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東國家高新區
2016年4月20日,泰安高新區舉行的第二屆高洽會暨雲計算與大數據産業國際高峰論壇收穫頗豐,集中簽約重點項目33個,其中世界500強項目3個,外資項目8個,創新平臺項目12個,涉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生物醫藥、北斗遙感資訊、跨境電商、3D列印等新興産業領域。開幕儀式上,“微軟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甲骨文公有雲展示中心”和華為技術公司大數據人才培訓基地先後揭牌,標誌著微軟、華為、甲骨文軟體等世界500強企業強勢入駐高新區,為打造國內外知名的雲計算、大數據産業園區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高洽會還引進了高端人才52人,其中“兩院”院士5人,泰山學者5人,博士以上高科技領域領軍人才28人。優質項目與高端人才的引進,為促進泰安高新區引領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該區自創建以來,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建立新型創新平臺,完善科技服務體系,使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在這片熱土聚集與發展,新思想、新觀點、新理念在這座新城區層疊與交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在這裡日益濃厚,已成為泰安高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優化創新創業政策措施 加快創新驅動戰略實施
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是泰安高新區持續不竭的動力所在。優化創新創業政策環境,既是泰安高新區頂層設計的題中之意,也是推動泰安高新區跨越發展、加快發展的必然之舉,在經濟新常態下,細分、普惠、前瞻的政策環境,對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破解創新創業發展瓶頸,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應時而為,泰安高新區大膽解放思路,創新相關舉措,根據産業結構、規劃設想、發展需要,相繼出臺《泰安高新區關於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園區的意見》《泰安高新區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暫行辦法》《關於建設人才特區的意見》《泰安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暫行管理辦法》等政策,在加快園區建設、構建創新體系、培育人才隊伍、孵化企業發展等方面,進一步構建起合理完善的政策環境;泰安高新區還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專項資金,支援孵化器及在孵企業的發展,努力優化創新創業發展環境,每年高新區財政都將拿出一定數量的預算用於支援創新主體培育、創新項目研發、産學研協同創新、人才創新創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創新孵化載體建設和科技金融融合,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初步形成。
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提升自主創新創業能力
泰安高新區圍繞主導産業,積極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龍頭企業投入為主體,以科技孵化、創新研發平臺和公共創新服務為主線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激發創新潛力,釋放創業活力,提升自主創新創業能力。
完善創新孵化體系建設。泰安高新區國家級高創中心經科技部審定,躋身全國優秀孵化器行列。區屬國有控股泰山科技公司和泰山創業投資公司建設的兩家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山東省科技廳備案。泰山科技有限公司被省科技廳、省經信委分別認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智慧園區建設試點單位,並順利通過省人社廳的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復審,成為泰安市唯一一家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和省級雙創基地,該孵化器成立了百餘人的創新創業導師團隊,設有創業大講堂、沙盤模擬、創客工作站、創客咖啡、夢想加工廠、實驗室等多個功能分區,年培訓能力5000人以上,大力推進了“創業苗圃—創客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産業集群”的創新孵化體系建設進程。高創中心“泰山創客”眾創空間經科技部批准成為全國第二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泰山科技眾創空間和泰安融智匯眾創空間通過山東省科技廳備案。泰山創業投資公司新建了“融智匯”眾創空間,開展了多次項目路演大賽等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完善的科技企業孵化體系,為該區培育了力博重工、尤洛卡、眾誠自動化等一批專業性強、成長性好的創新型企業,其中9家已上市掛牌。
推進創新研發平臺建設。泰安高新區立足區內輸變電、礦山裝備、汽車零部件等優勢主導産業和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資訊、新能源等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産業,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依託龍頭企業和高校院所,建設一批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和研發機構。目前,建有泰安市首家雲計算平臺、礦用安全設備研發檢測平臺、高精度計量電子研發檢測平臺。依託區內優勢産業,開展校企合作,建設了礦山安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依託産業龍頭企業,建設了機械産品再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省輸配電電力電子裝備工程實驗室,省大型數控成形機床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土工合成材料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血液製品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泰安高新區已建成涵蓋礦山裝備、輸變電、汽車零部件等主導産業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産業各産業領域的研發機構110個,其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43個。
