進展視為潛在的能夠敲響石油時代喪鐘的東西。
出於對能源供應安全的擔憂,早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全球就已經開始了一場競爭,競相發展切實可行的替代能源,例如核、氫、液態煤、天然氣以及生物燃料等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世界正在走向“後石油時代”,這是一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成長和發展時期,也是石油替代産品的培育、成長和發育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頁巖革命和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可再生能源大發展,不幸都對石油價格産生了負面的影響。頁巖油氣的開採,增加了化石能源的供應,延續了化石能源的壽命,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則是對化石能源的迎頭一擊。
“非常規能源本質上還是化石能源,其出現一方面增加供應另一方面壓低價格,反而會擠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空間。因此,頁巖油革命的爆發帶來的是‘後石油時代’而非‘石油後時代’,美國一旦開放油氣出口,將極大衝擊歐洲以及亞太等國家的清潔能源戰略。”劉建説。
陳棟表示,石油産業正在由傳統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逐步被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清潔能源所替代,這是大勢所趨的發展。世界開啟“後石油時代”或將導致傳統石油産業的沒落和蕭條,並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當然這需要較長的時間,短期來看,石油産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
李宙雷同時告訴記者,目前石油仍是全球賴以生存的首要能源品種,儘管一些新興科學技術出現了突破性的發展,但就整體應用的領域來看,還沒有哪種能源可以替代目前的原油,因為原油不但是能源的主要來源,它還是絕大部分化工品的上游原料,這些産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核能等只能是部分替代原油的應用領域。
劉建認為,除非某日美國真的研發出冷核聚變的關鍵技術並將之商業化推廣,或者光伏、智慧電網以及儲電技術一夜之間有了突破性進展,否則原油的替代不會一天之內出現,而是非常緩慢且循序漸進的。煤炭被原油完全替代,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回過頭看,可以勉強算得上“翻天覆地”,但其間的感覺並不會太過明顯。原油時代的結束,想必從目前算起,也至少20年以上時間,其間將伴隨地緣政治局勢的巨大轉變。
關於未來社會的能源圖景,劉鋒做了如是設想:石油的影響力已經日漸式微,歐佩克的聲音變得可有可無,這一切Mr.Earth(地球先生)看得很透徹了。按照地球之友公司寄來的研究報告,全球社會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所佔的比重超過了1/3,可再生能源達1/5,核能達1/6,石油與煤炭各約為1/10。石油已經淪為了次要能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