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改革仍是核心 土改料成焦點

  • 發佈時間:2014-10-17 00:43: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龍躍

  進入10月份後,改革預期進一步提升,並成為支撐滬深股市保持強勢格局的最重要力量。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一條中期投資主線,投資者對改革相關題材應該進行持續追蹤。目前看,土地改革的影響最為深遠,改革確定性也最大,是改革主線的重要投資方向,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臨近,市場預期土改有更深入的政策出臺。

  改革預期迎來階段高潮

  進入10月份後,滬深股市持續震蕩,儘管相對此前的表現明顯疲弱,但考慮到經濟增速重歸低迷、週邊股市持續波動等因素,震蕩格局來之不易。支撐市場保持強勢的,其實主要就在於改革預期。

  10月份股市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首先,在房地産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經濟復蘇階段停滯,8-9月經濟數據重新令投資者對基本面的悲觀預期逐漸提升。其次,在美元持續走強以及美聯儲明年上半年加息預期提升的情況下,週邊股市持續下跌,這對A股市場會産生兩大不利影響:一是從估值角度抑制市場上行空間,二是通過熱點映射的途徑降低A股活躍度。最後,三季報披露已經拉開序幕,個股特別是小盤題材股再度迎來“證偽”窗口,股價回調壓力逐漸增大。

  但是,在上述諸多不利因素作用下,A股市場卻仍然保持著強勢格局。10月份以來,滬綜指僅僅出現了非常有限的下跌,這與週邊股市“風聲鶴唳”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分析人士認為,支撐市場的力量主要在於改革預期。畢竟,10月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預期節點,不少政策預期將在這個時間段相繼兌現,因而政策預期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提振作用也達到了最高潮。

  展望四季度,在經濟難有亮點、貨幣政策出現大舉措概率有限的情況下,改革預期仍然可能成為市場最重要的超額收益來源。就改革投資主題來説,分析人士認為持續性和確定性缺一不可,而土地改革是目前最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改革方向之一。

  “時間表”和“路線圖”亟須制定

  十八屆四中全會臨近,市場預期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有更深入的政策出臺,業內人士指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應選擇科學的路徑和策略,合適的“時間表”和正確的“路線圖”亟須制定。

  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依序擴大和推進改革。首先,進行産權制度改革。實施以土地為基礎的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進行全國農村土地確權,賦予農民集體土地處置權、抵押權、轉讓權,同時對全國城鎮土地進行確權。其次,建立市場配置機制。逐步取消經營性土地政府徵用制度,建立城鄉土地在城鄉內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自由流動的市場交換機制,逐步建立“佔補平衡”、“增減掛鉤”、“人地掛鉤”、“稅收調節”機制。最後,改革管理體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垂直管理制度,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失。

  在積極推進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時,先行開展配套制度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解決地方政府財權和事權不對稱問題;其次,深化金融基礎制度的改革,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多元融資;最後,深化戶籍和社保制度改革,實現勞動力自由流動和社保的全國城鄉一體化。在以上基礎上,才能化解風險,實施城鄉土地産權、使用及管理等基礎性制度改革。

  從短中期來看,需確認並清晰化城鄉土地的産權,擴大試點“農地直接轉為經營性用地制度”,以及城鄉土地“增減掛鉤”、“佔補平衡”、“人地掛鉤”、土地使用和交易稅徵收等制度,試點並最終確立科學的土地行政監管制度和國有土地資産管理制度。

  從長期來看,需建立全部土地所有權制度的國有化,實現使用權的自然人和法人化的有償使用、自由處置、收益合理分配的産權制度;建立成熟的以市場為基礎的土地配置機制,實現城鄉土地自由流動和有效調節;建立成熟的完善的土地行政監管制度和國有産權管理制度,最終建立城鄉一體的土地制度體系。

  三因素護航土地改革

  對於土地改革來説,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題材政策保障逐漸夯實,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已經初步具備,因此是較為確定的一個題材。

  首先,政策持續加碼。進入2014年以後,一系列土改相關政策持續出臺,預示土改進程逐漸提速。這些政策包括:2014年1號文《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2014年3月發佈《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若干意見有關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4月發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意見的通知》。此外,2014年8月11日,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發證。

  其次,土改推進勢在必行。有分析指出,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使得我國土地制度的制度性瓶頸逐漸凸顯,對經濟社會産生了重大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幾乎都和土地制度有關,如果不改變現有的土地制度,想要在耕地保護、公民土地權利保障和城鎮化之間找到平衡點,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最後,土改推進可行性大為改進。有機構分析師指出,目前正在進行的土改具備非常大的成功概率,因為本次土改並非單純意義上“地”的改革,而是土地和戶籍綁定的“人地”合一。超預期的戶改打破了土改最大的藩籬,農民不需要在城市落戶和保留農村土地權利之間作出硬性選擇,而是可以“帶地進城”,真正做到“家中有地,進退有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