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石: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説什麼?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道
耗時長久的萬科控制權之爭,如今正在迎來高潮。
萬科的深圳地鐵重組計劃,受到了強烈反對。萬科原大股東華潤一改此前的低調,頻頻出招。“萬寶之爭”逐漸演變為“萬華之爭”。
由“寶能係”發動的控制權之戰,最終演化為國有股東、地方國資、管理層等利益相關方的博弈。
“個人的榮辱去留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在6月27日舉行的2015年度股東大會上,萬科董事長王石表示,“這個公司我是創立者之一,文化也是和我密切相關,從某種角度來講,我的去留已經不是很重要,重要是這個文化能延續下去。”萬科總裁鬱亮亦在股東大會上坦陳管理層“有心無力”。王石則表示,希望鬱亮能接替自己。
當日,萬科2015年度董事會、監事會報告未獲通過。
萬科成立於1984年,1988年開始房地産運營,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産開發商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萬科在北京、廣深、上海、成都4個主要經濟區域擁有超過450個項目。公司1991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作為一家房地産公司,萬科此次受到輿論如此廣泛關注,不僅源於其股權之爭跌宕起伏的劇情,更在於其市場標桿意義和示範效應。
第一幕:“野蠻人”來襲,“萬寶之爭”上演
回顧這場商戰,肇始於“寶能係”的收購。
自去年7月起,潮汕商人姚振華旗下的寶能係,通過旗下的鉅盛華、前海人壽等“一致行動人”,在二級市場,通過連續暴力舉牌,一舉超越此前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科”,000002.SZ)的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
對於萬科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地震”。面對寶能係對控股權的步步緊逼,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北京發佈言辭激烈的講話,將寶能係稱為“門口的野蠻人”,“萬寶之爭”的資本大戲正式公演。12月18日,萬科緊急宣佈停牌,聲稱公司正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産重組及收購資産。
數日後的12月29日上午,備受關注的“保險資産負債管理風險防範工作會議”如期召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和副主席陳文輝都進行了講話。項俊波指出,目前,一些保險公司存在“長險短賣”“短錢長配”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這被外界解讀為是對險企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的風險提示,亦為此次萬寶“權力之爭”再添變數。
萬科停牌期間,管理層合縱連橫,籌劃資産重組,力圖解決股權分散問題。以杠桿收購而持股24.26%的寶能係,則因為股市下行、監管收緊,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和政策風險。
事實上,對於萬科股權分散存在的潛在風險,管理層並非無動於衷。
早在2014年初,鬱亮在一次會議上拿出一本《門口的野蠻人》説:“野蠻人正成群結隊地來敲門。”他算了筆賬,以萬科當時的股價來看,想要控制萬科只要200億元,“如果能成為大股東,獲得絕對控制權,這是最簡單的;如果不能獲得絕對控制權,可以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來搗亂,比如投反對票、利益要挾等等。”
第二幕:深圳地鐵出手相救
一面是王石的合縱連橫,一面是寶能係的默不作聲。
2016年3月13日,萬科發佈公告稱,已與深圳地鐵集團于12日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萬科擬主要以新發行股份方式,收購深圳地鐵集團所持有的目標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權,預計交易規模介於人民幣400億元至600億元之間。如交易成功,未來深圳地鐵集團將成為萬科長期的重要股東。
根據合作備忘錄,相關目標公司的主要資産為深圳地鐵上蓋物業項目,具體交易對價以經有關部門備案後的獨立第三方評估結果為依據。萬科擬主要以定向增發股份的方式支付對價。王石表示,未來雙方將依託“軌道+物業”模式,通過聯合開發,實現優勢互補。
2016年3月17日,萬科2016年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審議《關於申請萬科A股股票繼續停牌的議案》,王石、鬱亮等萬科管理層出席現場會議。萬科股東大會投票結果顯示,萬科A將繼續停牌至6月18日,寶能係對引進深圳地鐵重組、繼續停牌的議題投了贊成票。
不過,在隨後召開的“2016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華潤董事長傅育寧表示,其個人仍將支援萬科的健康發展,建議中小股東關心萬科重組進程。他同時表示,“3月17號股東會之後,股東代表向媒體披露的這件事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如此重大的事項,11號開會的時候談了21個題目,只字未提這個事,第二天,就披露了又是股權對價、又是交易資産規模、又是支付方式,這合適嗎?”
