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作為湖北能源集團財務公司支援新興産業發展的一個項目,湖北省麻城閻家河光伏電站既提高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又兼顧了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多重效益。圖為該電站現場。本報記者 曹力水攝
左圖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西路的國服信上海大眾4S店內,客戶在鏡頭前確認個人資訊,申請貸款。本報記者 錢箐旎攝
閱讀提示
被稱為企業集團“內部銀行”的財務公司,在2015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
機構數量明顯增加。全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法人機構達到224家,較年初增加28家,服務的企業集團成員單位超過6萬家,所屬企業集團在經濟總量中佔比達三分之一。
資産規模平穩增長。表內外資産總額為6.6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4萬億元,增幅20.54%。
資金歸集能力不斷增強。全口徑資金集中度為43.30%,較2014年末增長6.25個百分點。
盈利水準持續提升。年營業總收入1533.63億元,同比增加53.54億元,增幅為3.62%,實現利潤總額769.08億元,同比增長10.43%。
資産品質保持良好。平均不良資産率0.05%,同比下降0.06個百分點。
伴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集團轉型升級,不少金融機構都面臨較大經營壓力,但作為我國金融系統重要一員的財務公司,為何“風景這邊獨好”?與企業、行業發展緊密相關的財務公司,又是通過哪些方式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到北京、湖南、湖北等地對財務公司展開調研,尋求答案。
苦練內功 向“司庫”轉型
“三去一降一補”是推進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落實過程中,部分行業面臨較大轉型壓力。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通過開拓諸多新業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集團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並積極探索轉向“司庫型財務公司”,全方位服務集團轉型的金融需求。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盈斌告訴記者,煤炭市場在歷經了“黃金十年”的快速成長後,連續多年處於低位運作,行業進入了“寒冬期”。在這樣的背景下,陜煤化集團從2014年起,提出了業務轉型的戰略方針,特別在2016年的集團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産能過剩的具體措施。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是一家提供化學工程項目建設服務的建築行業中央企業集團。由於化工生産行業産能過剩,化工行業建設項目減少,導致公司工程建設項目訂單銳減,面臨著嚴峻形勢。
集團公司轉型,財務公司壓力大嗎?面對記者提出的問題,不少財務公司業內人士都表示,壓力大是肯定的,但業務轉型也早已啟動,包括通過金融手段幫助集團化解産能過剩的問題,降低財務成本,緩解融資難題等。
“陜煤化財務公司根據集團的統一安排,一方面,借助金融和資本市場力量,以推動集團産融結合為抓手全面助力集團轉型升級。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專業優勢,向集團提供資本市場專業顧問服務,不斷探索産業鏈金融及‘網際網路+’等戰略發展道路。同時,始終堅持以集團需求為導向,逐步形成新的帶有市場化特色的業務架構,使財務公司成為集團與金融、資本市場連結的有效載體。”李盈斌説,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司庫管理,初步形成具有陜煤化特色的“財務公司—股份公司”資金管理模式,助力集團上市公司實施重組戰略。
所謂司庫,指的是通過設立專業化機構對貨幣資産、流動性、金融風險以及銀行關係等實施統一管理。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面對國際産業轉移的戰略性機遇、國內産業結構升級需要,以及企業業務擴張、國際化發展和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等態勢,企業集團資金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帶有司庫屬性的財務公司,歷經27年的發展,其功能逐步轉向為企業集團提供資金集中管理,以及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在發揮司庫管理模式上,李盈斌舉例説:今年4月份,陜煤股份公司實施資産重組,由陜煤化財務公司全程參與策劃和實施工作,為資産重組提供包括資金和結算等所有服務。在陜煤股份公司實施多項重組環節中,陜煤化財務公司向其提供了20億元的超短並購貸款,並撬動重組交易資金約164億元,為集團合併層面節約財務費用1682萬元。“這次助力陜煤股份公司成功實施資産重組,是我公司通過建立‘具有陜煤化特色司庫管理模式’、充分發揮財務公司‘四個平臺’職能作用、全力支援集團戰略轉型發展的一次重要表現,這將為我們在未來支援集團優化資産配置和資本運作提供寶貴經驗。”李盈斌説。
