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連起:保護投資者利益是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風向標

  • 發佈時間:2016-05-16 20:25: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 5月16日,證券日報社副總編輯董少鵬、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做客《新華訪談》,探討資本市場投資者權益保護如何落到實處。張連起認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健康發展的信號源,是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風向標。

  張連起指出,如果投資者的權益受損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其他方面都很難再發展,再提什麼都很難站住腳。我們必須看到整個鏈條中,從發行上市、市場監管到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等方面,我們現在做的遠遠不夠。雖然有很多創新點,但是很多東西都是“翻燒餅”,現金分紅問題,包括法律救濟問題等等,還有相關監管部門,包括政策制定部門、機構等,經常會出現一些新意,但是這些新意大多無極而終。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那麼多新意,扎紮實實做幾件事,這裡麵包括監管部門、市場參與各方,比如保薦人、註冊會計師、律師等等,都要履行好把關責任,任何一方出現瀆職、放水,都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傷害和損失。儘管這個鏈條非常複雜,矛盾錯綜交織,但是首先最需要監管的是什麼呢?就是市場上佔據強勢低位、佔主導方面的對象,如發行人等,首先從發行人這一端做起,誰上市、誰發股票誰要履行應有的資訊披露責任,對投資者履行應盡的義務。

  第二,比如機構,特別是在二級市場興風作浪的機構,由於強勢的利益方獲得利益之後,成本付出的很小,就會讓中小投資者感到非常不公。所以我們不能把很多的責任歸結到中小投資者方面,當然中小投資者也有不成熟的方面,比如説必須剛性支付,你要自擔責任,不能把你的責任推到別的方面。然而發行人失信違信、機構的興風作浪、市場參與各方通通作弊等現象或許會引起投資者內心失衡,由此將內心的不平轉嫁或者發泄到其他地方。

  張連起同時強調,各個方面的改革都要同步推進。首先發行人、機構、監管部門等,市場參與各方如果負不好把關職責,就該承擔責任,但是要劃分責任比例,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把板子打到一個人身上。面對這種現狀,最現實、最核心的問題是要給投資者建立一個政策環境、法律環境,賠償的司法救濟環境、責任追究機制等等,這些都要相應建立起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