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泰安高新區加快企業資訊服務平臺和泰山祥雲資訊平臺項目建設,全方位、寬領域地提供政策、人才、金融、科技、招商、培訓、物業、仲介等企業服務功能,為創業者提供一體化、個性化、智慧化服務,助推産業升級,促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的開展。該區整合山東省乃至全國的創客資源,實現了創客空間的線上預約、政策解讀、統計申報、人才交流、技術交易、投資對接等一條龍線上服務,打造了立體、跨界式創新創業服務新模式。建立多層次招聘平臺,除定期舉辦招聘會外,與當地招聘網站合作,構建千家企業用工資訊庫,發佈招聘資訊2萬條,提供崗位上萬個,初步形成“網際網路+就業”全天候24小時的招聘就業服務新模式。此外,泰安高新區還打造了特色創業諮詢服務窗口,創業諮詢師向創業者講解基地的優惠扶持政策,創業計劃書撰寫等,將來訪者劃分為意向創業人員、初創企業負責人、穩定經營企業負責人等三類人群,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專業特色的創業諮詢服務。目前,已舉辦11期創業宣傳交流會,累計交流培訓人員1100余人,225人已在構思創業計劃書。為充分整合創新平台資源,泰安高新區還加快建設國家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國家機械産品再製造品質監督檢驗中心、高新區智慧園區以及新材料、生物醫藥、儀器儀錶等多個檢驗檢測平臺。目前,一個核心技術領先、産業特色鮮明、公共服務完善、高端人才集聚的創新平臺日趨完備。
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發揮科技人才核心作用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示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人選名單,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滿山、山東眾志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松和成功入選,標誌著泰安高新區在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中實現重大突破。
泰安高新區堅持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始終將創新型人才建設作為發展基點,健全人才培育引進政策,豐富完善招才引智舉措,充分調動科技人才和創新型團隊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工藝改進、企業發展中的主動性和引領性。
實施領軍人才“3+1”政策。“3”即研究制定人才、創新、專項基金“三個政策”,修訂完善《高新區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意見》,改革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機制;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有關文件的落實,進一步擴大人才政策享受覆蓋面;研究制定《泰安高新區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引導規範股權投資基金髮展,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必要資金扶持。“1”即編制《泰安高新區“十三五”孵化器建設規劃》,合理規劃建設一批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孵化器。升級調整後的人才培育政策,在高端人才引進、創新創業扶持、新技術開發、企業孵化發展等方面,給出更加細緻、明確、合理的劃分標準和實施意見,為各類人才施展抱負、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實施全面開放的招才引智舉措。聚焦先進製造業、智慧裝備業及新興産業,創新招商方式方法,通過以商招商、以會招商、産業鏈招商、全員招商等模式,進行細緻招商劃分,根據區內産業需求,精準選商選資、招才引智。今年,微軟、甲骨文、華為3家世界500強和九次方大數據等一批IT行業巨頭,中韓合作生命科學技術與産品研發實驗室等8個外資項目、香港生物醫藥孵化器等12個創新平臺項目集中入駐泰安高新區。積極打造主題活動,實施“一站式”引才策略。舉辦各類主題引才活動,借力發展、借勢發展、借梯發展,在“上爭、外引、內聯”上下功夫,及時提供政策扶持、業務辦理、項目審批等諮詢服務,全面提升高新區服務人才、服務項目的管理水準。上半年,第二屆高洽會暨雲計算與大數據産業國際高峰論壇,33個項目集中簽約,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52名,歸國創業團隊11個。截至目前,區內高端人才總數達到85名,博士以上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達到65個。
優化人才發展服務環境。全力打造“投資泰安 穩如泰山”省級服務名牌,推行“上伸下夠”服務模式,對人才項目,主動聯繫對接,提前介入,對人才重點項目,建立問題排查、研究會商、責任落實、協調解決的鏈式模式,跟上主動工作,靠上細微服務,全力打造服務人才特色品牌。加快建設“泰山人才”創業大廈,提供創業培訓、管理諮詢、政策申報等一站式服務,暢通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加強領軍型人才的聯誼活動,定期舉辦企業家聯誼會,建立企業家微信、QQ工作群,定期發佈各級有關政策文件以及産業發展的新動態。今年,泰安高新區已舉辦企業家聯誼會2次,講座10余次,各眾創空間舉辦項目路演活動12次,大學生創業培訓16場,為助推創新創業發揮了積極作用,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聚集優質創新資源 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
泰安高新區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積極推動政産學研深入合作,聚集優質創新資源,為引領轉型升級、促進跨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區內企業共承擔各類科技創新項目500多項,其中省級以上200余項。泰邦生物的“凝血因子類新産品開發及産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藍光軟體的“基於三維GIS的礦山裝備遠端可視化控制系統”獲批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華魯鍛壓的“高精度智慧化大型數控卷板機的研發與産業化”項目獲批省科技成果轉化重大專項;160多個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勵,其中省級以上科技獎勵50余項,藍光軟體的“數字化採礦關鍵技術與軟體開發”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力博重工的“煤礦井下運輸系統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華魯鍛壓“高檔數控超大型船用卷板機開發及産業化”和力博重工“大型帶式輸送系統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兩個項目同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華魯鍛壓的“一種船用卷板機撓度的自動補償裝置”發明專利技術獲得首屆省專利獎二等獎。泰開高壓開關積極研發新型絕緣子內置式環形特高頻感測器等項目,泰安航太特種車加強了對基於特種材料的隱身抗毀型駕駛室研究,京衛制藥加大對異丙托溴銨吸入溶液關鍵技術開發力度,泰邦生物製品血液製品項目被省政府批准為山東省2016年省重點建設項目,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産業化,有力地推動了泰安高新區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全面優化科技服務環境 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
