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行業亂象根源決不在“民營”二字

  • 發佈時間:2016-05-11 09:29:2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圍繞魏則西事件,《新京報》5月9日報道説:"在國家允許社會資本進入醫療産業後,各路民營資本紛紛進入,民營醫院已經佔據國內醫院數量的半壁江山。"

  數量對比上的“半壁河山”,顯然並不意味著實力相當。如果拿醫院的規模比,很可能10家民營醫院也抵不上一家公立大醫院。“半壁河山”的説法,容易給人如此印象:中國的民營醫院太多了,勢力太強大了,它們把患者綁架了,它們是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推手(至少是相當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須對它們“加強管理”。

  加強管理當然沒錯。但是,民營醫院是不是真的太多太濫了呢?非也。莫説規模,即便是數量也不多。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台灣),不管是福利社會還是非福利社會,只要是宣稱搞市場經濟的,其民營醫院數量都遠超公立醫院數量,營業規模同樣如此。在台灣,目前只有25%的公立醫院,佔據著全地區30%的營業額,餘下75%的民營醫療機構,豈止是“半壁河山”?歐美地區的醫院構成情況,大抵也是如此——民營是主要的,公立並不獨大。

  是不是我們就因此得出結論,説民營醫院天然缺乏道德血液,唯利是圖,應該取締或至少要加以限制,重新回到公立醫院一統天下的時代呢?我的回答是:否!資本沒有原罪,民營醫療機構更沒有原罪——即便是“莆田係”,它們身上所呈現出的那些叢生亂象,其根源也絕不在“民營”二字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