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大型奶牛養殖企業出現巨損,這次是鼎鼎大名的現代牧業,而其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進口大包奶粉和復原乳的衝擊和影響。中國奶牛養殖業的困境已不再是冰山一角,多家乳企聯名呼籲,希望我國常溫液態奶及嬰幼兒奶粉能禁止使用復原乳。黑龍江省乳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思再甚至建言,儘快啟動進口乳粉對我國乳業産業損害情況的調查。
□現狀
現代牧業首現鉅額虧損
7月13日晚,現代牧業發佈“盈利警告”,公司今年上半年將出現鉅額虧損,虧損額最起碼不少於4億元人民幣。公告稱,今年上半年現代牧業總營業額相比上年同期減少10%。這是自2010年上市以來現代牧業首現鉅額虧損。
儘管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現代牧業的虧損與其和基金公司簽訂的對賭協議有很大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公告中提及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由於受進口大包奶粉和復原乳的衝擊和影響,我國原料奶市場形勢嚴峻及銷售困難,導致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現代牧業生産的原料奶中11%以上被噴製成奶粉,受國內奶價普遍下跌的影響,現代牧業每噸原料奶的平均售價下跌11%。
奶牛養殖虧損面已超50%
其實,除現代牧業外,同為大型牧場的新疆西部牧業日子也不好過。公司2016年一季報顯示,其今年一季度也是首次出現虧損,凈利潤虧損1300萬元,下滑329.58%。
主營業務也包括奶牛養殖的新農開發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上漲31.37%,達到2.12億元,然而凈利潤卻大幅下滑314.18%,虧損額1700萬元。
有消息稱,像華夏牧場、東營澳亞等國內大型奶牛養殖企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就在前不久,難以為繼的華夏牧場不得不委身於原蒙牛創始人楊文俊掌控的賽科星。
“從2015年年底開始,一些乳企就開始限量收購原奶,因為他們用不了那麼多原奶,即使收購了也得噴成粉儲存起來,很多中小牧場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中鼎牧業有關負責人表示,中鼎牧業雖然目前還沒出現虧損,但是如果原奶收購價格低於3.5元/公斤就危險了,目前的價格是3.7至3.9元/公斤。
行業監測數據也凸顯了奶牛養殖企業的困境。就在前不久,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第七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16中國奶業展覽會上透露,據定點監測,今年3月,國內奶牛養殖虧損面已達到51%,比去年高了5.8%。全國奶站監測統計,奶牛存欄同比減少11.9%,絕望之極者已經把奶牛當成肉牛賣。
倒奶殺牛蔓延到大型牧場
“國際奶價波動下行,乳品進口穩步提升,養殖企業壓力劇增”,一家牧場企業負責人表示,從2014年下半年起開始出現的奶農“倒奶殺牛”現象,現如今已經蔓延到了大型牧場。
現代牧業當家人高麗娜説:“事實上我們也已經開始變相殺牛倒奶,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現在現代牧業達到了46%。1頭奶牛正常價格為2萬-3萬元,現在很多當肉牛只賣七八千。賣不掉的牛奶也有幾百噸,只能‘噴粉’。”現代牧業目前日産原奶3100噸,對外銷售2300噸,佔比74%,自己加工銷售400噸,佔比13%,內部外部都無法消化的原奶400噸,佔比13%。無法消化的原奶只能進行噴粉處理。
高麗娜告訴記者,行業內的大牧場都在噴粉。“其實噴粉與倒奶的性質無異”,高麗娜説,噴成的粉無奈低價賣給一些小乳企,價格頂多每噸1萬元,按照8公斤鮮奶噴成1公斤粉的比例算,相當於8噸鮮奶僅賣了1萬元,合計每公斤鮮奶只賣了1.25元。而實際上國內鮮奶的價格目前是每公斤3.6元左右。
來自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全行業原料奶粉庫存約50萬噸,是正常庫存水準的3倍,折算相當於全國生鮮乳年産量的10%。為此,乳製品企業也只有加大庫存奶粉的使用量,從而減少了生鮮乳收購。
□探因
進口低價奶粉生産復原乳
記者採訪業內人士發現,對於國內奶牛養殖業面臨困境的罪魁禍首,基本上都指向“進口大包粉”以及“復原乳”。
據透露,近年來一些乳品企業使用進口奶粉生産復原乳,限收拒收國內的生鮮乳,加劇了“賣奶難”。可是,為何乳品企業寧可使用進口奶粉生産復原乳都不願意使用更新鮮更有營養的鮮奶加工液態奶呢?
