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談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制度更完善市場更活躍

  • 發佈時間:2014-08-15 08:58:4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黃碧梅  責任編輯:姚慧婷

  今年3月1日起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政策執行已半年。改革釋放了什麼紅利,企業如何從中受益?如何發揮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倒逼效應”,使社會信用體系更健全、社會管理更科學?8月14日,人民網“強國論壇”邀請權威專家和企業主暢談“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與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改革釋放制度紅利,激發市場活力

  中國的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它們在就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市場門檻過高,政府過多干預。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認為,這次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首先,註冊資本的實繳制變成認繳制,為許多有創業熱情但缺乏資金的人,包括留學回國人員的創業提供方便。其次,把工商註冊的先證後照變成了先照後證,極大地縮短了企業註冊的時間,節約了成本。第三,取消企業年檢制度變成年報制。

  統計顯示,3—6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內資企業125.74萬戶,同比增長67.77%。其中私營企業120萬戶,同比增長70.14%,註冊資本5.09萬億元,同比增長91.2%,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改革調動了社會成員創業的積極性,並帶動新增就業。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是近10年來同期最高值,成為當前經濟一大亮點。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湛中樂提出,法治也是生産力,也是制度紅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從提出、試點到全面決策、部署實施,過程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這次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通過及時修改《公司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規,確保改革于法有據。如果説改革開放的前30年,人口紅利、自然稟賦、民營經濟等多重因素成就了中國“經濟奇跡”的話,那麼,未來30年,中國關鍵是要進一步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從根本上釋放制度紅利,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

  用信用杠桿來破解監管難題

  如何提高社會的公信力,建設社會誠信體系,是中國未來市場經濟發展中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從事綠色健康農業的河北石家莊市大印農産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雪嬌談道,公司旁邊有兩家蔬菜公司,收了顧客的預付款,結果4個月內就倒閉,導致顧客對産業産生疑慮。陳雪嬌説這類公司對行業市場形成擾亂,因此在放寬市場準入之後,加強監管是個重點。

  企業在經營中需要了解其他企業詳實的信用資訊,便於選擇合作夥伴,減少運營風險。陳雪嬌建議,企業資訊公示制度應該完善,除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示企業登記備案監管等資訊,其他部門的有關監管資訊也應該統一予以公示,從而形成企業詳細的經營資訊。

  汪玉凱説,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取消了以往嚴格的企業年檢制,從表面上看似乎政府監管削弱了。不過,過去雖然所有企業都參加年檢,但是包括社會誠信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這説明年檢並不是提升企業公信力的必然條件。

  湛中樂認為,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還體現在嚴管跟進,就是用信用杠桿來破解監管的難題。實踐中,企業一旦有違法失信記錄進入信用體系平臺,就會出現“一處違法、處處受監督”的局面。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就能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這次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倒逼效應,促使國家儘快地建立市場主體整體資訊平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