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中航工業集團網站的一條消息引起業內關注: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52屆JEC歐洲複合材料展上,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以其芳綸紙蜂窩、PMI泡沫等芯材技術,以及低成本快速固化預浸料、綠色複合材料、複合材料汽車零部件等自主研發的創新成果,吸引了美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多國航空和其他工業領域近千名客戶和潛在合作夥伴前來參觀、交流和洽談。
作為中國航空複合材料的領航者,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航工業復材)自2010年成立以來,取得了輝煌成就,在高性能樹脂及預浸料技術、高性能複合材料新型結構、樹脂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金屬基及陶瓷基(含C/C)、複合材料成型技術、材料表徵與測試技術、先進無損檢測技術等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也在國際市場贏得了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近日,中航工業復材總經理謝富原表示,中航工業復材憑藉科技創新,自主研發能力逐步提升,自行研製生産的複合材料産品陸續登上國際市場,一些技術與産品在國際上已經與發達國家比肩而行,有些技術甚至處於領先地位。
人才強業,凝聚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複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特別是航空領域的結構重量日益增加,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製造業,成為未來航空領域在材料選擇方面的一種趨勢。
正是複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更好地整合國內複合材料領域優勢技術和産業資源,理順航空複合材料産業鏈發展;充分發揮國內複合材料領域高端人才力量,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推動非航領域複合材料技術的應用和發展,2010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戰略整合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在北京市順義區成立了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幾年來,中航工業復材已形成以長遠基礎性研究工作、中期型號開發能力、近期批産能力,近中遠相結合的資源互補、互相支援的良性迴圈。謝總説,公司匯集了國內優秀的複合材料專業技術人才,擁有科研和管理人員450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34人、高級工程師126人,具有碩士學位及以上的有230余人。擁有先進複合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結構性碳纖維國家工程實驗室,具有一流的研發、生産設施,是集複合材料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高科技公司。
並駕齊驅,為中國航空業發展不懈努力
複合材料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不同形態的組分通過複合工藝組合而成的一種多相材料,它既保持了原組分材料的主要特點,又顯示了原組分材料所沒有的新性能,可以通過材料設計使各組分的性能相互補充並彼此聯繫,從而獲得新的優越性能。
謝總説,複合材料的使用對航空製造業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儘管複合材料並不適用於飛機所有零部件的製造,但其優勢足以令世界航空製造巨頭們紛紛加大在複合材料研製和生産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波音和空客兩大國際航空巨頭在飛機製造過程中都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波音新研製的波音787夢想客機所使用的材料中,大量使用以碳纖維增強型複合材料,複合材料達到50%;空客在其從事民機製造的近30年來,飛機的複合材料的使用重量日益增加。
謝總認為,正是因為世界航空製造業的材料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中航工業復材必須向“研究+産業”的方向發展。沒有産業的支撐,很難做大做強。謝總坦言,目前,我國在複合材料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比較大,正是這種在飛機製造上存在差距,以及技術儲備相對薄弱的現狀,成為中國航空業為縮小差距而不懈努力的動力。我國航空工業提出了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並駕齊驅”,為做強我國航空工業吹響了號角。
