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
劉尚希,出生於湖南省桃江縣,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院長,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他注重經濟學研究的實踐性和本土性,從我國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出發,對收入分配、公共風險、財政風險、公共財政、宏觀經濟、公共治理等問題有諸多創新性研究成果,代表作有《收入分配迴圈論》《財政風險及其防範的研究》《宏觀金融風險與政府財政責任》《公共風險視角下的公共財政》《大國財政》《以共治理念推進PPP立法》等,併發表了《財政風險:一個分析框架》《論公共風險》《在不確定性世界尋找確定性》《以人為本的財政觀:民生財政》等論文。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財政的定位。
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越來越關係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生保障,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也受到媒體和公眾關注。
多年來,他一直研究財政理論和政策,長期任職財政部研究機構,經歷了財稅體制改革的複雜過程。財政體制、預算管理、地方債務管理、稅制改革……他的研究和觀點在諸多領域發揮重要影響力,多次在座談會上向國家領導人建言獻策,也時常在媒體或論壇上闡發觀點。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劉尚希。在桌上和地上摞滿資料、擺放一張小沙發外幾無多餘空間的狹小辦公室裏,他暢談起探索、研究“大國財政”的歷程。
“財政”一以貫之
“我的經歷比較‘單一’,從本科、碩士到博士,讀的都是財政學專業,畢業後參加工作一直從事財政研究。”劉尚希説。
劉尚希出生於湖南省桃江縣一個農家,1980年考上了湖南財經學院(現湖南大學)財政學專業。對於財政學專業,他坦言,作為農家子弟,選擇專業是“蒙的”。沒想到,從此走上了“財政”的人生路。
“大學課程設置也具有那個年代財政的特點,當時的財政學專業課程中佔主導的實際上是會計學,包括會計原理、工業會計、商業會計、預算會計等,所以我的會計學基礎比較好。”劉尚希説。在他工作後,還出版過會計方面的著作。
從大學開始,劉尚希就對哲學産生了強烈興趣,對什麼是“規律”很著迷。當時,他閱讀了很多書籍,還研究了當時流行的“三論”(系統論、資訊論、控制論)。讀大三時,他在一家造紙廠實習後撰寫的報告就運用了資訊論分析方法,從資金流動反映的資訊來觀察工廠的整體情況。
注重哲學思維、思辨、思考,這形成了他此後從事研究工作的風格,尤其體現在他對不確定性、公共風險等領域的研究上。大學畢業後,劉尚希考上了湖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財政學專業研究生,開啟了財政理論研究之路,讀研期間就撰寫發表了20多篇論文,並在畢業後留校任教。
“我感受到財政學涉及經濟、社會、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越來越覺得需要擴充知識。”深感財政理論複雜性的劉尚希在1987年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財政學專業博士,導師是著名財政學家陳共教授。
劉尚希的博士論文《收入分配迴圈論》突破了傳統的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僅僅著眼于收入流量的常規,從流量與存量迴圈的角度構建了新的理論分析框架,後於1995年第二次全國財政理論研究成果評選中獲得一等獎。1990年,在博士畢業後,劉尚希進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工作,從此就一直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
堅持調查研究
“注重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這是我治學的首要原則和方法。”劉尚希説。調查研究的習慣在他讀大學時就開始形成,到了研究生時期,他更是先後三次專題調研,其中兩次是獨立調研。
“有一次是到廣西調研糖業,跑了大半個廣西,鄉幹部騎自行車馱著我到田間地頭。從甘蔗的種植到榨糖、銷售全過程收益分配作全過程的詳細調查,探討全過程的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劉尚希説,調研後最終形成1萬多字的報告,得到廣西的高度重視,將其作為調整甘蔗價格的重要依據。他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預期分配”的看法,成為他後來碩士論文的選題。
這些經歷不但形成了劉尚希的研究方法和風格,同時也使分配問題成為他長期關注的重點領域。
“我研究問題時從不迷信、崇拜所謂權威理論或觀點,不墨守成規、人云亦云,而是從現實出發,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獨立思考,注重調研和創新。”劉尚希説。
這種方法,正是他一系列研究取得重要影響力的“秘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他對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的研究。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如何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備受關注。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流行的觀點是中央和地方“財權與事權相匹配”。
然而,2005年,劉尚希到陜西幾個貧困縣調研發現,這些地方的“財權”並無辦法轉化為現實的財力。當地的幹部告訴他,即使把所有稅收都劃歸地方,也沒辦法形成充足的財力。
“我這時就思考,財權主要與稅種劃分相關,財力則是一級政府可支配財力,包括自有財力和上級的轉移支付。對落後地區而言,‘財權與事權相匹配’只是畫餅充饑而已,而‘財力’才是最重要的。”他説。