2016年6月17日,萬科召開復牌前的董事會會議,審議萬科和深圳地鐵的重組預案。
當晚,萬科宣佈,公司有條件同意向深圳地鐵集團收購深圳地鐵前海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前海國際”)的全部股權。重組預案提出,萬科通過發行A股股份的方式購買深圳地鐵集團持有前海國際100%股權,初步交易代價456.13億,股份發行價格為每股15.88元。
公開資訊顯示,前海國際在深圳市南山區擁有3個地塊,總建築面積為180萬平方米左右,可用於商業和住宅發展。若此次收購繼續進行,深圳地鐵集團將成為萬科集團的最大股東,持有20.65%股權。
6月18日淩晨,萬科發佈公告稱,董事會投票以7:3優勢表決通過了與深圳地鐵的重組預案,而華潤3名董事集體投反對票。華潤方面堅稱投票無效,認為重組預案未獲得2/3的票數通過,並向萬科發送了律師函。
針對深鐵重組計劃,輿論的聲音也大相徑庭。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副總裁、高級信用評級主任曾啟賢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從萬科集團的角度來看,如果收購建議成功完成,則可擴大其土地儲備,從而進一步加強其在深圳的市場地位,同時也將擴大其股本基礎。”
“此外,萬科集團將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深圳地鐵集團鐵路沿線的房地産項目。”作為穆迪針對萬科集團的主分析師,曾啟賢補充道。
有評論則指出,戰略調整、資産重組和重大項目投資都是非常審慎的,而深圳地鐵重組計劃顯然不是基於長遠利益的既定戰略。
第三幕:寶能、華潤意外聯手,“萬寶之爭”演變為“萬華之爭”?
6月23日深夜,鉅盛華和前海人壽深夜發佈聯合公告稱,明確反對萬科發行股份購買資産預案,後續在股東大會表決上將據此行使股東權利。隨即,華潤集團也發佈聲明,稱反對萬科重組預案,關注萬科公司治理。華潤同時強調,支援萬科與深圳地鐵在業務層面的合作。
這意味著華潤、寶能聯手計劃以近40%的話語權徹底否定該重組預案,“寶萬之爭”出人意料地演變為“萬華之爭”。
6月23日晚間,作為萬科重組案的財務顧問,西南證券發佈公告稱,其因涉嫌未按規定履行職責被正式立案調查。一旦被立案調查,其包括保薦承銷、財務顧問在內的投行業務材料將不被證監會受理。
6月24日,萬科相關負責人就此事回應,“公司關注到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潤等股東的聲明,將廣泛聽取相關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協商溝通。”
6月26日,萬科發佈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股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及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發出的“關於提請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召開2016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
寶能係提出罷免現任萬科董事長王石、現任萬科總裁鬱亮等10人的“清盤”提案。
寶能係直指王石在任董事期間,前往美國、英國遊學,長期脫離工作崗位,卻依然在未經董事大會批准下獲取現金報酬共5000萬餘元。寶能稱,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作為萬科管理層核心管理制度,萬科已實質成為內部人控制企業,違背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不利於公司長期發展和維護股東權益。
同晚,華潤再次聲明,重申對與深圳地鐵重組預案的反對立場,並對萬科公司治理“高度關注”。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説什麼?”王石在朋友圈裏發文感嘆,“當你曾經依靠、信任的央企華潤毫無遮掩地公開和你阻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徹底否認萬科管理層時,遮羞布全撕去了。”
在翌日召開的2015年股東大會上,對於罷免議案,鬱亮表示,尊重每個股東擁有的權益,近期董事會會討論相關議案。
“管理團隊會盡力維持,但是今天我們也感到有心無力。王石主席和我的去留問題並不重要,但是萬科普通員工的人心如果散了,股東和相關方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證。我們在任每一天都會盡到自己的責任。”鬱亮説。
6月27日,萬科2015年度董事會、監事會報告均未獲通過。
