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聽,“創”時代的科技強音

  • 發佈時間:2016-05-15 05:37: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杜 芳

  5月14日,北京細雨濛濛,民族文化宮前早早站滿了眾多市民,得知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此舉辦,許多市民冒雨前來。

  走進科技周主場,一條電子屏顯示的“夢想大道”迎門鋪開,6000平方米展館內,科學重器、北京眾創空間3.0、創新夢工場、“一帶一路”科普驛站、科普樂園等展示單元閃亮登場,200多道科技“大餐”靜待“品嘗”,引領觀眾傾聽“創”時代奏響的科技強音。

  主廳一進門,就能看到一批科技裝置“重量級選手”。這裡重點展示了一批重大科學儀器裝備以及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健康技術、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多個領域催生出的一批突破性創新成果。

  一台閃著五彩光的科學裝置模型讓很多人感到好奇。“它的原型叫EAST,是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被譽為‘人造太陽’。”中科院合肥分院電漿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鄢容介紹。

  別看EAST的外表“冷淡”,內部卻在進行高溫反應,依靠環形磁場作為“容器”,巨變原料實現可控的核聚變反應,獲得大量的巨變能量,進而得到清潔能源。“核聚變的原料從海水中提取,非常安全,一升海水可以提取33克原料,相當於300升石油釋放的能量。海水裏的核聚變原料非常豐富,可以供人類使用上億年。”鄢容説。

  像EAST一樣,自帶“主角”光環的科學裝置不勝枚舉:上海光源是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悟空”是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地球數值模擬裝置”原型系統可以“解讀地球”……這些科學裝置直指國家高精尖科技,既是我國科研領域自主創新的豐碩成果,也是我國探索前沿科學的利器。

  開幕當天,展館內還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客”大賽:全國未來工程師——機器人創客團體決賽。參賽的大多是十六七歲的學生,雖然一個個看起來稍顯稚嫩,可對著機器人調試、編程樣樣拿手,個個創客范兒十足。

  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的學生準備了兩個參賽作品,一個是為視力障礙者準備的導盲機器人,另一個是輔助老弱病殘人士的愛心服務機器人。

  “別看他們都還小,已經獲得了不少創新技術比賽大獎了!”作品指導老師吉恒説。據吉恒介紹,團隊中17歲的小夥子趙微就曾獲北京市安防系統安防佈線技能大賽第一名,對於電線佈線而言,他早就是熟練工了。

  虛擬現實(VR)技術也是今年科技周體驗的熱門。來自深圳的眼界MAX團隊特別設置的虛擬現實技術體驗平臺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坐在特別設置的平臺上,配合VR設備,就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各種場景,甚至在感受瘋狂過山車時還有失重的感覺。”眼界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陳振風告訴《經濟日報》記者,“VR設備以及我們研發的配套平臺現在已經在許多大商場裏有了體驗店,未來這些科技會更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在家就可以體驗過山車等娛樂項目,購物也無需到實體店了,想要模擬開戰鬥機,戴上眼鏡就可以隨時隨地體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