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陸錫芳走了,離開了他摯愛的淅川大地。1987年,47歲的他懷著扶貧夢想來到偏遠的豫西南淅川縣荊紫關鎮撒播科技星火,這一待便是28年。28年間,他黑髮變白髮,中年變古稀,兩次婉拒當副縣長的機會,潛心投入桑蠶事業之中,使淅川縣湖桑種植面積發展到6萬多畝,3萬多農民依靠養蠶走上了致富路。直到2015年8月12日12時08分,他在指導荊紫關鎮萬畝桑蠶基地生産中,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75歲的他永遠離開了。
一世清貧淡泊,只為實現桑蠶夢
1964年,陸錫芳從江蘇省蘇州蠶桑專科學校畢業後,積極響應國家“東桑西移”號召,來到河南南陽農校擔任桑蠶專業主任。1987年,中共南陽地委提出“科技興宛”的戰略後,他主動要求到最貧困的地方進行科技扶貧,指導桑蠶養殖。
當時淅川是貧困縣,陸錫芳選擇了這裡並提出了發展桑蠶業的三個條件:要是最貧窮的地方,要有老桑園,要有充足的土地。經過考察後,陸錫芳決定從荊紫關鎮張巷村幹起。在他看來,這裡經濟發展非常落後,群眾脫貧致富的願望更為迫切。
陸錫芳説服妻子,告別家庭,懷著一腔熱血來到了張巷村。然而,等待他的卻是冷落和白眼。“坐船過丹江時,撐船的年輕人得知他是來搞養蠶的,非讓他付雙倍的渡河錢。當時群眾對發展桑蠶業認識不足,並以糧桑矛盾為由竭力反對。”張巷村83歲的聶朝華老人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
陸錫芳不氣餒,經走訪後得知:以前這裡發展過桑蠶,但由於缺乏技術都失敗了,群眾折騰怕了,所以抵觸情緒很高。張巷村蠶農聶付彥説,當時村裏是“五戶聯體”,5戶農民種的桑樹合計15畝,看著效益不好,都想把桑樹砍掉,陸老師好話説盡,才把桑樹留下來。
“為幫助這僅有的5家養蠶戶,陸老師真是豁出去了。”聶付彥説,麥收時節,村民顧不上給桑樹剪枝,為不影響桑樹生長,陸老師就一個人鑽到桑園裏,拿著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還粗的桑枝。烈日下,幹了3天后,他暈倒了,兩手磨得滿是血泡。
蠶農魏國義是最初養蠶的5戶之一。陸錫芳為打消他養蠶的顧慮,自費買來噴霧器,配製了消毒藥水,賴在他家做技術指導。當年,魏國義一張蠶産量就由過去20多斤增加到70多斤,凈掙了700多元,是過去收成的三倍。這下子人們算是服了,第二年,張巷群眾養蠶積極性空前高漲,不少人重新栽上了桑樹,桑園發展到200余畝。
慢慢地,陸錫芳成了張巷村的一員。“桑園管理期間,陸老師手把手地教剪枝,下到田間撥開表土查看施肥情況;養蠶期間,經常到蠶室查看溫濕度,教蠶農切葉喂蠶;賣繭時,他幫蠶農分揀蠶繭,讓好繭賣個好價錢;即便是到縣城開會,總不忘記幫有需要的農戶捎點蠶需物資,減輕群眾負擔。”張巷村村民龔記周回憶。
陸錫芳的同事汪金強説,陸老師生活簡單,從不講究吃穿,夏天灰白色的短袖,冬天黑色的夾克,成了他的“標準裝”,很少見他買新衣服。做飯往往是煮一鍋米湯,就著鹹菜吃,這頓吃不完下一頓熱熱接著吃。
南陽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袁晴超回憶説,1987年底,淅川縣請陸錫芳出任科技副縣長,他以要調動群眾養蠶積極性為由拒絕了。1995年,唐河縣邀請他擔任科技副縣長,經過組織安排,加上考慮到淅川桑蠶業有了一定基礎,他這才離開,但提出的唯一條件是兼顧淅川,每年回來指導桑蠶生産10次以上。而幹了不到3年,他再次辭職回到了淅川。他説自己不是當官的料,喜愛的事業是桑蠶,只有在農村才能發揮作用。
一心為民,帶領一方百姓致富
陸錫芳熱愛自己的事業,更渴望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為提高養蠶的效益,陸錫芳想了很多辦法來增加蠶農的收入。
在張巷村農民王改雲的記憶裏,每天早上陸錫芳總在村裏轉悠,遇到蠶農後就關心地詢問桑蠶的情況,並囑咐一些注意事項。在陸錫芳的幫助下,王改雲家種植面積擴大到5畝多,成了全村養蠶大戶,不僅蓋了新房,還買了摩托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張巷村,村民聶令會曾很反對種桑養蠶,但後來見鄉親們一個個發了桑蠶財,便在荒河灘上種起了桑田,主動找陸錫芳要書看,還積極參加村裏每次培訓。經過科學養蠶,僅1992年他養蠶收入就達3萬餘元,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蓋起了樓房。
張巷村黨支部書記魏振國説,陸老師在村裏6年間,群眾年收入由原來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九成農民的房屋都由土坯房變成了磚房。1993年,鎮裏把陸錫芳接到政府住,臨走時,村民們自發在村口為他立了一塊功德碑,上面刻著“傳科技富民數載,建功業流芳韆鞦”兩行大字,村民們贈他“桑蠶‘活字典’,致富‘活財神’”的稱號。
2000年,到了陸錫芳退休的年齡,他的妻子陶宛良早一年退休回到了江蘇太倉老家,按常理,他也應該回去和家人團聚安享晚年。“單位的領導、荊紫關鎮的老百姓都不讓我走,希望我繼續留在這裡做指導。”陸錫芳再一次説服了自己,選擇了留下,繼續和他的桑蠶事業朝夕相伴。
