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債年利率不及4%卻遭“秒殺”哪些産品仍在堅挺

  • 發佈時間:2016-05-11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蕾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財政部公告將下調3年期國債利率至3.9%;市面上保本類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也徘徊在3%左右;500多只貨幣基金又鮮有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

  對於熱衷低風險、穩健收益類産品的普通投資者來説,以往能達到年化收益7%的固收類産品“破4”已成定局。那麼,手握資金該怎麼投?4%的大關該怎麼突破?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通過多方調查,為您探究低風險理財産品如何重回收益“4時代”。

  昨日早上8點半,最新一期國債開始在銀行櫃檯發售,儘管3年期年收益率跌破4%、5年期不到5%,仍出現投資者排隊購買的火熱場面,而且很快售罄。

  連一向最穩健的國債收益都跌了,還有什麼理財産品能保障收益?4%的大關就這麼難以逾越?普通投資者到底該買什麼?

  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今天就把市場上常見的低風險、穩健型理財産品一一驗色。看看收益率和風險狀況究竟如何?真的有可能在“3時代”穩穩地保住4%以上的收益?

  國債:3年期年收益跌破4%

  財政部網站本月初公告稱,本輪國債收益率將會下調,3年期國債年利率由4%下調至3.9%,正式跌破4%大關。5年期國債年利率也由4.42%下調至4.32%,二者均下調0.1個百分點。

  也就是説,如果購買10萬元國債,按照最新的票面利率,3年期和5年期到期後的收益分別為1.17萬元和2.16萬元,與之前分別相差300元和500元。

  和很多理財産品不同,國債的另一大好處是可以隨時兌取。根據財政部公告,從購買之日起,本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年利率0.64%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2.37%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3.39%計息;5年期本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3.91%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4.05%計息。

  這也引出了另一大購買國債的策略:儘量購買5年期,因為即使沒有持有到期,在第3年贖回時所獲取的利息仍然高於3年期國債。

  不過,一位國有銀行內部人士告訴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國債的持有時間相對較長,這也意味著投資者付出了更多的機會成本,再加上目前收益率又下調了,相對而言還是更適合“非常重視資金安全性、哪怕收益相對低一點也能忍受的低風險投資偏好者”。

  銀行理財産品:收益還將走低

  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的下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走訪多家銀行後發現,目前市面上保本類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普遍在3%左右,非保本産品則在4%~4.5%浮動,收益5%以上的理財産品屈指可數。

  根據普益標準的最新數據,4月30日~5月6日,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99%,“破4”已成定局。多位銀行人士表示,這一數字還將繼續降低。

  與之類似的還有銀行大額存單,如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在利率持續降低的大背景下,大額存單的收益率也在不斷下跌。根據某商業銀行的最新數據,其一年期大額存單目前的收益率僅2.05%,與之相對應的是慘澹的銷售。

  在銀行自推的理財産品收益率下跌時,銀保産品卻開始悄然走俏。理財不二牛發現,某國有銀行代售的某款保險産品1年期收益率為3.75%,2年期4.5%,3年期達到了5.1%,收益率都寫在合同中,且只要1萬元起購,看上去十分誘人。

  不過,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銀保産品只是銀行代銷的保險産品,銀行只是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並不對該産品負責。這些保險公司産品的結構設置往往非常複雜,投資者考慮購買時,應認真閱讀産品説明書及合同,並識別清楚銀行、保險公司各自承擔的責任,再做決定。

  固收類基金:4月出現虧損

  在公募基金中,固收類通常是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此外,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也將近一年來大熱、風險也相對較小的保本基金和分級基金A份額拿來驗色。

  固收類産品,顧名思義就是可以實現固定收益的産品,不過現在看來也不儘然了。

  首先來看貨幣基金。曾經借助網際網路渠道大火的“寶寶”類産品近來表現可謂相當乏力。其中,作為風向標的餘額寶——天弘餘額寶貨幣,5月6日公佈的7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434%,幾乎已到該基金成立以來的谷底,和當初成立時的近7%,不可同日而語。

  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500多只貨幣基金中,鮮有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4%以上的。此外,7日年化收益率“破4”的貨幣基金在5月和今年以來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幾乎都在3%左右甚至以下,高收益很難持續。

  總體説來,貨幣基金的收益和貨幣市場緊密掛鉤,當然也會受到利率降低的波及,收益率繼續降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再來看看債券型基金。

  據凱石金融産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債券型基金交出了負收益的成績單。一向被視為風險極低的純債基金平均收益為-1.03%,一級債基平均收益-1.05%,二級債基平均收益-1.19%。

  同樣在4月祭出了負收益的還有保本類基金。對於保本基金,很多投資者有個誤區,認為只要買了就能保本。但實際上,保本基金對持有時間有要求,通常為3年或以上。提前贖回時,如凈值低於面值就不保本。目前,不少保本基金的累計凈值都已跌破面值,所以風險仍然存在。

  總而言之,債券市場風險尚未完全釋放的階段,建議投資者還是暫時別入手債券倉位較高的基金,謹慎總是不會出錯的。

  最後來看一下分級基金A份額。在分級基金的組成中,包含了“進取”(即B份額)與“穩健”(即A份額)兩類不同的風險偏好。

  根據集思錄分級A指數,從1月4日~ 5月6日,該指數從1337.57點穩步上升到1396.11點,漲幅為4.4%。不過從2016年初至今,複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最高的易方達中小板指數A也不過2.37%。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債市表現不佳的當下,由於分級A的安全性是以分級B凈值作為擔保的,後者由於有下折機制凈值並不會跌成0,因此分級A也不會出現信用風險。隨著信用風險的發酵,分級A反而暗藏機會。

  突破4%需靠組合配置

  對於目前市面上低風險、穩健收益類産品的掃描,有了這些切實的數據為基礎,不難發現,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要想單憑某類産品實現4%以上的收益,還真是不容易。

  當然,也不是説完全沒有可能性。要麼選擇付出時間成本,要麼選擇承擔更大的風險,這就需要根據個人不同的風險偏好來決定。

  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實地走訪時發現,有銀行客戶經理建議普通投資者購買長期理財産品、提前鎖定收益,也有資深業內人士建議買短期靈活的産品,眾説紛紜。其實,投資者只需要通過合理有效的資産配置,來保證4%以上的收益。

  正如普益標準研究員匡宸郗所説,在理財收益率不斷下降的趨勢之下,直接購買長期産品確實是提前鎖定較高收益的手段,但是這樣投資方案的前提是確保這部分資金屬於閒置資金,在較長的時間內不會使用,否則會出現流動性風險。對於資金閒置時間較短的投資者而言,短期理財産品則是較好的選擇,既可以獲得高於存款的收益,又不受投資期限太長的影響。

  “總的來説,我們認為投資者根據自身需求,靈活的進行理財産品的配置,期限方面長短結合,是最佳的方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