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貝殼到貝雕的妙手“變法”

  • 發佈時間:2016-05-13 08:29:31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匠心海南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這是什麼材質的雕刻藝術品?細觀之下令人嘖嘖稱奇:此處山水寫意瀟灑,那邊花鳥纖毫畢現;此處松柏厚重挺拔,那邊煙雲薄如蟬翼……是貝雕畫!答案揭曉,人群中一片譁然。那些在沙灘上隨處可見、無人理會的貝殼經過匠心巧手,竟能煥發如此奪目的光彩。

  海南省技師學院教師吳鑒峰抱手立在一旁,任人們的讚美從耳畔淌過,心裏不止一次地想著:“我來海南真是來對了。”

  遠赴北海納賢才

  時針撥回2011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已經啟動,國內外遊客對高端旅遊工藝美術産品的需求隨之不斷增加。那一年,海南省技師學院在省政府的支援下開設了貝雕畫手工藝係,以培養貝雕畫創作及生産技能型人才。

  有政策、有經費,可沒有雄厚的師資,貝雕畫手工藝係就如同無源之水難以延綿成海。為此,海南省技師學院一行奔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招賢納才。作為北海貝雕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的吳鑒峰,就是在那個時候和其師父——第四代傳承人曹世蓮一同來到海南的。

  “剛開始心裏沒底,不知道能不能把北海貝雕技藝在海南發揚光大。但我知道,海南是海洋大省、旅遊大省,貝殼資源十分豐富,高端旅遊工藝品也很吃香,發展貝雕畫産業應是大有可為的。”來瓊考察兩次後,吳鑒峰更堅定了自己來瓊發展的決心,“我看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也看到了海南省技師學院引進人才的誠意。”

  海南省技師學院以貝雕畫藝術為主攻方向的專業,填補了國內貝雕畫工藝美術人才培養領域的空白。

  紮實打牢基本功

  吳鑒峰已經把家搬到了海南,對貝雕畫藝術幾近癡迷的他,每天穿梭于宿舍、教室、工作室、實訓基地,忙得不亦樂乎。

  他有些得意地介紹:這一撥學生是一年級的,只能做些選材、打坯、切割等基礎工作;這一撥學生是二年級的,能夠在簡單的雕刻和組裝工作中熟悉貝雕元素;這一撥學生是三年級的,已經可以運用紮實的基本功進行設計和精雕了。

  “其實,創作貝雕畫作品需要的工具不多,只要熟練掌握砂輪機的使用方法。”吳鑒峰舉例,貝雕畫上的每一片鳥羽都如紙輕薄,每一根絨毛都細於髮絲,但貝殼大多堅硬而脆,用力小了雕不出造型,用力大了前功盡棄,“我也常有報廢的部件,學生們就更不用説了。做貝雕畫的貝殼原料,利用率還不到1%。”

  於是,吳鑒峰要求每一個學生把基礎打得扎紮實實。記者在教室黑板上看到他教授貝雕畫《喜上眉梢》的板書,不僅將梅花的特點、形態、色彩、雕刻方法一一道來,還通過繪畫的形式把花瓣的不同形態展現得栩栩如生。

  精益求精再突破

  儘管課業繁忙,吳鑒峰始終不忘自己的傳承人身份。

  為了讓貝雕畫的色彩更為自然豐富,他還與曹世蓮等人埋頭研究,廣泛採集和研究貝殼原料,終於打破了傳統貝雕畫多用繪畫顏料彌補貝殼顏色單一的桎梏,實現了貝雕畫作品全部使用貝殼天然色彩的突破。如今,他和學生們創作的貝雕畫不僅顏色艷麗而且熒光閃爍、永不褪色,觀賞和收藏價值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他的帶領下,海南省技師學院的貝雕畫藝術“産、學、研”一體化基地,最高時每年能夠製作出各種規格貝雕畫作品1000多幅,年産值200多萬元。這其中,不少貝雕畫作品在省內外比賽中獲得獎項,還有不少被贈送給國內外嘉賓或被各大藝術館、博物館收藏。

  “我來海南是來對了。”吳鑒峰還是那句話,海南發展貝雕畫藝術大有可為。(本報海口5月12日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