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非常規能源 > 正文

字號:  

業內質疑頁巖氣神話:鑽探單井成本比美國高7000萬

  • 發佈時間:2014-10-26 08:20:13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蔣婭婭  責任編輯:陳晶

  當很多人還不了解“頁巖氣”到底是什麼時,它卻已經越來越熱了——

  就在這兩周的時間裏,一年一度ECF亞洲頁巖氣峰會(上海)論壇才剛落幕,華電集團頁巖氣與LNG(液化天然氣)産業發展研討會緊接著聚焦“頁巖氣”,同時召開的2014中國國際

  礦業大會也專設“頁巖氣勘查開發”分論壇,探討了“頁巖氣”這個話題。

  當然不止是熱門話題。“兩桶油”關於頁巖氣的勘探和市場佈局,也在暗自較勁。中石化近日曝出,其在重慶涪陵的頁巖氣田焦頁6-2井生産了366天,成為中國第一口産量突破1億立方米的頁巖氣井。緊隨其後,中石油相關人士也透露,其在四川盆地的頁巖氣計劃産量將從今年的2億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億立方米,大增10倍。

  頁巖氣到底是什麼?它是從頁巖層中開採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而且還有著很大的勘探儲量。頁巖氣的開發,被國際能源界稱之為一場能源革命,或能改寫未來世界的能源格局。但很長一段時間裏,由於開發的技術難度較大,若引進海外技術又會使得開發成本過高,因此,頁巖氣在國內一直都沒有成熟的商業開發。直至近期,這一波由技術突破帶來的開發前景的熱議,以及行業巨頭重兵佈局,引來各路資本逐鹿,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中國頁巖氣革命,真的要開啟了。

  頁巖氣革命的成功範例

  要説頁巖氣開發,不得不提大洋彼岸美國的這一場能源革命。

  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採頁巖氣,到本世紀初,技術逐步走向成熟。2008年金融危機後,頁巖氣的開發,給美國帶來了一次能源革命,不僅讓美國實現了能源的基本自給,更重要的是,相對廉價的頁巖氣,大大降低了美國天然氣價格,進而降低電價。而且,低廉的能源成本,還促進了美國先進製造業的回流,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促使美國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踏上經濟復蘇之路。

  據EIA(美國能源資訊署)發佈的數據報告看,頁巖氣資源儲量主要分佈在北美、亞洲、中南美、非洲、歐洲、前蘇聯、中東這幾個地區。但截至目前,全球頁巖氣的“主陣地”,依然在北美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球頁巖氣勘探開發總鑽井數超過14萬口,實際總的投資累計達到8000至10000億美元,而北美之外的頁巖氣鑽井總數不超過800口,實際總投入不足150億美元。從産量來看,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累計生産頁巖氣約1.5萬億立方米,其中2013年全年産量為3250-3300億立方米,幾乎全部分佈在美國。

  美國在短短的過去10年間,頁巖氣探明儲量從2000億立方米增長到接近5萬億立方米,這是近十年美國天然氣增長的最堅實基礎。由於頁巖氣的商業性開發,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已降至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低水準,並於2011年首次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産國。

  美國的革命,是頁巖氣開發的一個成功範例。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對全球頁巖氣的開發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潘繼平表示:“假如沒有美國頁巖氣近幾年取得的成果,全球還會處於一種對頁巖氣的恐慌狀態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成功範例,美國頁巖氣革命,也讓國際資本為之“動容”。2012年之前,境外跨國企業對美國頁巖氣投資總額就超過900億美元,而今年美國又陸續有180個項目投向頁巖氣,累計資金高達1180億美元。

  高儲量卻遭遇高成本尷尬

  美國的頁巖氣“神話”,是否可複製?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這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

