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地質災害成為我國汛期最大“殺手”
- 發佈時間:2016-05-10 01:35:19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入汛以來的連續強降雨,已經讓南方不少地區如同泡在“水缸”裏,土壤飽和,山體濕潤,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中央氣象臺最新預測顯示,9日至10日、14日至16日,南方地區仍然有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在今年防汛形勢極其嚴峻的背景下,更要高度警惕我國汛期危害巨大的“殺手”——山洪地質災害。
提起防汛抗洪工作,公眾通常會聯想到洪水滔天、垮壩決堤的流域性大洪水災害。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工作取得顯著進展,流域性樞紐控制工程不斷完善,防汛工作的薄弱環節已經轉移到點多面廣的中小河流、山洪地質災害等領域。特別是從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上來看,山洪地質災害在不少年份已經是汛期的最大“殺手”。
據國家防總統計,2015年,全國發生了116起有人員死亡、失蹤的山洪災害事件,共造成226人死亡、50人失蹤,佔當年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總人數的近七成。再往前看,2000年至2010年,我國年均因山洪災害死亡人數高達約1100人,防禦形勢十分嚴峻。
防汛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然而,我國山區範圍廣泛,流域情況千差萬別,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不斷增多,進一步增大了防禦山洪地質災害的難度。面對今年氣象年景偏差的預測,國家防總提醒各地必須從最壞處出發,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消除危險隱患,將山洪地質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全面排查山洪地質災害安全隱患,做好防禦預案。各類在建工程施工場地和生活區域、山區中小型水庫塘壩周邊、高陡邊坡附近村寨等都是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高危區域”,必須全面梳理隱患點,做好防禦預案,強化應急值守,一旦發現危險苗頭及時處置並迅速轉移群眾,避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
二是充分發揮已建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從2010年至今,我國在2058個縣初步建設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2015年,這套系統共發佈了3.7萬餘次縣級山洪災害預警,轉移受威脅群眾169萬人。要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系統作用,做好日常演練,一旦危險來臨做到“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
三是加大防禦山洪災害的科普知識宣傳力度。近年來不少血的教訓表明,一些群眾和遊客缺乏山洪地質災害避險常識,擅自在山洪易發區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兩邊活動,遭遇持續強降雨毫無思想準備,很容易成為山洪地質災害的“犧牲品”。要利用各種途徑宣傳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知識,提高人民群眾避險防災意識,向著“大汛之年無大災”的目標不斷努力。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