劉尚希由此得出結論,要從根本上理順政府間財政關係,必須減少事權、財權、財力組合的不確定性,不能教條式地強調“財權與事權相匹配”。
調研後劉尚希寫出報告,得到當時財政部領導的肯定。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將1994年分稅制時期所提出的“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表述正式改為“財力與事權相匹配”,這是對政府間財政關係的重大變革,對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産生重要影響。
探究“大國財政”
“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建設‘大國財政’,既是國家現代化建設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國走向復興、擔負全球責任的戰略選項。”劉尚希説。
劉尚希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公共領域的探索者”。“最近幾十年,人類面臨的不確定性迅速增加,公共風險也成為現代財政的邏輯基礎,這是我觀察經濟社會的基本視角和方法。”劉尚希説。在財政學越來越側重於技術性討論的今天,他試圖構建學科的理論基礎和邏輯體系。
上世紀末,財政風險這一概念在我國還未被提起。當時一般的看法是,財政是國家憑藉政治權力而實行的社會産品分配,不會發生什麼風險。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金融風險問題受到關注,劉尚希受此啟發對財政風險作了開創性的研究,並寫出正式報告,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研究財政風險的過程中,他發現公共風險是一個更為基礎性的理論問題,於是通過研究公共風險,對政府、制度、組織以及財政的産生、發展及其本質作出全新的理論解釋,並運用於公共財政問題的現實分析。
“以整體觀推進結構性改革”,是近年來他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他認為,我國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包括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區域城鄉結構等,結構性問題從來都是整體性問題,事關國家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發展的新動力。“當前應該通過以政府與社會關係改革為主線的社會化改革,來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全面深化。”
劉尚希也對財稅體制改革具體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其中,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是近年來他的一個重點研究領域。“推廣PPP模式是不亞於市場化改革的一項重大改革。”他提出,PPP是政府、市場、社會分工合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模式,其核心是共治,應該以共治理念推進PPP立法。
除此之外,劉尚希經常就公共話題發聲,比如呼籲要防止改革“空轉打滑”、辨析“死亡稅率”等,被很多人認為敢説真話、直言不諱。“我敢説真話的底氣來自於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獨立思考,不迷信理論、不嘩眾取寵。”他説。
建設一流智庫
2014年8月,劉尚希就任財政部財科所所長。面對新形勢下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中財政地位的重要性,他感受到財政科研工作的新使命。“我們覺得應該立足國內、放眼全球,打造出一流高端的財政智庫。”
經財政部同意、中央編辦批准,有著60年曆史的財科所在2016年1月份正式更名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劉尚希任院長。更名的背後是建設一流智庫的“雄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也提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大有所為。這些都為智庫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對財科院來説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劉尚希説。
財科院成立後隨即開展了一系列改革與創新。“我們適應形勢需要推進機構改革,將9個研究室改為12個研究中心,成立學術委員會,嚴格課題成果評審,改革績效考評體系。”劉尚希介紹。此外,財科院還開展了一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劉尚希沿襲自己多年注重調查研究的習慣,分別就地方財政經濟運作、降成本等問題組織了三次大型調研,特點是注重團隊調研,幾乎是舉全院之力。“智庫建設應該打破以往‘學術個體戶’的研究模式,加強團隊建設,以團隊的力量打造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更好地為國家建言獻策、為百姓釋疑解惑。”他認為,建設好智庫,要説真話、敢説真話,還要有能力説真話,這就需要有厚重的人才儲備和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大國伐謀。大國治理需要大國財政思維,大國財政需為有效實現大國治理髮揮基礎性作用,並上升到為全球治理髮揮世界性作用,成為撬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有力杠桿。這是時勢賦予我們的責任。”劉尚希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曾金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