  從勘探儲量來看,中國也具備了創造“神話”的可能性。根據我國《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中國頁巖氣可採資源量預計為25萬億立方米。EIA2013年公佈的全球頁巖氣資源評估顯示,中國頁巖氣儲量為1115萬億立方英尺(近31.6萬億立方米),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但高儲量並不等於高産量。國內的頁巖氣開採,一直承受著高成本的壓力。業內人士比較了中美兩國的差異稱,一方面是地質條件差距大,美國地勢平坦,打1000多米深的井就能産氣,開採和運輸都很方便,而中國頁巖氣富集區大多位於偏遠山區,地質結構也更複雜多變,通常要打到3000米甚至更深才能産氣; 與此同時,兩國管網基礎的差距也很大,美國的天然氣有完善的管線及市場,由産品變商品非常便捷,而中國頁巖氣富集區管網設施大多空白,如果使用其他方式運輸,運輸成本會高許多。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技術問題。一直以來,我國的頁巖氣開採等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不但引入成本高企,由於對技術掌握不成熟導致未知因素出現,更是耗費了巨大成本。同樣鑽探一口單井,美國的成本僅需3000萬元左右,我國就要近億元。因此,在頁巖氣開發上,實力雄厚的“兩桶油”自然成為主力,其他企業卻往往因為高難度、高投入、高成本而被擋在門外。基於這種種差異,很多業內人士也提出質疑:無論是産量還是價格,中國或許不能複製美國頁巖氣“神話”。

  儘管遭遇高成本的尷尬,中國對頁巖氣的未來始終是寄予厚望的。就在日前舉行的華電頁巖氣與LNG産業發展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張玉清表示,去年中國頁巖氣産量1.93億立方米,今年將達到10億立方米至15億立方米,明年有望實現65億立方米。根據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的預測,到2020年,我國頁巖氣探明可採儲量約2萬億立方米,産量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將佔天然氣消費比重的26%左右,成為我國天然氣能源的重要支柱。潘繼平更是樂觀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超過加拿大,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頁巖氣生産國。

  自主技術帶來商業化曙光

  頁巖氣的商業化開發,關鍵在於技術上的突破。一直以來也因為技術的障礙,高成本的壓力,使得國內頁巖氣革命備受質疑和爭議。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前不久舉行的2014ECF亞洲頁巖氣峰會(上海)論壇傳出好消息:中國頁巖氣開採已進入自主技術階段,初步形成了長水準井優快鑽井技術、壓裂試氣工程技術、廢液與油基鑽屑處理技術以及橋塞技術等一系列自主技術和規範。業內人士評價,這為頁巖氣的商用開採拉開了廣闊藍圖,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後,第三個能夠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用開採的國家。

  自主技術的採用,能使頁巖氣勘探和開發成本大幅降低。不僅是節約了鉅額引進技術成本,在應用上,自主技術也必然更適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以橋塞技術來舉例,橋塞是用於地下水準井進行分段的分割器,自主技術的橋塞價格僅為國外引進橋塞的1/3,僅此一項技術的國産化就能節約不少成本。

  正是由於技術難關的不斷攻克,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也都加足馬力,佈局商業化。中石油方面傳來消息,其在四川盆地的計劃産量將從今年的2億立方米升至明年的20億立方米,大增10倍。再加上雲南昭通明年5億立方米的目標,以及國際合作産氣量,中石油頁巖氣産量明年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根據規劃,到2017年,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頁巖氣産量將達到5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120億立方米。中石化在重慶涪陵的頁巖氣區塊開採,是我國首次商業化開發頁巖氣。根據規劃,2015年這一地區要形成年産5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生産基地。

  頁巖氣開發進入自主技術階段,也僅僅是為商業化開發帶來了曙光,“豪賭式”開發並不可取。在薛承瑾看來,要實現頁巖氣大規模工業化開採,技術領域還需攻關。由於地質條件的複雜,一個區域適用的技術,到另一個區域卻要繼續優化。正如中石化第二個50億方岩氣儲層埋藏更深,目前工藝技術仍無法滿足深層頁巖氣的開發,還需要繼續改進技術。

  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此前召開的“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透露:到2020年,頁巖氣和煤層氣産量均達到300億立方米。而2012年能源局制定頁巖氣發展規劃時展望:到2020年,頁巖氣實現年産量600-10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産量目標竟然是向下調整了。但調減産量預期,或許是為了促進頁巖氣更理性地開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啟一場頁巖氣革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