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陳經緯: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

  中國網3月9日訊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于3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緯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經緯委員發言,陳經緯表示,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是發揮香港特殊優勢和適應內地迫切需求的最佳結合。

  陳經緯發言的主題是《將香港打造成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臺》。

  陳經緯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年來,在國家“走出去”戰略指引下,中國企業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合作,不僅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國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水準。

  “但是,從總體上看,中國企業‘走出去’規模小,仍處於‘初級階段’”,陳經緯指出,我們更要看到,今天中國的經濟格局與30多年前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內地涌現出一大批實力強、資金雄厚的企業,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全球資源重組,內地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正遭遇資源、市場、環境等因素的瓶頸限制。

  陳經緯稱,中國外匯儲備已達3萬多億美元,歐美等國期待中國的投資並購,也在客觀上對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出了要求。因此,內地有條件的企業主動“走出去”,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和資源分配,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怎樣走得“更穩”、“更好”、“更有成效”,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緊迫課題。不久前,在李克強副總理指導關心下,由香港中國商會創辦的首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形成的重要共識就是:要把香港作為加快實施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臺。

  陳經緯建言,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是發揮香港特殊優勢和適應內地迫切需求的最佳結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和資訊中心,匯聚中西文化,擁有大量國際資金和既熟悉香港、又了解內地、而且掌握國際市場訊息和通行規則的專業人才,香港企業還擁有遍佈世界的營商網路。

  陳經緯表示,如果能把香港的這些特殊優勢,與渴望“走出去”、但因不熟悉國際市場且缺乏跨國經營經驗和融資渠道的內地企業密切結合起來,定能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條捷徑,必將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開拓一片廣闊天地。為此,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要求內地企業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這是一項富有遠見的正確決策。

  陳經緯分析,把香港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平臺,又能促進香港功能角色的華麗轉身,推進香港的持續繁榮穩定。具體來説就是:從以前香港企業自身或聯合海外企業到內地投資為主,轉身為與吸引內地企業到香港、到海外投資相結合;從以前吸引內地各省市到香港招商引資為主,轉身為與大力營造氛圍搭建平臺吸引全世界到香港招商相結合;從以前邀請外國投資者到香港與內地各省市招商機構對接交流為主,轉身為與邀請內地對外投資機構、企業到香港與外國招商機構、企業對接交流相結合。如果説過去30年香港的商機主要來自國家“引進來”的決策,那麼未來更多的商機和繁榮將蘊藏在實施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征途中。

  陳經緯指出,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需要政府、商會等仲介機構、企業各方的相互配合、共同克服,積極推進。為此建議:中央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加快推動內地和香港企業聯手“走出去”:

  第一,國家對外投資主管機構和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與中國海外投資年會理事會等民間機構要建立相應聯繫機制,以共同推動這項工作。

  第二,積極創新對外投資、並購的方式,鼓勵國企、民企與香港企業合作,以香港註冊成立的港資公司向海外投資並購。

  第三,重視完善對民營企業“走出去”的融資支援,制訂相應投融資信貸扶持政策。

  第四,加快將香港建設成為最主要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成為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聚集地、融資中心、定價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第五,加強高端産業和優勢産業領域對外投資,鼓勵企業在境外開展高端技術研發。第六,積極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法律責任和道義責任,完善對外投資服務的保障體系以防控投資風險。第七,國家駐外使領館進一步加強對中國海外投資的保駕護航。第八,充分利用香港特殊優勢作為國家民間公共外交的重要平臺。

  • 來源:中國網
  • 編輯:栗天瑞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