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小組討論時指出,機構從事徵信業務,需要嚴守資訊保護底線,下一步將對打著信用的名義卻做徵信業務的機構進行治理。
挂羊頭賣狗肉
“目前很多徵信機構、網際網路公司以及金融科技公司資訊洩露事件較為普遍,影響很大。” 陳雨露提到,目前市場上大概有幾十萬家市場化機構從事徵信業務,有些有牌照,有些沒有牌照,有些甚至打著信用的名義在做徵信業務,下一步將對這些機構進行治理。
此前,一系列行動讓此前存在已久的App代查徵信亂象得到抑制。2018年5月,央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徵信資訊安全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運作機構和接入機構徵信資訊安全管理。該通知要求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徵信報告,規範內部人員和國家機關查詢辦理流程,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徵信系統。
同時,去年的央行徵信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徵信領域違法違規行為,並要求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積極構建網際網路信用體系,合理引導市場化機構規範發展。
徵信兩手抓
據了解,央行在徵信方面一直是兩手抓,一手設立個人徵信機構,一手嚴厲整頓徵信市場。
2018年2月23日,央行官網發佈“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許可資訊公示表”,資訊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徵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首張個人徵信牌照正式下發,牌照有效期為三年,截至2021年1月31日。
新成立的百行徵信公司的最大股東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持股36%;另外8名股東均各持股8%,分別包括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徵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徵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鵬元徵信有限公司、考拉徵信有限公司、誠信徵信有限公司、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
當時,行業給予的評價為“網路徵信系統的資訊聯盟”,是對銀行徵信系統進行有益補充和完善。由於參股的8家公司體量較大,因此被寄予在未來建立起“行業普遍適用的徵信標準”的希望。
應加快出臺個人資訊保護法
“在治理過程中也需要有法律依據。” 對此,陳雨露提議,加快制定和出臺個人資訊保護法。
此外,陳雨露介紹,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融信用資訊基礎數據庫。“央行徵信中心只是將大型銀行和部分中小銀行,以及各別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負債)的數據納入,但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小貸公司等金融數據並未納入。中央要求實現企業和個人負債資訊全覆蓋,所以去年成立了百行徵信,目前已有600多家、17類中小金融機構接入數據,百行徵信今年初已向市場提供徵信産品服務。”陳雨露提到。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末,數據庫累計收錄信貸資訊33億多條、公共資訊65億多條,為2542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9.7億自然人建立統一的信用檔案;接入各類法人放貸機構3900多家,日均查詢企業信用報告29萬餘次、個人信用報告477萬餘次。
北京商報記者 岳品瑜 劉雙霞 李皓潔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