萬科獨立董事華生撰文透露,華潤此次謀求的不僅是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而是能夠控股和控制萬科,使萬科名副其實地變為華潤旗下的下屬央企控股企業,服從華潤的一元化領導,從根本上結束過去華潤身為第一大股東而又説了不算的局面,“由於華潤客觀上短期不可能在萬科增加持股到50%以上,成為絕對控股股東,要實現目的就必須改變現行萬科治理架構,趕走長期實際控制的公司管理層。”
華生指出,華潤與寶能本應對立的兩家最近宣佈將在下次股東大會上聯手否決引入深圳地鐵的預案,共同以“內部人控制”等治理問題指控萬科管理層,這意味著雙方在否決萬科這幾十年形成的公司治理模式、撤換經營管理層的目標下或成為同盟者和一致行動人。
6月27日,深交所分別向華潤及寶能係下發關注函,要求二者各自説明:是否存在協議或其他安排等形式,以共同擴大所能支配的萬科股份表決權數量的行為或事實,同時須對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説明是否互為一致行動人及其理由。
6月30日,華潤與寶能係均回復深交所問詢,表示與對方不構成一致行動人。當日,華潤還發佈公告稱,對於公告中罷免所有萬科董事、監事的提案,華潤有異議;華潤會從有利於公司發展的角度,考慮未來董事會、監事會的改組。
2016年6月27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總部召開2015 年度股東大會。2015 年度董事會、監事會報告均未獲通過。
後續:保監會、國資委出面發聲,變數再起
從萬寶之爭演變至萬科、寶能、華潤、深鐵等多個主體博弈,各利益方的意圖也正在浮出水面。
在這一場峰迴路轉的控制權爭奪之後,作為房地産行業的標桿,上市公司萬科未來的走向充滿了變數。但可以預見的是,經此一役,萬科股權結構將明顯改變。
回顧22年前驚心動魄的“君萬之爭”,彼時君安證券聯合4家萬科股東強勢“逼宮”萬科。萬科緊急停牌三天,王石四處奔走,聯合大股東,後來證監會查出了對手開“老鼠倉”的形跡,一舉反擊成功。
“我相信中國改革開放到了今天到現在,我們如何運作這個市場,我們監管部門已經有了相當的經驗,我相信監管部門這個時候會出來表態的。”王石在股東大會上依然十分樂觀,“為什麼我們樂觀,就樂觀在這裡,不是資本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的。”
另一方面,相關監管部門的態度並不算明朗。6月27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金融展望分論壇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副書記周延禮對險資舉牌房地産公司做出了回應。周延禮表示,一般而言,險資舉牌是為了配置資産需要,但保監會對舉牌要求是,做好資訊披露,説明資金來向等,應取得社會一致認可和理解,這是正常的資本市場活動,這種情況在西方其實很多。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則回應稱,只要有利於深圳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國資委就支援。
在6月27日的萬科股東大會上,一名小股東提出,萬科A復牌後股價波動難免,公司有何應對計劃?
“萬科A停牌前大漲了68%,較大盤多漲了66%;停牌後大盤跌了18%,地産行業跌了28%,萬科A復牌確實有下跌壓力。公司前景目前有些不明朗,目前公司業績增長也是最好的水準,但是情形複雜,也不排除業績下跌的可能。”萬科董秘朱旭如是回應。
同日,穆迪發佈關於近日萬科董事會爭議的信用報告,穆迪認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集團,Baa1/穩定) 股東關於罷免公司董事和監事的提議具有負面信用影響,如果實施,可能對公司的評級或展望造成壓力。
中國石化集團原董事長傅成玉則撰文指出:“華潤、寶能與萬科之爭最新的發展態勢,本身已經超出了大股東與全體股東間利益以及大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從寶能發出罷免萬科全體董事及高管層的公開要求的一刻起,華潤、寶能與萬科之爭的長遠影響已上升到社會利益和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發展建設層面。”
我挺王石
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 鈕文新
萬科與寶能之間的“控制權”之爭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整個過程寶能一直佔據上風,因為股權是“硬權力”,股東大會至高無上。我本不想就此事發表看法,但作為新任大股東,寶能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而從公告內容看,萬科現董事會的所有成員一個不剩,全部遭遇罷免提案,王石當然也赫然在列。這是不是就有點玩得太過了?不錯,這當然是資本的意志,當然是早晚的事,當然無可厚非。但寶能這樣做是為全體股東著想?還是另有私欲或有他圖?
