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節與物相符,筍已成竿燕欲雛。客裏不知端午近,賣花擔上見菖蒲。”不知不覺間,端午節就要到了。在我國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名稱最多的一個。除端午外,還有五月五日、重午節、重五節、端五節、五月節、端陽節、菖蒲節、浴蘭節、天中節、詩人節、女兒節、龍舟節、粽子節、醫藥節等諸多專名。時至今日,在不少人特別是城市人的印象裏,端午節除了放假休息一天、吃粽子外,就是南方有幾個地方進行劃龍舟比賽。其實,端午節的習俗很多,民間傳説和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幾千年的光陰裏,從避瘟驅邪到愛國孝親,端午節一路走來,給我們的民族以健康、信仰和力量。
萬古相聞為屈原
端午節是最早出現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
那是1300多年前唐高宗龍朔元年(西元661)的某一天,唐高宗李治很認真地詢問大臣一個問題:“五月五日,元為何事?”即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大臣許敬宗引用《續齊諧記》所載的屈原傳説作了回答: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忠心為國,卻被奸臣誣陷,壯志難酬,看到楚國即將滅亡,悲憤之下,于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為了紀念他,每到這天,便用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唐高宗是否滿意許敬宗的回答,史書沒有記載,但這一問一答表明,儘管當時還有其他傳説的存在,儘管唐代以後許多地方還在生成新的傳説,但屈原傳説乃是最正宗的關於五月五日起源的解釋,它也在各種文獻中得到了更多的書寫和表述。
在民間傳説中,除屈原外,與五月五日及其節俗來歷有關的人物還有伍子胥、越王勾踐、介子推等,東漢以後,民間還流傳著孝女曹娥的故事。曹娥是東漢上虞人曹盱之女,曹盱于漢安二年(西元143年)五月參與祭祀“伍君”的活動時不幸落水身亡,屍首不知所終。當時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沿著水邊哭著尋找,十七天后投江自盡。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五天后,曹娥與父親的屍首一起浮出江面。這則故事雖然與五月五日的來歷無關,但它的發生與五月祭祀水神有聯繫,也就成為附著于這個節日的重要傳説。
考諸史料,端午節是最早出現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有的學者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民族龍圖騰祭祀;有的學者認為,端午節的各種習俗和傳説與陰陽五行對立轉換密切相關;還有的學者説,端午節是人們為了適應夏至前後因氣候變化而帶來的瘟疫與疾病,通過巫術、靈符、中藥等禳解,因季節適應的需要而産生等等,不一而足。
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大家越來越傾向於認為五月五原是個避瘟驅邪的節日,端午的習俗是古代人們針對五月惡劣的生存條件與陰陽變化進行應對和調和的結果;但節日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喜歡追根溯源的人們又十分願意將歷史名人與節日起源相聯繫,這不僅可以表達對歷史名人的美好情感,也使節日本身變得更加有意味。所以,在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心目中,屈原傳説已經深入人心,端午節就是為忠臣所設,正所謂:“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相聞為屈原。”
各具特色的習俗
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反映了端午節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先説吃。端午節的節令食品,各地多有不同。《浙江新志》載當地的節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雞、饅首、綠豆糕、薄皮糕(用春餅包菜)及五黃(黃魚、黃瓜、雄黃酒、黃鱔、黃瓜頭)、五燒(燒酒、紅燒肉、燒窩、燒餅、燒饅)等。
在諸多食品中,粽子是最主要的食品,民間俗語有“端陽弗吃粽,死後沒人送”。粽子多由粽葉或竹筒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名目繁多,古代就有“百索粽”“九子粽”“蜜餞粽”“艾香粽”“青菰棕”等諸多品種,現在更是花樣繁多,有蜜棗粽、八寶粽、赤豆粽、蠶豆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粽、豬肉粽,不勝枚舉。不論什麼粽子,都講究用五色絲線捆紮,俗以為五色絲線有驅邪的功用。
至於端午節的飲品,則以雄黃酒、硃砂酒、菖蒲酒、艾葉酒最具特色。
