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5日訊(記者 馬常艷)“不真刀真槍、持之以恒地幹,造幾個典型幹幾年,就大功告成、收官交賬了?這是不可能的。沒有真金白銀的投入,鄉村振興戰略是喊不出來的,也是幹不出名堂來的。”針對鄉村振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1月13日在第九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説。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月華攝
韓俊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的抓手、新旗幟、大戰略。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且《黨章》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由此可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極端重要性。
中國現在還有5.8億人生活在農村,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鄉村的人口還要佔到4億人,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中國的現代化不能説只抓城市不抓農村,農村最終要拖現代化的後腿,不能説鄉村還沒有現代化,整個國家就基本現代化了。”韓俊説。
針對鄉村振興的標誌,韓俊認為,表現在:第一,農業實現綠色發展,鄉村産業逐步向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第二,鄉村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鄉村的生態環境要顯著改善,城鄉生活條件的差距要逐漸縮小,鄉村的吸引力要明顯增強;第三,人口持續大規模由農村向城市流動,這種趨勢逐步緩減,甚至有一部分人今後會選擇留在鄉村,甚至城市人也會向鄉村倒流。
“鄉村是不是振興,關鍵是看人氣。”韓俊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國的目的還是要防止農村人口過度、持續流失,所以要處理好“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係,要讓農村的産業、環境留住人,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要讓農村更有人氣,這是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標誌。
韓俊指出,實現鄉村的振興面臨著很重要的機遇,也具備很多很好的條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抓住兩個關鍵環節:一是強化錢、地、人等要素的供給,解決長期以來各種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造成農村嚴重失血的問題;二是強化制度性供給,通過改革創新要徹底打破城鄉人才資源雙向流動的制度障礙,解除要素下鄉的制度限制,最大限度地激發鄉村的各種資源要素活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