“進口大包奶粉價格太低了”,高麗娜説,大量從國外進口大包奶粉被不規範使用,減少了國內生鮮乳的需求量。今年4月份,全球原料奶均價為1.44元/公斤,而我國10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均價為3.47元/公斤,兩者相差2.03元/公斤。由於價差較大,乳企紛紛從國外進口大包奶粉,2015年全國進口大包奶粉54.7萬噸,折合生鮮乳為380多萬噸。
能夠讓國內一些乳企對進口大包奶粉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的常溫液態奶以及嬰幼兒奶粉加工是允許使用奶粉還原加工的。
“其實對於復原乳的使用和標注,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高麗娜表示,巴氏低溫殺菌奶禁止添加復原乳,其他乳製品可按規定添加復原乳,但要醒目標識“復原乳”並標注復原乳的比例。但目前市場很不規範,有的甚至違規添加到巴氏殺菌乳中,有的添加復原乳卻不標識,有的雖標識但不醒目,有的不標注含量或標注含量跟實際添加量差別較大等。“消費者被誤導,企業仍然能夠獲得高利潤,如此惡性迴圈,導致國內生鮮奶更是賣不動”。
至於為何出現國際、國內原奶價格倒挂,黑龍江省乳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思再認為,是奶牛養殖成本高、缺少國際競爭力造成的。近幾年,飼料、飼草、用工、治污、檢測等成本逐年攀升,加之缺乏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經營模式,導致養殖成本較高,部分奶牛養殖戶出現虧損情況。
進口液態奶衝擊國內養殖業
“大量從國外進口的液態奶、嬰幼兒配方奶粉,也減少了國內生鮮乳的需求量”,有業內人士表示,2015年我國進口液態奶46萬噸,同比增長43.7%;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17.6萬噸,同比增長45.0%。預計2016年進口液態奶、嬰幼兒配方奶粉將分別超過60萬噸、25萬噸。“隨著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中新自貿協定升級,加上歐盟牛奶配額取消,以及我國乳製品企業海外建廠的推進,進口乳製品對我國奶業的衝擊將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刻,大大削弱了乳品企業對國內生鮮乳的需求。
國內企業的擔憂不是多餘的,已經有更多的進口牛奶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國內市場。就在今年上半年,澳洲高端乳品品牌a2在引進常溫奶a2源生牛奶之後,其在澳洲銷量第一的a2鮮牛奶也在京東上架,售價幾乎是國內巴氏奶的10倍。
黑龍江奶業資訊網上刊發王思再的《積極應對破解黑龍江省乳業困局》一文中指出,乳製品是各國重點保護的産品,進口乳製品實施的關稅,美國為95%,歐盟605%,南韓176%,日本692%,而我國乳製品平均實施關稅只有12%,自紐西蘭進口的工業奶粉關稅甚至已降至3.3%。在缺少有效關稅保護的情況下,2010年-2015年,我國乳製品進口量由74.5萬噸增加到179.1萬噸,年均增長19.2%,其中液態奶增長96%,奶粉等幹乳製品增長12.4%。進口乳製品折合鮮奶量佔我國鮮奶産量比重由2010年的17.1%增加到2015年的30.8%,但是其價格卻屢創新低。2015年進口工業奶粉的平均稅後價格為22500元/噸,國産奶粉的生産成本則為35750元/噸。
不過在業內專家眼中,進口液態奶和奶粉原料加工的嬰幼兒奶粉,並非最好的選擇。“部分進口液態奶保質期長達310天,遠遠高於國內的半年時限”,中國農業科學院奶産品品質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佈的2015年度《中國奶産品品質安全研究報告》顯示,進口液態奶UHT滅菌奶的糠氨酸含量顯著高於國産UHT滅菌奶,存在過度加熱、添加復原乳風險。王思再也指出,用進口工業奶粉復原後生産乳製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粉,經過兩次超高溫處理後,營養價值將大打折扣。
□企業行動
聯名建議常溫奶和嬰幼兒奶粉禁用復原乳
面對行業困境,已有數十家企業“聯名上書”到有關部門。這份聯名信中指出,受全球經濟疲軟、國內經濟低迷,以及乳品消費增長緩慢、乳品進口增長迅猛的影響,奶牛養殖業身陷泥潭。