次説玩。説到端午節的玩,人們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龍舟競渡了。龍舟競渡,又叫劃龍舟、扒龍船、搶江。競渡時,各船有十余人分兩排而坐,各執短槳。船上另有幾人,搖旗吶喊,擊鼓敲鑼,以助聲威。競渡前一般有請龍祭龍的儀式。需要説明的是,有些地方的競渡活動往往並不僅限于五月五日一天,甚至高潮也不一定是五月五日,在四川、湖北等地,還將五月十五日稱為大端午。在古代,端午節競渡的時間跨度往往很長,唐代詩人元稹曾感嘆道:“楚俗不愛力,費力為競舟。……連延數十日,作業不復憂。……一時歡呼罷,三月農事休。”競渡要耗時幾十天之久!除了劃龍舟,端午節的娛樂活動還有鬥百草、放風箏、抓鴨子,真是樂趣無窮。
再説避邪衛生活動,即保護自己的生命、使健康不受邪怪蟲毒侵害的活動。
用植物、手工製品避邪驅毒在端午節十分常見。各地用來避邪的植物各有不同,其中以艾蒿和菖蒲最為普遍。一般是將艾蒿和菖蒲懸挂在房檐上。有俗語雲:“門口不插艾,死了變個大鱉蓋。”“戴上艾,不怕怪;戴上柳,不怕狗;戴上槐,大鬼小鬼不敢來。”手工製品則首推長命縷,又叫續命縷、長命索、避兵繒、朱索、避瘟繩、百歲索、百絲兒、長命絲等,因多用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絲線做成,又稱五色絲。此外還有香囊。香囊,也叫香包、荷包等,係用絲布縫製而成,內裝以硃砂、雄黃、香藥等物,多用彩索串起來,佩帶在身上。民間還盛行懸挂天師像、鍾馗捉鬼圖以及一些符圖來驅邪,所謂:“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持菖蒲劍,斬魔入地府。”
這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還會採藥。早在《夏小正》中已有記載:“五月蓄藥,以蠲除毒氣。”在今天的膠東一帶,人們習慣在端午節用露水洗臉,據説洗了不害眼病,同時讓牲畜吃帶露水的草,據説可令牲畜一年不得病。也有地方送瘟神,即用竹、紙扎制龍船,端午日推船入水,認為這樣即可驅鬼避邪。
最後説説社會交往活動。端午節期間,許多地方都有出嫁女兒回娘家的習俗,故而端午節又有“女兒節”之稱。在河北張北,節前要請出嫁女吃粽子,節後再送回。在四川長壽,要迎新女婿過端陽節。在安徽和縣,新出嫁的女兒在初夏時節要回娘家住一段時間,叫做“住夏”,端午節轉回夫家時,母家要包粽子裝滿箱籠,讓女兒轉送給親戚鄰里。
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反映了端午節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健康信仰的力量
端午節,從一個避瘟驅邪、養生健體的特殊日子,一步步演變為兼具緬懷屈原、愛國孝親的節日
在古代,人們稱五月為“惡月”“毒月”“兇月”,五月五日被稱為“惡月惡日”。端午節時處仲夏之月,人們的生存環境相對惡劣。首先,氣溫迅速升高,雨水大量增加,南北方均進入酷暑季節;其次,蚊蠅肆虐,各種毒蟲活動頻繁,瘟疫極易流行;再次,這時候農事繁忙,勞動強度大,影響了休息,以上這些都嚴重威脅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激發了人們的“衛生”意識。因此,無論是節日飲食,還是節日服飾,抑或其他習俗活動,都包含著強烈的避害全生、益壽延年的人生訴求。不僅如此,端午節的一些節物和習俗活動還總是能夠起到避害全生、益壽延年的實際作用。這是因為端午節使用的不少節物本身就具有藥用保健價值。比如菖蒲,“味辛溫無毒”,可以“開心,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在流傳廣泛的《白蛇傳》傳説中,白娘子也是在端午節喝了雄黃酒才現出原形的。
競渡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養生作用。對於參加競渡的比賽者而言,他們為了取得勝利,會提前進行訓練,必然起著強健身體的作用。對於觀眾而言,他們可以在競渡現場大聲喊叫,是對心中鬱結之氣的釋放和疏散,同樣有益於身心健康。
另外一些節物,雖然可能並不具有實際的避害養生功效,但早已在人們的觀念中成為驅邪養生的吉祥物。比如桃木印、五色絲等。無論懸挂還是佩飾,都具有避害全生、益壽延年的象徵意義。
“忠”與“孝”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兩個範疇,端午節的習俗活動具有鮮明的崇尚忠孝的文化內涵。對忠(忠於國家)的崇尚,集中體現在對屈原這個人物的深沉悼念。在人們的心目中,屈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忠臣,紀念屈原,是對屈原所代表的忠臣人格的推崇,是對以屈原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脊梁”的感佩。對孝的崇尚,反映在以梟羹作為節令食品方面。至遲在漢代,梟就被認為長大後會吃掉自己的母親,由此獲得了不孝鳥的惡名,《説文解字》説:“梟,不孝鳥也。”對於這種不孝鳥,漢初已有磔之並作羹湯的做法,朝廷中還用以賞賜百官。在唐代,梟仍然被視為“惡鳥”,而宮廷中也繼續著五月五日以梟羹賜百官的傳統做法。對不孝鳥以磔殺並吃掉的方式處理,表明瞭對不孝行為的痛恨。而紀念孝女曹娥,則從正面對孝進行了褒揚。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端午節,從一個避瘟驅邪、養生健體的特殊日子,一步步演變為兼具緬懷屈原、愛國孝親的節日,其中的文化邏輯自然值得我們探討,反映出來的千千萬萬人民大眾的心理訴求,更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