説實話,我痛恨中國當下的“輿論場”,起鬨、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甚囂塵上。在“寶萬之爭”這件事上,有多少人只關心誰勝誰負?有多少人只關心王石怎麼辦、姚振華怎麼辦、華潤又該怎麼辦?總之,大家的關注點和興奮點只在“熱鬧”本身,最多是在收購與反收購、策反與反策反等技術性問題上。而對於萬科全體股民最關心的話題:萬科未來會怎樣?沒有媒體靜下來,好好追究一下:寶能為什麼要收購萬科?華潤和寶能將憑藉什麼本事超越萬科現管理團隊所創造的業績?
在我心目中,萬科成立30年,從一家貿易公司,發展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産企業,不只是歷史的機遇,更在於萬科創設的獨立的、優秀的文化,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品牌效應。與萬科同時起步的公司有多少?但為什麼後來都沒了?當年與萬科先後第一批掛牌的上市公司,到現在還有幾個保持著原有的企業名稱?有幾個像萬科一樣,自始至終保持著獨立而優良的企業品質,屹立不倒?我們恐怕很難找到第二家,就連最最紅火的深圳發展銀行現在也已經變成了平安銀行。
不是更名的問題,而是品質的變化。比如,深圳發展銀行被納入平安體系,可能更有利於銀行業務的發展,但深發展原有的文化特徵、經營風格等構成“品質”的要素一定且必鬚髮生轉變,並有效依附於新的東家。這對於深發展也許不是壞事,但我認為,同樣的事情對於萬科可能也不一定是壞事,但至少不是好事。因為,萬科文化帶給萬科30年的輝煌歷史,萬科文化讓萬科成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寶能、華潤是不是具有比萬科更具魅力的文化?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們憑什麼相信萬科到了他們手上可以再創輝煌、至少保持原有的輝煌?
遠的不説,萬科有位股東,當年400萬元購買萬科股票,18年之後,變成27億元。這在中國股市上是不是唯一案例?或許有人説,這是因為他趕上了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高速發展期,但我不以為然。中國高速發展的行業有許多,現在也不乏高速成長的企業,但為什麼這位股東敢於18年持有萬科的股票?問問現在股市投資者,上市公司有一家算一家,有誰、在哪家公司身上敢於持股18年?所以,不要強詞奪理,我們該對萬科的文化、萬科的品質認賬。
萬科的文化是什麼?王石的行動已經告訴我們了。登珠峰、穿大漠……王石花自己的錢去挑戰各種人類的極限,這難道不是中國人需要的品質嗎?不是所有青年人熱望的一種性格嗎?這不是萬科住房全國熱賣的因素嗎?有人説,王石一年到頭脫崗,卻享用著5000萬元年薪。這是何等無聊的説法?王石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金錢去挑戰生命極限,讓媒體的聚光燈始終盯在萬科身上,而他所傳達的卻是萬科的企業精神,是萬科對社會的一份承諾。你不妨去比較一下,各大房地産公司的廣告費應當是多少?而萬科是多少?王石帶給萬科多少廣告效應?帶給萬科多少品牌價值?請問寶能、華潤你們是否也有這樣的魄力、勇氣和對企業的那份擔當?
所以,整個一場“鬧劇”帶給我的是“噁心”。我的預期是:收購一定成功,王石和現在的管理者一定會離開,但萬科完了,從此中國將失去一個極品的企業。這不讓人痛心?不讓人“噁心”?這樣的資本意志帶給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萬科的小股東沒有發言權,他們只能選擇用腳投票,但我實實在在地為萬科今日之命運感到悲哀,更為中國股市無能力保護優質企業感到悲哀。
好吧,也許這又是一項“無奈”。在中國,多一個萬科、少一個萬科也改變不了大局。但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我願意在此時此刻力挺王石。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