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逾5萬億元支出A股誰將受益?

  • 發佈時間:2016-05-14 05:32:3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財政收入驟增 或預示宏觀經濟積極因素增多 前四個月財政支出約5.11萬億元

  昨日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地方增長最快,達到24.7%。前四個月財政支出合計達到5.11萬億元。這將為A股部分行業提供投資方向。

  不過,財政支出增幅卻突然降溫,4月份僅增長4.5%,比上個月下降了15個百分點。有人士擔心,財政支出增速突然下降是否意味著財政政策有變動?

  對此,有專業人士表示,短線波動還看不出新的風向,但在貨幣政策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財政政策依然是穩增長的主力。

  文/表 廣州日報記者張忠安

  (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訊 今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長6.5%,財政部曾表示後期全國財政收入形勢仍不容樂觀。“不過,從今天財政部數據來看,未來財政收入的壓力可能會減小。”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券商宏觀分析師稱。有分析認為,在政策不斷降費減稅的背景下,財政收入卻超預期增長或預示著宏觀經濟積極因素增多。

  降費減稅財政收入卻激增

  13日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23億元,同比增長14.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43億元,同比增長2.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080億元,同比增長24.7%。

  具體而言,營業稅增長最快,個人所得稅也繼續維持高增長。不過,證券印花稅、車輛購置稅等下降較大。

  另外,前四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419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2310億元,同比增長14.1%,增幅大幅回升。

  對此,財政部表示,從目前情況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結構調整面臨的困難也較多,後期財政增收基礎仍不牢固。

  記者發現,相比今年一季度財政收入披露後的表態,財政部用“後期財政增收基礎仍不牢固”代替了“後期全國財政收入形勢仍不容樂觀”的表述。因此,有人士表示,雖然國家不斷出臺政策降費減稅,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財政收入卻出現超預期的增長,或預示著宏觀經濟積極因素正在增多。

  財政支出突然剎車

  財政創新或有挑戰

  很多經濟學家對財政支出寄予厚望,根據年初的預算,今年財政赤字率將達到3%。但最新的數據顯示,財政支出的增速卻突然剎車,特別是地方級支出增速創下去年5月份以來的新低。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109億元,同比增長4.5%。而今年3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88億元,增長20.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20.5%。

  整體看,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068億元,同比增長12.4%。而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15.4%。

  “從這個數據看,無論是中央級,還地方級,4月份財政支出增速都明顯下滑,特別是地方,4月份增速只有2.7%。這個增速並不多見。一方面可能是去年基數較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政策有變動導致支出剎車。”上述宏觀分析師認為。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指出,實際上,財政政策本身也悄然發生變化,如財政支出受限,創新型財政工具或提速但面臨挑戰。且今年年初以來的民間投資持續下降,尤其是一些具有公共屬性的行業,比如水電供應、公共管理、水利建設等。這也意味著,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如何提供回報較高的項目來吸引民間資本成為財政政策急需考慮的問題。

  記者對比數據發現,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月度增速低於2.7%的最新一次出現在2015年5月份,當時為1.2%,而此後連續攀升,最高是在去年10月份,同比增速達到39.90%。而有統計數據以來,地方財政支出低於2.7%的只有7個月份。因此,今年4月份地方支出突然下降值得留意。

  A股投資

  機會主要集中在環保、水利、醫療、基建等領域

  環保領域的投資力度或超預期

  在很多機構人士看來,從前4個月達5.11萬億元的財政支出來看,未來A股機會主要集中在環保、水利、醫療、基建等領域,其中,環保領域的投資力度可能超預期。

  根據財政部披露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財政支出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達到8203億元,同比增長17.4%,項目支出佔總支出的16.06%。教育支出規模也達到7738億元,同比增長17.5%。而從增速看,城鄉社區和資源勘探資訊支出增長最快,均達到24.1%。同時,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也增長了22%,保持了比較高的速度。但和一季度相比,多個項目支出增速都明顯下降。其中,城鄉社區支出增速從一季度的33.5%下降到前四個月的24.1%。

  而從支出項目來看,環保、水利、醫療、交通運輸等都有望成為財政政策的較大受益者。從過往數據來看,同民生關係較為密切的環保、醫療、教育等財政支援力度較大。在2016年中央財政預算中,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預算規模就達到90.89億元,比2015年執行數增加53.89億元,增長145.6%。交通運輸方面,5月11日,交通設施工程三年計劃公佈,其中鐵路、城市軌交計劃投資額均超萬億元。同時,有消息稱,第三批PPP項目申報將很快啟動,數量和金額有望超過前兩批。且不少相關個股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都較為可觀,如三聚環保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超2億元,同比增98.19%。中國建築同期凈利潤達63.8億元,同比增超13%。

  因此,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財政支出較大的領域,低估值龍頭個股業績增長較穩定,可能成為弱勢中的“寵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