企業表示,很多大中型牧場備受煎熬,長此以往,極易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規模牧場是我國奶源的主體、奶業的根基,一旦被動搖,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這等同於交出了自己的奶瓶,交出了産業安全、食品安全、市場安全的行業命脈……”聯名信説,“2008年我國乳品對外依賴度約5%,2015年約30%,有專家預計未來將超過40%,乳品供給的數量和價格將完全受國外的掣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聯名信指出,我國奶業發展基礎總體穩固、産業素質全面提升,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當前是奶源發展最為困難的階段,奶源是奶業發展的根基,一旦被動搖,短期內很難恢復。
聯名信中還建議“完善復原乳標準,加強復原乳監管”,生鮮乳營養豐富,要鼓勵乳企優先使用生鮮乳為原料,禁止常溫奶和嬰幼兒配方粉中使用復原乳,要依據《巴氏殺菌乳和UHT滅菌乳中復原乳的鑒定》標準,加強對巴氏殺菌乳和UHT常溫滅菌乳中復原乳的檢測。
“另外就是要提升標準,設置合理的技術壁壘”,聯名信也指出,從國外看,多數産品是低溫保存、保質期很短的巴氏殺菌奶、酸奶等,常溫奶份額很小保質期也較短,但出口到中國的常溫奶保質期就較長,因此,要提升和統一標準,就保質期而言,內外要統一為6-8個月。
王思再也建議,進一步完善標識制度,在復原乳標識的基礎上,同時還要標注所使用的工業奶粉的生産時間。
王思再甚至還呼籲,鋻於國外大量乳製品特別是工業奶粉進口已對黑龍江省乳業和農民生計造成的實質性損害,建議儘快啟動進口乳製品對我國乳業産業損害情況的調查,並在調查的基礎上,積極運用WTO規則下的貿易救濟措施,即“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來保護奶農利益,保障産業健康穩定發展。
□專家建議
規範液態奶産品對生鮮乳的使用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復原乳和奶粉其實都是中國特殊環境下的獨特産物。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奶源匱乏,出臺了臨時的復原乳標準,當時制定的還原比例為20%,然而後來這一比例不僅被打破,更由於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復原乳被“放縱自由”了。至於幹法工藝的嬰幼兒奶粉,也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
“其實嬰幼兒奶粉中真正使用的奶粉量只佔到50%左右,其他成分主要是乳清粉、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物質”,王丁棉認為,國內嬰幼兒奶粉能夠拉動國內奶源使用量是很有限的。
“最關鍵還是要規範液態奶及含乳飲料中對生鮮乳的使用”,王丁棉表示,如果能禁止常溫奶使用復原乳當然是好事。另外,對於目前市場規模達到200多億的乳酸菌飲料,國家也應當通過修改相關的標準提高國內奶源的使用。
“目前乳酸菌飲料中牛奶含量只有30%,蛋白質含量只有0.8%,比純牛奶低太多”,王丁棉表示,如果修訂標準,哪怕提高牛奶含量一倍,那麼對消化國內奶源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用稅收手段調節鼓勵企業生産低溫奶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政府以及輿論方面還要加大對低溫奶優勢的宣傳,正確引導消費者飲奶,這對促進國內奶源消化也有一定的幫助。
“我認為還可以借鑒美國等國家的做法,採用稅收原理調節市場”,王丁棉表示,美國市場對常溫奶企業就加大稅收,而對巴氏低溫奶採取低稅收,鼓勵生産低溫奶。
“常溫奶保質期那麼長,就跟罐頭似的,還有什麼營養價值,同時也讓消費者養成了一種惰性消費”,王丁棉表示,牛奶本身就是快速消費品,如果消費者買的是新鮮産品,就必然在短時間內吃完。企業如果使用進口奶粉作為原料加工奶粉或者加工成復原乳,那麼就應加大徵收稅費;對使用國內奶源的企業則實施稅費減免,並採用公告備案制度,即企業使用了多少噸生鮮奶、産出了多少液態奶都進行公示,消費者也就一目了然。這樣不僅能倒逼國內企業主動使用國産奶源,另外也一定程度彌補了國內外價差,從而解決國內奶源的出路問題。
在宋亮看來,就算明年國際奶價上漲了,即便翻一番,但是國內養殖成本高,同樣無法與國際奶價抗衡。
“所以説,要救中國乳業,政府必須出手相助”,宋亮表示,當前中國乳業的市場調節機制已經失靈,如果政府不出手,國內奶牛養殖業能否堅持兩年都不好説,希望國家對奶製品的標準進行修訂,禁止一些産品使用復原乳,這樣對國內的原奶消化將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政府不出手,像現代牧業這種大型牧場兩年內即有可能破産,國內其他大型奶牛養殖戶也會是一樣的命運。
京華時報記者胡突紅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