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出難題 科企巧應對

  • 發佈時間:2016-05-09 07:30:4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品種選育,既要面向適宜機收籽粒全程機械化的生産方式,更要面向以“節水節肥節藥”為核心的節本增效可持續生産方式

  ◎◎將工匠精神貫徹到新品種的研發過程中,才有機會建立起優秀的品種研發體系,培育出可以真正提高農民收入的好品種

  ◎◎青貯玉米種子企業必須做好售後服務和技術指導,使種植和養殖兩方面都獲得較好的效益

  □□

  本報記者王澎繆翼李國龍

  去年11月,農業部制定了《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調減玉米麵積5000萬畝以上,今年調減1000萬畝以上。在此次的種植業結構調整五年規劃中,明確指出調減籽粒玉米,擴大青貯玉米,適當發展鮮食玉米;鞏固提升玉米優勢區,適當調減非優勢區,重點是調減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春玉米,以及黃淮海地區低産的夏玉米麵積,大力推廣適合籽粒機收品種,推進全程機械化生産。

  “此次種植業結構調整對玉米的影響很大,尤其是鐮刀彎地區主要種植的都是早熟品種玉米,這些地區的玉米種子銷售成了問題,但也給大豆、薯類、雜糧、青貯玉米等提供了機會。”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説,“這幾個作物的育種是薄弱環節。一方面要加快馬鈴薯品種的選育和脫毒種苗的推廣工作;另一方面雜糧品種的提純復壯和加工也需要加強,飼草種子選育也是‘短腿’,過去重視不夠。對種子企業和科研院所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此次的五年規劃中,“品質”與“效益”兩個詞多次被提及,在以前産量與農民的種植效益直接掛鉤,但隨著消費水準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品質與效益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現在玉米生産突出的問題是庫存大、成本高,品質欠缺,市場競爭力不足。”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説,“優良的品質是效益的保障,所以現在的主導方向調整為‘提質增效’,品質包括營養品質、商品品質、衛生品質等幾個方面。首先是商品品質,重點是提高容重,降低水分,控制霉變粒等;營養品質應重點發展高澱粉,玉米的定位即是高澱粉能量型作物,提高澱粉與高産相輔相成不矛盾。但對效益而言,産量是基礎,仍很重要,還要産量與效益兼顧,只不過現在比以往更重視品質了。”

  此次種植業結構調整,玉米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鐮刀彎地區首當其衝。對於眾多經營籽粒型雜交玉米的種子企業和從事大田雜交玉米育種研發的科研院所而言,好似“凜冬將至”,緊跟形勢做出市場定位和科研方向的調整至關重要。“在玉米育種研發上,應更加強調以生産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産和市場需求多樣化,品種選育和審定也不應一個模式一刀切,也應多樣化。對於籽粒用大田玉米來説,既要面向適宜機收籽粒全程機械化的生産方式,更要面向以‘節水節肥節藥’為核心的節本增效可持續生産方式,因此在密度上就不應該一刀切,既要有適宜高密度種植的高産型品種,也應有適宜中密度耐瘠薄的節水節肥經濟型品種。同時還要加強優質青貯玉米和鮮食玉米的育種研發。”趙久然説。

  種子企業的首要目的是盈利,而農民的首要目的是增收。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籽粒玉米相較其他作物,從增收角度將不再具有明顯優勢。“因此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效益’這一核心,也就是‘增收’與‘降支’兩個方面。”吉林德豐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繼坤説,“將育種方向從‘增産’向‘增收’方向轉變,提升品種抗逆性,形成以‘單位面積産量’為尺規的評估標準;‘降支’的核心是變革傳統的玉米種植作業模式,提高全程機械化作業水準,尤其是籽粒直收為代表的先進的作業模式,確保玉米在種植過程中能夠為農民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品種宜精不宜多,育種研發的有效性和實效性至關重要。“種企不能繼續滿足於每年新增了多少個新審定品種。”李繼坤説,“將工匠精神貫徹到新品種的研發過程中,才有機會建立起優秀的品種研發體系,培育出可以真正提高農民收入的新品種,好品種。”

  此次種植業結構調整對種業的衝擊不言而喻,然而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種企和科研院所抓住機會就能實現“彎道超車”。

  與眾多經營籽粒型雜交玉米的種子企業相比,以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

  為代表的一批青貯玉米種子企業就迎來了巨大利好。“隨著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的公佈,我們要抓住這一契機。”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光省説,“首先要做好宣傳、引導和普及工作,現在大多數農牧民對青貯玉米的作用了解還不夠,對經濟效益收益方面沒有直接的體會。其次,要做好售後服務和技術培訓工作,青貯玉米的推廣應用是一個很長的産業鏈,涉及種子銷售部門、種植農戶和養殖業,作為我們種子企業必須做好售後服務和技術指導,使種植和養殖兩方面都獲得較好的效益。”丁光省還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對青貯玉米研究及推廣的扶持力度,“對於一個新興的玉米産業,政策引導和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應該從扶持收購環節擴大到種子的生産與種植環節。種子是農業的最先進的生産力,品種優質高産直接關係農牧民的經濟效益,要想增加農牧民的收入,必須從優質高産的品種上下功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