向司庫轉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向司庫型財務公司轉型升級中,要求財務公司具備更高的資金管理和統籌運營能力。在開拓國際業務、創新發展産業鏈金融等新業務的過程中,需要財務公司更精準的風險識別能力和控制能力。”中化工程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此外,還要提高財務公司綜合金融服務水準,使得對於知識型、創新性、管理型人才儲備的需求加大等。
創新服務 為集團贏得客戶
除了在“司庫型財務公司”上的探索,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創新”也成為當前財務公司發展的一個關鍵詞。對財務公司來説,“創新”既是滿足企業集團在新形勢下金融新需求的必由之路,更是與其他金融機構競爭的重要砝碼。上汽財務公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記者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西路的國服信上海大眾4S店看到,趕來辦理業務的徐國慶一邊用手扇著風,一邊笑著對工作人員説:“久等啦,現在可以面簽嗎?”很快,4S店工作人員通過電腦網路登錄與其合作的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遠端面簽系統,遠在上海的審貸人員通過系統一步步指揮他完成遠端面簽。
只需在鏡頭前完成面部掃描,用電子讀卡器上傳本人身份證,最後面對鏡頭在紙質合同上簽字,徐國慶即可完成車貸分期付款,整個過程不超過10分鐘。上汽財務公司遠端面簽系統可以自動識別比對客戶的身份資訊,確保申請貸款簽約的真實性。“您這享受的可是刷臉貸款服務,這項技術已經在申請國家專利了!”工作人員笑著説。
“大約什麼時候能拿到貸款?”記者問。“我們現在馬上把其他貸款證明材料傳給後臺,徐先生申請的是‘易享貸’快速放款産品,如無問題,當天就能完成審批拿到貸款了。”工作人員回答。
“優質+高效”,是上汽財務公司能夠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車貸市場突圍而出的秘訣之一。“2014至2016年,在全球權威市場資訊服務公司J.D.Power進行的中國汽車金融滿意度調研中,庫存金融和零售金融業務方面共評出六個第一,上汽財務公司拿到了其中的五個。”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乘用車業務部高級區域經理張軼曌説。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4月末,上汽財務公司累計已為超過138萬名消費者提供了本集團品牌個人汽車消費貸款,貸款餘額超過360億元,在與公司合作的集團內汽車品牌個貸業務中都佔據最高的市場份額。
可以説,上汽財務公司的“突圍”,是近年來財務公司行業積極創新謀突破的一個縮影。在中國鐵建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冀濤看來,創新是企業發展第一動力,財務公司在經濟新常態和全面深化改革引領下,通過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産品創新、服務創新,可以在跨境資金管理、外匯風險管理、票據池建設運作、産業鏈金融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多個領域大顯身手。
以網際網路金融為例,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已有不少財務公司開展了“網際網路+傳統金融服務”,為自身發展創造新的機會,包括寶鋼財務公司依託寶鋼集團“歐冶雲商”戰略開展的“網際網路+産業鏈金融”,以及中航工業財務公司推出的以供應鏈金融産品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等,都是在這一領域的有益嘗試。
寶鋼財務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波告訴記者,歐冶雲商是寶鋼集團整合所有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相關資源而打造的鋼鐵服務型生産體系。歐冶雲商以歐冶電商為交易主平臺,構建了物流、金融、材料和數據等多個專業平臺。“各平臺分工協作,物流提供倉儲管理和物流配送服務,是交易及金融服務的基礎;材料整合國內外行業及寶鋼自身技術標準,形成歐冶標準,支撐大宗商品交易的專業化需求;數據經營大數據,保障歐冶雲商軟硬體實施;金融則為整個體系提供從支付、結算到融資以及理財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張波説。
張波表示,在寶鋼“網際網路+鋼鐵”體系中,財務公司承擔的功能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支撐,包括人員團隊、資訊系統、基礎業務等多方面的底層支撐;二是服務,財務公司作為産業鏈金融服務商,提供結算、資財管理、票據、供應鏈融資等“線上+線下”的多方面服務;三是孵化,財務公司參與金融的籌建到運營,並將多年來在支付、結算、融資等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分享,幫助其初期快速成長。
