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 焦
實習生 魏曉敏 本報記者 張 曄
清香的米飯加上濃郁的雞蛋翻炒在一起,讓人迷失于它的獨特美味中,無法區分米飯和雞蛋原來的味道。
技術融合也是如此,物聯網與現有行業的融合,正以不同的形態與方式進行。用到身上,就是可穿戴;與家電結合起來,就變成了智慧家居;汽車遇上物聯網,就變成了智慧汽車;傳統製造工廠帶上了物聯網的帽子,就變成智慧工廠;甚至城市也可以沾上智慧的色彩。
5月14日,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44所有關高校的600余個團隊、共計1800余名學生匯聚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和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第二屆3S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三創”大賽中比拼智慧服務。
數百項與物聯網相關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現場接受來自企業和專家的指導。
“網際網路+實體經濟,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這是一種革命性變化。物聯網將驅動‘網際網路+’産業新概念的形成,驅動新一代技術變革。”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京郵電大學教授朱洪波告訴記者。
物聯網的“果子”熟了
在這裡,種田的不是農民,看病的不是醫生,普通大學生坐在電腦前就可以管理校園裏的停車位,學校的交通車行駛到哪、車上坐了什麼人一清二楚……
5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位於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的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看到了一個智慧的校園。
“噴泉、音樂、燈光……只要是你能看到的,我們都可以在這裡實時控制。”朱洪波拿出手機輕點幾下。
而樓頂上一根高高豎起的金屬桿也引起了記者注意:桿頭上戴著一個圓圓的“帽子”,桿底連著一個金屬箱。這是PM2.5實驗監測點,桿頭裝的是採集PM2.5數據的感測器,通過金屬箱進行處理後,匯總到園內的大數據中心。
朱洪波向記者介紹,類似這樣的PM2.5監測點,全江蘇省各地共設置了72個,各監測點採集的數據經大數據中心匯總分析後,顯示在“智慧環保智慧服務平臺”上。環保工作者只要打開監測螢幕,各個區域的最新監測數據便一目了然。
除了“智慧環保”,“網際網路+”深入到各行各業,就是生活智慧化的開啟。比如,“網際網路+交通”,通過交通數據資訊庫,百姓就能知道交通的流量、道路上的各種狀態,網際網路會告訴你怎樣走更方便、更快捷,資訊讓交通變得聰明;又如“網際網路+醫療”,只要擁有足夠的大數據,未來就可以建成“網上醫院”,遠端即可問診……在物聯網“智慧江蘇”公共服務平臺上,這些都是可供出售的智慧服務商品。
有了這些“美好的嚮往”,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借助自身科技和研發優勢,打造了企業鏈、學科鏈、技術鏈,整合多元創新資源。
朱洪波説,中心未來的目標是打造“網際網路+”時代鏈狀的智慧産業體系,只有讓封閉的生産技術環轉變為系統化的智慧服務鏈,智慧生活才會實現。一批與各級政府合作建立的創新創業的平臺,比如江蘇省網際網路眾創園、“南京物聯網産業創新中心”應運而生。
行業發展的探路“達人”
不久前發佈的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積極推進雲計算和物聯網發展。物聯網已經成為帶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醫療健康等領域都亟待在資訊傳輸的基礎上邁上資訊服務的平臺。
在資訊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基於傳輸的資訊技術又該如何進一步滿足資訊服務的需求?
“在這裡,企業是主角,我們是配角”。朱洪波指著一連串的企業銘牌向記者介紹。
剛從南京郵電大學畢業的張明繼是中心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的受益者。在中心3年免房租及貸款等優惠政策的支援下,張明繼成功走上了創業之路。他開發出差異化的“遠端控溫恒溫槽”産品,在填補國內空白的同時,利潤率超過120%。
早在2009年,中心牽頭單位南京郵電大學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物聯網學院、物聯網研究院,2010年又成立全國第一個物聯網大學科技園,2014年升格為“國家大學科技園”。依託南郵物聯網學科優勢和優質資源,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在江蘇首批29家協同創新中心中獨樹一幟。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心各成員單位通過協同創新,共提交物聯網標準提案21個。中心完成的Y.2069建議書《物聯網術語和定義》獲得國際電聯批准,該標準確定了物聯網(IoT)定義、概念和範疇,以及基本特性和上層要求。中心完成縱向科技項目375項、橫向科技項目115項,提交學術論文530篇,授權發明專利266項、標準107項,成果獲獎22項,實施示範工程30個,新增國家級科技産業平臺4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産業平臺20個,形成了從地方到國家、從産業創新到産業服務的“多方位、廣覆蓋”的科技産業平臺體系。
目前,南京郵電大學將佔地300多畝的三牌樓校區專門辟為物聯網協同創新特區,建立了5G無線通信系統研發中心、感知技術與資訊終端研發中心、智慧系統與泛在服務研發中心、3S智慧服務平臺研發與展示中心、泛在網路健康服務系統研發中心、大數據和雲計算處理中心等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研發環境。
正是背靠南京郵電大學這個“創新源”, 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已逐漸成為成為物聯網産業界的“俱樂部”。
中心積極為各級政府和行業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參與了江蘇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的有關物聯網産業發展的調查研究、規劃研討、諮詢服務等活動,為省委省政府當好物聯網産業發展的智庫。承擔了南京市物聯網産業和電子資訊産業兩個“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任務,與連雲港市開展了物聯網産業發展戰略合作,建立智慧城市建設示範基地。
