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各路資本搶灘社區O2O商機

  • 發佈時間:2014-10-18 00:31: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莉

  近期,一則關於叮咚小區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産的坊間傳聞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儘管後來公司當事人出面澄清僅是戰略調整、收縮戰線,但昔日獲得1億元天使資金融資的創業明星如今卻淪為被眾人解剖分析其模式的失敗案例,無疑引發市場對社區O2O的諸多猜測。

  不過,叮咚小區的“滑鐵盧”並未阻擋市場對O2O的熱情。有消息稱,另一家社區服務商“小區無憂”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似乎證明了模式未清、趨勢未定的社區O2O仍是資本市場熱度追逐和搶奪的鮮肉項目。此外,成立兩年的社區超市“社區001”可能獲得高達20億元人民幣B輪估值,整合社區小店的愛鮮峰獲得千萬美元級別的A輪融資,這也顯示著各路創投資本蜂擁入場社區,充分挖掘“服務懶人”的藍海市場。

  一直以來,社區O2O被視為融合各類O2O服務、聚合垂直類電商資源、開展本地生活服務的綜合價值平臺,通過O2O思維完成從商戶到社區最後一公里服務,實現對用戶本地生活的便利。但在創業公司眼中,做好社區O2O並非想像中簡單,如何掌握和聚合線下實體資源、實現社區模式推廣、尋找商業盈利點、與大型電商進行市場博弈等一系列問題,也是當下社區O2O亟待解決的難題。

  各路資本搶灘社區商機

  所謂社區O2O,是指在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普及時代,通過線上到線下資源的整合,完成産品或服務“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其核心正是以社區生活場景為中心,構建用戶與商家、到府服務提供者之間連接的平臺,屆時社區便利店、水果店、幹洗以及線下家政、快遞、租車、外賣等便民服務均同被納入O2O平臺之中,成為社區商業閉環的關鍵支撐。

  在創業公司眼中,社區O2O的本質在於為“懶人們”提供私人訂制全方位多元化的便利服務,包括洗衣、維修、外賣、家政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的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相比效率低下、覆蓋範圍小、耗時長、服務體驗差等困擾用戶的傳統社區服務而言,社區O2O旨在整合線下服務資源,通過網際網路化方式為用戶提供便利的社區服務。

  圍繞“最後一公里”的社區O2O,各路商家已先後進場搶灘商機。從目前格局來看,主要有兩種類型模式,一是以連鎖便利店為中心搭建本地消費生活圈,以順豐嘿店、深圳貓屋、京東小店等實體店為代表,以“生鮮+便利店+快遞”等綜合模式搭建社區網購便民平臺;二是以物業為中心的服務資訊和交易平臺,以萬科住這兒、叮咚小區、小區無憂、小區管家、彩生活等APP軟體為代表,以整合社區周邊服務資訊為切口,搭配物業管理、家政等社區增值服務模式,解決社區生活問題。

  實際上,無論是零售業巨頭、電商平臺還是網際網路大佬,在O2O領域的攻城略地早已硝煙瀰漫,而以社區商業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務無疑正是O2O商業大戰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據相關研究顯示,一旦每人平均GDP超過3000美元,商業生態也將從商業中心轉向各個類型的社區商業。在歐美國家,社區商業佔據社會商業總支出的60%以上,而在中國,目前整體水準不足30%,意味著社區服務O2O具備潛力驚人的發展空間,並將為各方帶來億元級別的市場機會。這也不難解釋當下已涌現數目驚人的各類社區O2O玩家,融資金額動輒上億元的項目則屢見不鮮。

  社區服務O2O高燒症?

