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四川電價市場化又進一步

  • 發佈時間:2016-05-13 06:33:04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胡朝輝 本報記者 李欣憶

  5月12日,四川電力交易中心在成都掛牌成立,標誌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在四川邁出實質性步伐。

  該交易中心如何運作?將會給發電企業、電力用戶等帶來怎樣的影響?四川下一步“電改”的方向在哪?記者為此採訪了相關各方。

  直購電“常態化”

  降低企業電力成本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有關改革配套文件出臺,相關各方都呼籲成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中心,搭建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的平臺。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由此掛牌,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其他業務分開,財務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不以營利為目的,運營上嚴格接受政府監管。

  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毓毅介紹,該交易中心已有1416家發電企業、589家電力用戶接入,預計今年可完成交易電量1600億千瓦時以上,其中,1200億千瓦時是外送電量。成立初期,用戶主要是以前享受直購電量、留存電量、富餘電量等優惠政策的企業,“未來將會吸收售電公司,甚至個人進入。”

  成立交易中心最大的紅利,是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不再通過電網公司而“面對面”交易。以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過去企業每年能享受多少直購電優惠,需要由相關部門統一分配份額。現在通過電力交易中心的平臺,金象化工可以直接與發電企業談判,實現直購電的“常態化”,降低企業的電力成本。

  成立初期,為吸引買賣雙方進駐,電力交易中心不收取任何費用,未來可能會收取一定的交易手續費,以維持交易中心運營。

  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成立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促進四川清潔能源發展和消納。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已于3月成立,主要定位是跨省區交易平臺。四川電力交易中心將與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合作,四川負責匯集電力資源,反饋交易資訊,北京負責在平臺上組織其他省區與四川協商買賣水電。“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運作,緩解四川電網的棄水壓力。”秦毓毅説。

  僅20%電量進入中心交易

  輸配電價改革或促市場化

  據測算,省內用電量大約只有20%通過交易中心實現市場化交易,未來這一比例會否提高?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進入該平臺的大用戶數量還有望增加,另一方面,下一階段分散的小用戶也可以通過民營售電公司,打捆進入平臺交易。2015年7月,我省第一家民營售電公司——四川盛隆發售電有限公司成功註冊。截至目前,我省經登記成立的民營售電公司已有5家。但售電公司獲得營業執照並不意味著可以賣電,還需要拿到售電牌照才行。售電牌照何時發放,目前尚無明確的時間表。

  為了搶佔電力體制改革的新機遇,我省多家企業都在積極籌備。作為全國第四、四川省最大的地方電力投資企業,川投集團正在籌備成立四川省級的售電平臺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四川公司也計劃成立售電公司,除售電外,還將開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增值業務。

  近期,我省已納入全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成為試點的18個省級電網之一。電價市場化的問題有望得到根本解決。

  “過去的電價機制是‘管住兩頭擠中間’,發電側的上網電價和銷售側的目錄電價是國家定死的,中間這一塊的成本是模糊的。”省能源協會相關負責人説,過去,電網公司好比一家實行統購統銷的大型商場,他從發電企業批發購買電力資源,再按統一價格賣給用電戶。改革後,用戶方和發電方的價格可以全部放開,所有用戶都可以進入市場直接購電,與發電企業談判取得出廠價,再交納一定的快遞費由電網“快遞”到家。這意味著,電網的主要收入來源將由購銷價差變為過網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