中心還與其他許多企事業開展了戰略合作。包括:與東軟集團雲健康服務平臺的合作,與永泰置業智慧養老社區建設的合作,與普天集團智慧能源建設的合作,與順天集團“世界之窗”智慧園區建設的合作等。
為了更好地發揮産學研協同創新效能,朱洪波帶領管理團隊探索打破人力資源管理和資源配置“壁壘”的機制體制改革,提升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
協同創新中心在人事、財務、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特區政策,朱洪波用“敢破”和“善立”兩個詞來概括協同創新中心的探索道路。
“敢破”説的是打破舊機制的勇氣。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間的壁壘,打破傳統“單位制”, 協同創新中心現有成員單位31家,包括11所高校、6家骨幹企業、5所科研院所、4家政府機構、3大電信網路運營商、2個物聯網區域組織,有利於資源共用,優勢互補。
“善立”説的是確立新機制的魄力。協同創新中心先後制定實施《關於實施PI制的暫行辦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機制改革紮實推向深入。
當好慧眼識人的“伯樂”
“人才培養是高校職能的重中之重,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心積極破解當前物聯網發展中存在的機制、體制障礙,以‘三鏈複合’‘3S模式’‘金字塔模式’構建全新的機制體制。”
在朱洪波看來,技術的價值並不是人才本身的價值,網際網路行業知識更新快,抓住知識不放的人容易被淘汰,但創新能力不會過時。所以,該中心從傳統的知識培養轉向能力培養,以技術為中心向以人才為中心轉移,把人才培養引向新思路。
“中心把各專業協同起來,統籌資源,調配使用,打通學科環、學院環、學校環、技術環、創業環,産生‘環環相扣’的正效應,形成創新鏈條。”朱洪波説。
該中心探索“跨學校、跨專業、跨學科”的物聯網人才培養新模式,“雙導師制”“多導師制”讓學生不僅在原校,還在合作培養學校、企業、中心都有了自己的導師,而且這些導師都是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項目方向進行“量身搭配”的。
每一名學生從大二開始就被納入體系當中,通過各種創業大賽、課程培養、成功課堂,來激發他們的創業激情,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具體包括: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建立多形式的創業教育社團、強化創業教育實踐環節。目前,通過創新能力的孵化,全校的創新小組數已經達到1100個。
在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孵化的基礎之上,中心學生創新創業苗圃對其相應的創新項目進行孵化,苗圃位於南郵物聯網國家大學科技園主體建築二樓,總面積達660平方米,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多項優惠政策及服務。
2014年開始,中心與中國通信學會聯合主辦3S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三創”大賽。
朱洪波介紹,“‘3s’是指smart、service、system,也就是智慧服務系統,我們要從資訊傳輸系統向資訊服務系統轉移,不僅做傳輸,也做服務。智慧服務系統就如人的神經系統,有大腦,相當於雲端,而這些設備則相當於末梢,可以分佈在任何地方。”
朱洪波表示,“通過比賽,我們將努力引導和培養大學生在物聯網和‘網際網路+’領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賽學生圍繞“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開展資訊技術與産業應用協同創新,並運用物聯網的技術思想創新研究物聯網智慧服務系統關鍵技術和服務應用。
據了解,參賽項目具體分為創意設計、創新技術、創業方案三種類型。創意設計要求選手充分發揮豐富想像力和原始創意,圍繞網際網路+時代和未來物聯網社會的生産、生活、文化、科學、教育、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原創性思想、理念、觀點、描述、表示、設計、手段與方法,面向未來物聯網社會的智慧服務提供各種類型的創意設計;創新技術要求選手用物聯網的技術思想創新探索“網際網路+”的解決方案和面向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的智慧服務系統,創新研究和設計物聯網智慧服務系統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創業方案要求選手用物聯網的技術思想創新探索“網際網路+”的創業方案和科技創業的産品方案,創新研究和設計面向科技創業的物聯網智慧服務産品和基於物聯網的創業實施方案,研究提供滿足社會和市場對智慧服務需求的物聯網技術與産品示範應用和産業化推廣方案。
對於3S大賽中立項的項目,中心會依據類型提供研發資助,其中創意設計1000元/項,創新技術5000元/項,創業方案10000元/項。
南郵通信與資訊系統專業研究生徐林林是同學心目中的技術“大咖”,在2015年3S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三創”大賽上,他的研發項目《智慧血壓預警系統設計》獲得二等獎。
經過幾年來的運營和發展,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在物聯網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産學研結合等方面發揮出獨特的作用,成為推動國家和地方物聯網産業發展、科技進步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力量。
“面向國家物聯網和‘網際網路+’發展的重大需求,將‘中心’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物聯網發展的引領陣地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促進江蘇成為全國物聯網發展的高地。”朱洪波對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的未來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