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人大代表解析“蘿蔔哥”:量增價漲農民叫苦

  中國糧食産量實現了創紀錄的“八連增”,農産品價格也一路走高。全國人大代表周家貴6日説,他深入調研後發現,農民並未得到多少實惠,不少農産品價低滯銷,以至於出現“蘿蔔哥”。

  這位來自魚米之鄉湖北鐘祥的全國人大代表,經過廣泛深入調研,除發現農業生産基礎依然薄弱、農業科技體系不夠健全、新生代農民斷檔等問題突出外,還發現在糧食産量連創新高、農産品價格一路走高的背景下,農民種植利潤依然不高。

  周家貴説,從湖北鐘祥市農民種植比較效益來看,種一畝水稻純收入800-900元,棉花900多元,花生1600多元,平均每畝約1000元。一戶農民種地10畝,還抵不上1人打工半年,農民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體現。

  在 “菜園子”每斤2角錢都難得賣出去的卷心菜,到了市民的“菜籃子”就漲到1元多。農民“賤賣”,市民“貴買”,中間環節則喊“錢難賺”,國家認為農産品漲價推高了CPI。

  針對這種“兩頭叫苦,中間喊冤”現狀,周家貴認為,農資價格的上漲,擠壓了農民的利潤空間;農民市場化意識不高,資訊不夠靈通,經常“一窩蜂式”的同質化種植,造成農産品供大於求而滯銷;市場上農作物種子品種多、亂、雜,真假難辨,農民無所適從。

  與此同時,眾多的流通環節,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再加上商場超市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成為農産品價格一路走高的主要推手。

  周家貴建議,國家和各地都應加強農産品發展規劃,實施精品農業工程,努力降低農民的市場風險。同時,加大“農超對接”力度,減少和壓縮中間流通環節,讓農民和消費者“兩頭受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