在談到趕超國際先進水準時,謝總表示,在航空領域,複合材料是實現航空武器裝備及民用航空裝備輕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關鍵性材料,是與國防軍事力量和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他認為,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為複合材料行業大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這主要表現在:有成熟的技術可供借鑒、參考學習;中國經濟的發展帶動行業的投入加大,為引進人才和技術奠定了基礎;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新成果會更快地進入市場,並通過産業鏈全方位合作,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中航工業復材繼承和發揚了我國航空先進複合材料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輝煌成就,在高性能樹脂及預浸料技術、高性能複合材料新型結構、樹脂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金屬基及陶瓷基(含C/C)複合材料成型技術、材料表徵與測試技術、先進無損檢測技術等方面均處於領先地位;並積極推進航空複合材料技術在民用飛機、汽車、軌道交通、石油、電力和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和産業化。産業領域逐漸擴大,實現了大的跨越,為今後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謝總説,除了滿足軍品裝備需求外,在民用航空方面,中航工業復材承擔了民機複合材料製造以及裝配任務,使得公司在民機適航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對於提高我國民機製造水準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非航方面,謝總介紹説,中航工業復材這幾年主要著力推廣複合材料在汽車、高鐵領域的應用。搞民用産品的研發、生産必須要靠社會資源,不僅要用國內的優良資源,還要拓展國際的優良資源,這樣路才能走順。中航工業復材立足自身技術和品牌優勢,整合國內優勢資源,積極探索産業鏈合作和“輕資産”發展模式,在複合材料汽車零部件(板簧、輪轂、傳動軸、覆蓋件等)、複合材料油罐、全複合材料電動客車車身、快速固化預浸料、綠色複合材料等産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同時,中航工業復材深化交流與合作,積極開拓市場,不斷擴大與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合作,積極探索快速發展的道路。目前,中航工業復材的自主研發能力逐步提升,自行研製生産的複合材料産品陸續登上國際舞臺。
從中航工業復材了解到,在材料領域,公司正在積極開拓蜂窩國際化市場,已建成並投入運作的蜂窩廠房具有國際一流的環境保障條件和生産裝備。公司的蜂窩産品已經取得了美國公司的産品許可證,這也是公司産品第一次進行國際化市場推廣。同時,公司計劃兩年內完成波音公司的取證工作。此外,公司研製的綠色復材得到了波音公司的關注;離位增韌技術得到了空客公司的認可,空客公司採用國外樹脂進行的對比試驗顯示,中航工業復材産品的抗衝擊性能已超越國外材料。
在超前技術研究方面,公司積極開拓材料基因組技術,提高新材料、新結構的快速使用;此外,針對新材料進行了許多前沿性的技術探索,包括奈米複合材料、綠色複合材料等。
面對未來,引領我國複合材料技術進一步發展
在談到複合材料發展的瓶頸時,謝總認為,由於技術積累不夠,對行業的理解不透徹,以及論證的不成熟,目前我國複合材料市場出現了一些低水準重復的現象,“小而散”的情況仍比較嚴重。他介紹説,複合材料較金屬材料相比成本較高,世界各國都在想盡辦法降低成本,以提高同金屬行業的競爭力;同時,如何使複合材料變得同金屬材料一樣可以回收再利用,也是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中航工業復材有雄厚的技術支撐,並形成了産業化,在國內航空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只有自己做強做大,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我們搞科研的,就是考慮20年以後的事;産品開發就要解決10年以後市場要用的産品。別人已經有的,我們還去做,那還有什麼意義。”謝總説,同國外同行相比,我們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面對市場,我們的觀念、思維方式還要轉變;面對民用市場,如何降低成本仍是科研人員需要繼續攻關解決的問題。”他坦言,要解決産品的産業化、規模化,有許多技術問題仍是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課題,如樹脂的快速固化技術,産品生産智慧化等。
2010年,中航工業復材提出了“兩年打基礎、三年上水準、五年大發展”的戰略規劃,在談到今後幾年工作時,謝總説:一是瞄準未來發展的前沿技術,開展研究工作,持續創新,從跟蹤仿製轉變為自主創新,引領技術發展;二是從重視軍用産品到軍民並舉,加大投入解決民用航空複合材料製造技術,在完成一期10萬平米的科研樓和廠區的基礎上,二期將再建4萬平米的實驗室研發平臺,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人才,並在海內外建立産業化基地,加快推進複合材料在民品上的應用。
在製造技術方面,全面提升産品的品質;在管理方面,將利用更多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理念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中航工業復材將站在全行業的角度去引領和支撐航空複合材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為全行業帶來貢獻。
謝總堅信,國家將複合材料産業定為戰略新興産業,隨著供給側的改革深入,複合材料已經成為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産業。
相關連結
謝富原:男,51歲,中航複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法人代表。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優秀領導幹部”等榮譽。(中航工業復材黨群部)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