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數據利空來襲 流動性壓力漸顯

  • 發佈時間:2014-09-16 09: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琨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滬深股指震蕩,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下跌、石油、地産等藍籌板塊亦走弱,對股指形成拖累。9月以來披露的一系列8月經濟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不僅對市場形成壓力,也令市場多空分歧進一步加大。

  1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8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比7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來自WIND金融數據終端的統計數據顯示,這是本世紀我國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速第5次跌破7%,前期低點是金融危機中的2008年11月和12月,分別為5.4%和5.7%。

  就在稍早之前,9月12日,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8月,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9574億元,儘管比“斷崖式”下跌的7月增加6837億元,但比去年同期仍減少6267億元;此外,9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告8月份CPI漲幅回落至2%,遠低於市場預期,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8月的PMI環比出現0.6個百分點的下降,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則下跌到50,創下2009年5月以來的新低,進口同比下降2.4%。

  “決策層還會在‘微刺激’的路上摸索著走下去的。工業生産下一點,政策劑量加一點好了。但就像在尋尋覓覓預判拐點一樣,決策層也在小心翼翼地試探底限。”國信證券分析師鐘正生表示,經濟數據不樂觀,下滑速度令人咂舌,反映的是本輪穩增長政策的效應已基本發揮,增長的舊動能消耗殆盡,而新動力尚待開發。因此,經濟企穩正經歷一段青黃不接的時期。

  最令人擔憂的數據是信貸。昨日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2014年8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餘額294580.30億元,較7月末的294891.76減少311.46億元。數據還顯示,8月末財政性存款餘額為44470.12億元,較上月的43477.78億元增加992.34億元。結合當月外匯佔款的變動計算,8月市場因此減少流動性約1303.8億元。

  多家機構認為,央行口徑和全口徑外匯佔款數額的背離反映央行踐行年初有關退出外匯直接干預的承諾,讓人民幣匯率更多由市場來決定,今後外匯佔款低增長將成新常態。而近期的外匯佔款流出,則顯示流動性波動壓力開始加大。

  流動性下降會為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在經濟數據惡化的同時,近期匯豐就業指數終值下調至48的臨界值下方,或再次觸發穩增長政策。他認為全面降準或是首選。未來在外匯佔款下降的情況下降準一方面可以彌補基礎貨幣供應缺口,另一方面可釋放更強政策信號。中信證券認為,大盤基於投資者情緒高漲與風險偏好改善的增量資金入市持續性待觀察。市場風險正在積聚,建議逢高減倉兌現收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