在淅川縣,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和桑蠶産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保護生態,走市場化、産業化道路,帶領當地百姓過上小康生活,成了陸錫芳新的研究課題。
在反覆論證和實踐的基礎上,陸錫芳探索出了大棚規模養蠶、拉長産業鏈條、迴圈高效利用、多元化發展的新路子。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風條件及保溫效果都好的塑膠大棚養蠶室,既可養蠶,又可在農閒時就地粉碎桑枝來種植木耳、香菇等,發展食用菌産業。
多元化的産業發展模式,不但拓寬了淅川縣百姓奔小康的致富門路,更為保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8年來,陸錫芳以桑園為家、與桑蠶為伴,還研發出了格簇養蠶新技術,使單位面積養蠶使用率提高了5倍。蠶繭色白,品質好,價格也從10多元漲到20多元,得到了蠶農的認可和好評。
如今,在陸錫芳的幫助服務下,丹江兩岸群眾年收入達2萬多元。淅川縣湖桑種植面積已達6萬多畝,佔全省桑田總面積的2/3,3萬多農民依靠養蠶走上了致富道路,淅川這個國家級貧困縣,一躍成為全省第一桑蠶大縣。
一生奔忙,汗灑淅川大地
初到淅川荊紫關鎮的陸錫芳,為了能儘快讓當地百姓接受技術指導,也為了方便照顧桑田和蠶種,他自行在河邊找了一間連窗戶都沒有的低矮房子,一直堅守長達6年之久。
作為科技工作者,陸錫芳深知養蠶技術的重要性。看到一些蠶農因不懂技術而遭受損失後,他下決心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養蠶技術傳授給蠶農。荊紫關鎮麻坑村黨支部書記麻慶林説,陸老師手把手傳授的同時,通過抓點示範、培訓講課、巡迴指導等措施,使農民儘快學到“真經”,老人、孩子,都成了他的學生。不僅淅川縣,毗鄰的湖北鄖縣、陜西商南縣的農民也跑來聽課。
“粗養豬,細養蠶,28天見現錢”“消毒、防病、良桑、勤提、保濕、稀放”,63歲的蠶農聶桂江至今還記得陸錫芳講課的內容。為便於蠶農掌握和記憶,陸錫芳精心準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變成易懂好記的順口溜或口訣,並結合實際來講授,深受蠶農們的歡迎。
撒播科技星火,助力農村發展。28年來,陸錫芳在淅川、內鄉、鎮平、唐河、方城、鄲城、盧氏等20多個市、縣,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500多期,聽眾達3萬多人次。
為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變化,陸錫芳提出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探索桑蠶經營管理新路子。在他的建議下,2012年,荊紫關鎮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盛坤農業公司,打造種桑養蠶-蠶沙養魚、肥蓮-魚糞肥塘-塘泥肥桑的迴圈生態鏈,培育桑、蓮、魚觀光農業園,為桑蠶産業發展創造了條件。
盛坤農業公司副經理馮建昌介紹,目前,公司承包桑園1萬多畝,主要從事桑蠶生産、收儲加工、田園觀光等,年養蠶2萬多張,産鮮繭30多噸,産值6000多萬元,每年可就近安置勞動力500多人,成為了全國最大的集中連片桑蠶基地。
馮建昌和陸錫芳有深厚的感情。他説:“陸老師作風端正,無論日子過的怎樣,從未向當地政府和他服務過的企業村組提過任何要求,一生不求名利。作為技術顧問,他更是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盡心盡責,每天和工人一起上下班,從廠區佈局、基地建設,到桑樹栽種、管理都傾注了他大量心血。”
陸錫芳逝世的當天上午,他還在桑蠶基地查看桑園管理情況:囑咐蠶農及時除草,讓蠶農做好中秋蠶催青前的準備工作。和當初一樣,每個環節陸錫芳都是認認真真地向蠶農講解。
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陶宛良帶著家人從太倉趕到淅川,見到遺體,便痛哭不止。“他工作認真,事業心強,安排的事不論大小一定要幹好。勸他退休後回家歇一歇,可他總是説這兒離不開他,要再幫帶幾年。”陶宛良悲傷中帶著一絲責備。
陸錫芳生命的最後獻給了丹江大地,這位省蠶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省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省管優秀專家是榮幸的,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堅守在豫鄂陜三省交界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盡頭。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