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兩融餘額規模突破7000億元 進入門檻持續降低

  • 發佈時間:2014-11-06 16: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平  責任編輯:孫業文

  昨日受兩融規模創出歷史新高消息的影響,證券類股票全面走強,並帶動證券B在昨日下跌的市況中創出年內次高1.629元。有證券業內人士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今年9月,券商兩融業務貢獻的利潤已經開始與經紀業務貢獻的利潤持平,而到明年,兩融業務對利潤的佔比將持續上升,有望佔到券商業務的半壁江山。

   三季度兩融規模暴增

  據上證所、深交所披露的融資融券資訊顯示,截至上週末,融資融券餘額達到7013.08億元,不僅再創歷史新高,同時也標誌著A股市場兩融餘額在今年連續突破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元、7000億元四大關口。而且兩融規模在千億台階上的邁步速度越來越快,從之前的幾個月,縮短到24個交易日。

  統計數據顯示,兩融業務自2010年3月31日開閘之後,由於開戶門檻高,對單一券商處的開戶時間有長達18個月的要求,加上不少券商對此業務也在觀望之中,市場跌多漲少等不利因素,融資融券業務一度發展緩慢,直到2012年5月7日,兩融餘額才首度突破500億元,但此後隨著相關的指數期貨問世,相關ETF套利的T+0業務的推出,兩融業務迅速升溫,繼2013年首度突破3000億元後,今年4月10日“兩融”餘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8月21日突破5000億元關口。隨後一個月,隨著市場情緒好轉,投資者積極入市,加上9月份滬深交易所又新增了兩融品種,令兩融品種多達900隻,佔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強,同時也令兩融餘額邁上6000億元臺階。而在站上6000億元臺階後僅僅24個交易日,兩融餘額又首度衝上7000億元。

  在個股方面,中國平安以122.39億元的兩融餘額規模獨佔鰲頭。此外,浦發銀行、華夏上證50ETF等42個兩融標的物的融資融券餘額也均在20億元以上。

  由於最新的客戶保證金餘額也就6000多億元的水準,因此整個A股市場投資者的負債已經超過了保證金餘額,數量相當可觀。

  進入門檻持續在降低

  業內人士表示,兩融規模的持續放大,令券商的收益直線上升,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在19家上市券商中,兩融規模從去年的1763億元暴增到3064億元,勁增73.80%,利息凈收入高達114.6億元,而全部凈利潤之和為308億元。廣發證券的一位專業人士表示,隨著券商融資渠道與方式的增多,預計明年可融資金會更多,因此明年券商因兩融而帶來的收益有望佔到半壁江山,取代經紀業務收入,成為券商最賺錢的業務。據介紹,目前券商資金成本大多在年化4%左右,但借出去的收益是8.60%,因此收益相當可觀。

  此外,隨著監管層取消了開設兩融賬戶資産規模下限的窗口指導,投資者參與兩融交易的難度大為降低,在實際操作中,券商設定的兩融賬戶資産門檻大多已從之前的50萬元以上降至20萬元以上,昨日還有消息稱中信建投已明確將這一門檻放寬到5萬元以上。

  據上述廣發證券人士介紹,由於兩融品種在漲時投資者可以借錢買入,會形成更大的買盤力量,在下跌時又可能融券賣出,形成更大的賣盤力量,因此兩融品種的彈性會更大,操作得當,獲利空間會更大,因此建議投資者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兩融品種進行交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