泰安高新區加強與社會各界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為企業創新搭建産學研合作紐帶,進一步優化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和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科技服務環境。
加強産學研協同創新。積極組織區內企業參加第三屆泰安校(院)地科技合作對接交流會,動員區內近60家高企或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入泰山技術創新與轉化聯盟,與到會的30所高校、科研單位進行技術交流、洽談、合作;泰山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9所駐泰高校以及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成立了泰山科技·高校創客聯盟,建設了4000平方米的高校創客空間,為創客提供全要素的開放式的綜合創業服務平臺,為大學生創業搭建創意分享空間,建立跨界協作橋梁,提高創造能力。
強化科技金融深入融合。泰安高新區積極建設市級“金融創新示範區”,大力引進金融機構,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推動中小科技企業快速發展。積極推進泰安銀行在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工作;通過向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區內外金融機構推薦對接,今年促成了區內10余家企業達成融資合作意向約4億元,實現資金到位2.8億元;積極推進力博重工、成城物聯網、泰華生物等公司新三板掛牌工作;培育了蓬勃生物、邁迪醫療、景源生物、東藝動漫、金盾安防科技等上市掛牌後備資源企業近50家。由區屬國有企業泰山創業投資公司聯合多家單位成立的國泰民安創業投資基金,已為醫藥中間體、綠色醫藥化工、智慧機器人、高端粉末冶金項目等9個項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組織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泰安高新區積極組織籌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活動,2015年,與市科技局聯合主辦了首屆泰安“高新杯”創新創業大賽,對大賽勝出的27家企業和32個團隊進行了獎勵,並擇優推薦參加省準決賽和國家總決賽,其中泰安高新區有5家企業參加了山東省總決賽,3家企業晉級參加了國家準決賽,成績之優創歷史新高。今年,泰安高新區還承辦了第二屆泰安市創新創業大賽,吸引了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100余個創業團隊參加,活動的組織開展,激發了市內外科技人員、團隊、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熱情,為泰安高新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培育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和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快推進産城融合發展 打造宜居宜業共用生態
泰安高新區始終堅持共建、共用、共榮的發展理念,以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打造宜居宜業的良好城市生活圈。全面推動公益類社會事業發展,不斷完善城區優質教育、衛生、醫療、文化等資源。坐落于區內的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高新區人民醫院),硬體軟體標準在全市位居一流,建設管理水準邁入全國先進行列;泰安一中新城校區、泰安市實驗學校萬境水岸小學等優質教育資源,不斷聚集、發展;舊村改造和社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區建設以來,累計建成回遷社區52萬平方米,在建回遷工程總面積達到86萬平方米,僅今年上半年,就新開工50萬平方米。隨著道路、交通、教育、醫療、文化、商業和社區建設等城市配套功能的逐步完善,泰安高新區的綜合承載力不斷提升,廣大群眾和企業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十二五”時期,泰安高新區在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援下,不斷開拓進取,成功升級為國家高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2015年較2011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翻番,其中,技工貿總收入增長131%,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38%;稅收總額同口徑增長102%;各項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年均投入均過億元,創新創業活力顯現,經濟社會發展向前邁出一大步。“十三五”時期是構建經濟轉型新動力,促進經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泰安高新區始終堅持從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高新區未來戰略佈局出發,全面謀劃發展新思路,釋放科學發展新動能,加快塑造發展新優勢,以科技進步、創新創業為突破口,進一步推動高新區産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經濟提檔升級,不斷擴大“高”、“新”企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泰安高新區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創新創業”這一主陣地,以加快跨越發展建設經濟科技強區為戰略目標,進一步提升境界,鼓足幹勁,開拓進取,加快發展,全力打造集産業發展、科研孵化、生態宜居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新城、美麗新區。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