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市首用“千里眼”監測地質災害

  • 發佈時間:2016-01-21 06:32:30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發生泥石流之前會自動報警

  棲霞區地質災害最多,建鄴區秦淮區最少

  本報訊(記者 江瑜) 在地質環境脆弱的地方設置地質災害監測報警裝置,泥石流等災害發生前可以自動報警。昨天,南京市地質災害應急地質環境保護技術中心成立。專家介紹,2015年南京地質災害調查報告剛剛完成,該中心根據報告在全市設立了多個監測點,對地質災害進行監測。

  調查報告顯示,南京市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主要分佈在棲霞區、鼓樓區、浦口區、江寧區和溧水區,玄武區、雨花臺區、高淳區、高新區、六合區和南京化工園區有零星分佈,建鄴區、秦淮區無地質災害隱患分佈。在各個區中,地質災害點數量最多的是棲霞區,有63處,約佔地質災害點總數的28.1%;數量最少的是化工園區,僅1處。其餘浦口區35處、鼓樓區34處、江寧區30處、溧水區18處、雨花臺區12處、高淳區10處、玄武區8處、六合區8處、高新區5處。

  南京的地質災害主要是什麼?專家説,滑坡地質災害有152處,佔總數量的67.9%;崩塌地質災害54處,佔總數量的24.1%;地面塌陷地質災害18處,佔總數量的8.0%。地鐵施工導致的坍塌不屬於地質災害。

  監測儀在重點區域上崗,遠端實時提供數據

  據悉,地質災害監測儀器類似地震監測的儀器,平時綁定在地上,用來監測地質變化。儀器上有技術人員設定的參數刻度,只要地面移動或者變化,這個信號就會通過發射裝置傳輸到中心的線上平臺上,而工作人員通過大螢幕就能遠端監測地質災害變化趨勢。這種監測儀已經在棲霞區的重點區域設置。同時,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也在南京試點。據悉,該系統基於氣象局數據環境,實時獲取雨量數據,自動完成監測和預警數據分析,實時獲得地圖數據,並實現放大、縮小、漫遊等功能;基於網際網路服務,可以通過電腦和手機登錄查看預警資訊,隨時隨地進行服務。系統包括“災害監測”、“災害預警”、“災害分析”、“雨量查詢”、“雨量表格”等板塊,實現了災害自動監測、自動預警,災害過程反查和反演。

  南京露天採礦留下400多處宕口,易引發災害

  專家還説,目前南京露天採礦留下的宕口對地質災害如山體滑坡造成隱患,南京目前有採石宕口約400余處,留下大面積採空區,容易造成塌陷和滑坡。未來中心將對宕口的環境保護進行指導,此外,中心還將建立地質環境保護規範和技術標準,對鐵路、地鐵、隧道等施工工程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減少人為因素添加的地質災害隱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