  儘管社區O2O具備龐大的綜合平臺價值,各路資本熱度追捧也催生不少社區O2O創業公司,但如何整合和經營線下資源、建立和推廣社區商業的生態、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對任何一個切口的社區O2O而言,這些問題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這片藍海市場將會給創業者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近期,叮咚小區事件發酵無疑暴露了社區O2O創業生態中的一個致命問題,選擇何種切口來進行社區商業佈局。分析人士指出,叮咚小區模式爭議的關鍵在於社區O2O切口出現偏差,原本旨在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社區服務,卻偏偏以社區社交為核心命題,這也導致整個創業團隊將推廣軟體、增加流量用戶為己任,拼命廣告燒錢來打造品牌知名度,而忽略聚合社區服務資訊、整合商家資源、提高産品服務體驗等關鍵內容,無外乎這個曾被估值4億元的社區O2O新寵在短時間內淪為被用戶差評淹沒的糟糕産品。

  除了模式選擇差別之外,社區O2O平臺的搭建往往也難以逃脫燒錢的怪圈,一如昔日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發展,但砸下大量資本之後,社區O2O能否順利搭建穩定的商業生態、滿足用戶實際的社區服務需求,則考驗創業團隊真實的運營能力。目前,市場上諸多對外宣稱“估值幾十億元的社區O2O項目”令人看得眼花繚亂,但果真是潛力驚人,還是虛假繁榮,則值得各方仔細剖析。

  從當下已火爆的社區O2O平臺來看,儘管不少理念超前、佈局多元、背靠雄厚實力,但其中軟肋、槽點頗多,值得玩味。比如B2C實體店,線下體驗度差、物流能力弱、合作方利益平衡不均等問題使其從線上到線下流於形式;資訊整合平臺則因板塊混雜、服務資訊粗放分類、大量實體服務功能不到位,而慘遭用戶拋棄。總體來看,單位市場規模小、吸引力不足、認可度不高、標準化難度大、線上線下結合度不足、網際網路化程度不高、持續虧損等問題成為目前社區O2O遭遇的普遍通病,亟待行業通過自身成長和完善來解決。

  懶人經濟的社區生意

  在當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實際上已被各種應用與技術所綁架,對個人生活服務的平臺化與集群化需求仍在不斷上升,這也將會刺激社區O2O生態的成長。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有更多創業者加入這場對社區O2O市場蛋糕的搶奪當中。儘管問題眾多,但不能否認社區服務O2O市場的潛力。

  與此同時,懶人經濟的效應無疑也將帶動社區O2O未來市場的大爆發。根據騰訊科技《企鵝智酷》近期開展的一項覆蓋19694名網友的調查顯示,只有24%的用戶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是個“勤快人”,有69%的用戶明確表示,自己的社區沒有相關O2O服務,這也意味著社區中的懶人經濟還大有可為,創業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方式解決懶人們“家務活”等方面的終極難題。而根據調查,社區O2O中的家政、洗衣、生鮮和生活品配送、社區電商及社交資訊交互等其他服務被視為五類具備市場發展潛力的方向。

  不過,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發現,打造社區O2O平臺,需要融合各類線下資源,平衡各方利益,這也意味著起步網際網路進行輕資産運營的模式最終可能被不同類型的線下商戶資源所改造,而變成一個融合電商、物流、物業、家政、生鮮、社區資訊等多元化內容的綜合平臺,不斷加注的服務環節和板塊內容,也將可能令社區O2O平臺最終轉向重資産綜合運營。比如順豐自檢的配送體系、小區無憂開始觸及線下物流服務、社區001的異地擴張加注了線下團隊培訓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尋找出清晰的盈利模式則是社區O2O面臨的最大挑戰,儘管不少創業公司採取服務佣金方式,但用戶對所提供服務收費標準産生質疑,如何探索既能滿足用戶體驗又能逃脫虧損陷阱的商業化模式則是關鍵。目前來看,一種通過“高頻低客單價拉動客流、低頻高客單價完成商業化”的雙向盈利模式正在進入市場視線,比如此前主打小時工保潔的e家潔已上線新居拓荒、空調維修等客單價更高的服務,這種互相彌補短板、達到積累用戶資源和創造營利點方式,正在成為社區O2O商業化探索的一種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