中航工業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蓉表示,通過資訊化手段來及時捕捉各類客戶資訊並納入公司信用指標體系,可以促進信用指標體系更加實時、準確並提升信用評級體系覆蓋面,使信用評級真實反應客戶的實時信用狀況。這樣一方面,提升公司風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公司業務效率,帶給客戶更加快捷的金融服務體驗。
傾斜資源助力新興産業發展
新興産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援。作為企業“內部銀行”,財務公司重任在肩。
據中國財務公司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行業上看,2015年,財務公司加大了對新興産業公司的信貸支援,多家財務公司通過篩選優質成長性企業進行資金支援,項目領域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等新興技術産業領域。
湖北能源就是這樣一家企業。湖北能源集團總經理鄧玉敏告訴記者,當前,在能源消費增長減速換擋、結構優化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開始轉換的新常態下,作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能源投融資、推進新能源和能源新技術發展平臺,湖北能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分析湖北省能源資源稟賦狀況,穩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團財務公司在集團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改造傳統設備、推進技術升級、關停高新熱電小燃煤機組、提高能源有效供給等方面,給予了有效支援。
湖北麻城市麻城閻家河光伏電站,是湖北能源子公司——湖北新能源公司在建的最大規模的光伏電站。據電站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距離閻家河鎮約5公里,佔地4000畝,總投資8.2億元,總規劃裝機容量100MW,其中,一期規劃為20MW,同期建設一座110kV升壓站,于2015年底完成建設,已陸續投入使用。
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一個個光伏板覆蓋在綿延起伏的山地上,一望無際。由於土質等原因,這裡植被稀少,農作物産量很低,經濟效益不佳。光伏電站項目建設以後,僅支付給當地村民的租金一年就有數百萬元,另外在項目建設和試用期間還需要不少勞動力,因此項目既提高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又兼顧了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多重效益。
光伏電站的建設,資金支援是關鍵。湖北能源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正説,新項目公司普遍存在信用等級不高、盈利能力不強或處於建設期未盈利等問題,對外融資條件不成熟,需要大力資金支援的狀況。財務公司著重傾斜金融資源,為其提供“保姆式”的金融服務,協助新項目公司順利度過“種子期”“初創期”,極大地緩解了其對外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切實支援能源集團的産業結構調整。
“此外,我們還主動承辦湖北能源集團籌融資、爭取外部低息貸款資金、協助短融、超短融等直接融資工具的註冊及發行,為湖北能源籌集優質資金、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科學調配資金,積極發揮金融資源內部‘分配器’的作用。”鄒正表示,目前,公司將90%以上稀缺資金投向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板塊對外融資難、融資貴的成員單位,助力發展。
太鋼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涌認為,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內生金融機構,是企業集團以融助産的最佳平臺,具有産融結合的天然使命,財務公司的準確定位使得其在企業集團産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鋼鐵行業遇到很大困難,太鋼財務公司堅持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則,服務集團轉型發展。”郭涌説,財務公司努力拓展業務,分別建立了“人民幣池”“外幣池”“票據池”3個高品質資金池,對集團所有資金進行全面集中管控,通過精細資金計劃和頭寸管理,達到盤活存量、融通資金、加速流轉、提高收益的效果。
如今,把金融資源向新興産業、綠色節能産業等國家重點板塊傾斜,正成為財務公司行業的共識。周競表示,近年來,集團致力於將主業結構由過去相對集中在過剩産能工程項目中的人力、資金等資源優勢,向更多具有發展前景的行業重新分配,提高資源效率。在此背景下,財務公司首先需要提升的就是對不同融資主體、不同行業項目的風險分析和把控能力,以配合企業集團在經營中的融資需求。同時,通過整合境內外融資渠道、産業鏈創新等方式,為企業集團提供合理的籌融資等金融服務方案,以豐富企業集團的融資模式。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