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代表熱議農技推廣 1號文件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

  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然而,如何打通農技進村入戶的“最後一公里”?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感受深切,踴躍支招。

  農技推廣遭遇普遍困境

  在我國不少欠發達地區,當前農技推廣遭遇普遍困境,這成了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話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而處於農村一線的農技推廣機構和直接面向農民的廣大農技推廣人員,是農業技術推廣的‘神經末梢’,如果沒有他們,即使省市一級的農業科研實力再強也是白搭。”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農業廳黨組書記陳家記一語中的。

  記者曾向廣東省翁源縣龍仙鎮農技站站長陳雲賢了解基層農技推廣狀況。他説,“農技站普遍‘三無’,搞農技推廣難吶!”

  “我們站有4個人,但是連辦公室也沒有,只能到鎮政府蹭別人的辦公桌用;平時下鄉搞農技推廣也沒有車,只能自己掏錢買摩托車走村入戶;而所謂的試驗示範基地、儀器設備更是想都不要想。”陳雲賢無奈地説,雖然現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實現了定編保收,但卻處於“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困境,“我們全縣一年的農技站工作經費只有5萬元,分配到那麼多鄉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平時搞農技推廣都要自己掏錢,如果不是對農民有感情,很多人早就偷懶了。”

  加強農技站的標準化建設

  “一家一戶耕作的小農經濟,是中國農業的基本國情。拿廣東來説,每人平均耕地不足半畝,每一戶至多也就兩三畝。”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龍川縣赤光鎮新潤種養場場長何偉英説,依靠科技實現精耕細作,提升農業的産量和品質,是農業發展的唯一齣路。

  但在基層農技推廣環節上,除了陳雲賢所講的“三無”困境外,還存在人員偏少、技術結構老化等問題。何偉英説,我們那裏每個鎮基本只有一兩個農技員,那麼多村子,“一兩個農技員就算連軸轉也來不及,有些村等你到那邊,水稻該病死的都病死光了”。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徐聞縣龍塘鎮東角村黨支部書記陳雪榮説,鄉鎮農技員工作很辛苦,但很多時候力不從心,關鍵就在於年齡老化,缺乏活力;技術水準沒有及時更新,跟不上農業生産發展的需求。“這幾年都是一些50多歲的老同志在做,學不了什麼東西,而年輕人招得又很少。”

  代表們紛紛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給農技員的定編和財政核發工資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緊接著的第二步就應該是農技站的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至少以省為單位,搞一套農技站建設標準出來,同時確立日常運營的長效機制,包括農技員的技術培訓、實績考核制度。由於多處於欠發達地區,這一塊的經費應該主要依靠省、市級投入來保障。”

  對此,陳家記表示,今後,廣東將加強農技推廣和轉化應用,計劃每年建設300個鄉鎮基層農技推廣示範站,同時,村裏也要有專門人員。經過幾年建設,相當一部分基層農技站的面貌可望有質的提升。

  建立多元化農技輸出、承接平臺

  每年300個示範站建設,這一塊的投入已不在少數;再加上建成後長期運營的投入,政府的財政壓力可想而知。對此,長期在農村開展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的全國人大代表、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瑞愛提醒“換個思路想問題”。

  “單純依靠政府供養的農技站,只能解決短期問題和低端問題。”陳瑞愛認為,農業發展的方向,應該是現代化、産業化。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技術推廣的根本問題是建立一套體系,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措施。現在,擁有比較高水準農業技術,同時也願意去轉化的高校、科研院所很多,最關鍵的就是建設好技術的輸出平臺和承接平臺。

  陳瑞愛説,未來農業技術的輸出機構應該是多元化的,拿廣東來説,目前有鄉鎮和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共5152個,今後還會逐步增加。相對於基層農技站,高校、科研院所、農業技術公司等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先進的實驗檢測設備和過硬的人才隊伍,“應該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將他們納入農業技術的公共服務體系中,向農民提供無償或者有償的服務。而廣大農技員可以通過他們的傳幫帶,成為一線實操人員。這樣既省去了農技推廣機構和設備重復建設的投入,又帶動了一大批農技員提升自身技術水準。”

  “農業也面臨著一個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問題。”陳家記説,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既難以承接農業技術、提升生産效率,又難以抵禦市場風險。從長遠來看,要通過各種方式推動農業向規模化、集中化方向發展,例如農民聯合起來成立農業合作社,或者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形成“基地+農戶”的模式,從而形成承接現代農業技術的全新載體。“它們有實力與各種類型的技術推廣機構實現合作,以市場化手段完成技術推廣應用。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實現了增産增收,技術持有者也實現了技術的價值。”

  •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賀林平
  • 編輯:王文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