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吸低估值績優藍籌股重點關注航空航運、高科技板塊

  • 發佈時間:2016-05-09 07:00:0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情回顧

  上周市場先揚後抑

  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S0270613050002):上周市場衝高回落,週五兩市放量大跌。全周滬深兩市分別下跌0.85%、0.40%,中小板創業板分別下跌0.80%、0.45%;板塊上看,高送轉、次新股和全息概念漲幅居前,煤炭、保險和免疫治療概念跌幅居前。5月初以來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密集減持,投資者要提防業績“變臉”、債臺高築和巨量解禁等“地雷”,短期市場仍然有調整壓力。

  科德投資高級分析師蘇海彥(A0560610120007):上周滬深兩市大部分時間內小幅波動,大盤週二大幅上漲之後週三週四的震蕩幅度都比較小。“五一”節日期間週邊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管理層發出了力挺股市的聲音,這是市場能夠在週邊股市下跌的情況下走出獨立行情的重要原因。上周熱點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白酒和航空股,白酒股的市值大幅上漲,也使得市場在指數沉悶之餘還是有比較突出的投資機會。預計五六月份A股市場還會繼續出現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大勢展望

  關注匯率風險

  古振華: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首次低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民間投資加速下滑,管理層需要儘快開放更多壟斷行業和領域給民間資本進入,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來配合財政政策的進一步發力。4月中國製造業PMI有所下降,而豬肉價格繼續上漲,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或將繼續帶動物價水準回升,通脹預期難以降溫。

  同樣,歐美等國家也面臨經濟增速疲軟和物價回升的困局。歷史上看,在滯脹的階段,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收窄,財政擴張的空間也有限,股票資産表現都不太好。

  雖然美元指數仍在低位,但不管是港幣匯率還是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指數的下跌已不敏感,對美元指數上漲則較為敏感。美元指數下跌時,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均沒有顯著提升,美元指數上漲時,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卻明顯下跌。

  近期央行連續下調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上週三人民幣中間價下調幅度創下2015年9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如果美國加息預期上升,美元指數快速反彈,中國投資者需要再次提防匯率風險,關注6月召開的美聯儲會議影響。

  蘇海彥:上周國際市場的波動比較大,歐美股市以下跌為主,而大宗商品價格在衝高之後也有所回落,這一大幅波動的走勢直接對A股産生影響。在盤面上我們看到資源股的波動相對比較大,也抑制了大盤的反彈。不過從國內來看PMI數據仍然處於榮枯線的上方,因此這也是支撐A股能夠繼續走出獨立行情的重要因素。

  就國內而言,4月經濟數據將會陸續公佈,就先行指標體現出來的狀況來看經濟數據繼續處於穩定區間的可能性較大,一旦經濟數據公佈,市場有望借此形成新一輪反彈。

  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市場可以期盼的變化比較多,包括深港通下半年開通以及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的審議,預計都會不斷在市場當中製造反彈行情。這些消息也是A股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情值得看好的主要原因,因此操作上還是可以大膽加倉低估值績優股。

  ??實操思路

  逢低吸納 邊打邊撤

  古振華:操作策略上看,5月初市場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場內資金加杠桿,上周A股兩融餘額連增三日,以及存量資金抱團取暖,買入了一些業績穩定增長的二線藍籌股。在當前資金面偏緊以及産業資本集中套現的背景下,靠加場內杠桿和少數板塊支援的反彈,可操作性不高,投資者應當邊打邊撤。在全球經濟面臨滯脹壓力的背景下,應該當提防貨幣政策失效,美元指數反彈,流動性趨緊的風險,保留更多的現金資産。

  蘇海彥:從技術圖線來看,上證綜指已經突破了5日線,而且5日線處於轉頭向上的過程中,預示著技術面上足以支撐市場新一波反彈。操作上,建議借助市場震蕩低吸低估值績優藍籌。首先關注航空和航運板塊,這兩個板塊的業績改善比較明顯而且股價較低,具備繼續反彈的潛力。其次關注OLED等概念的科技股,一旦市場企穩,小盤的科技股預計將會率先反彈。近期市場基本面還是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沒有太大的利空消息,因此操作上不宜過度悲觀。

  聯訊證券分析師郭佳楠(S0300515080001):受證監會擬暫緩中概股企業國內上市的未證實報道影響,海外市場上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應聲下跌,上週五殼資源個股也大幅回調,成了壓垮本週市場在3000點前弱勢均衡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從政策消息面上看,體育産業、鹽業都將迎來豐厚的改革紅利,穩健推進中的體制改革也將激發經濟的活力,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制度改革領域,逢低吸納跟跌的優質標的。

  ■熱點研判

  聯訊證券:關注鹽業改革熱點

  國務院于5月5日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我國延續兩千年的鹽業專營制度有望劃上句號。鹽業改革有四個方面:一是改革食鹽生産批發區域限制,取消食鹽定點生産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的規定;二是改革食鹽政府定價機制,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由企業根據生産經營成本、食鹽品質、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自主確定;三是改革工業鹽運銷管理,取消各地自行設立的兩鹼工業鹽備案制和準運證制度,取消對小工業鹽及鹽産品進入市場的各類限制,放開小工業鹽和鹽産品市場和價格;四是改革食鹽儲備體系,建立由政府儲備和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組成的全社會食鹽儲備體系。

  從1996年國務院頒布《食鹽專營辦法》起,制鹽企業不能從事終端零售,只能將食用鹽賣給各地的鹽業公司,由鹽業公司承擔後續環節的運作。在經濟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國曾多次嘗試食用鹽體制改革,但均未能成功。國務院日前印發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優化食鹽市場結構的開始,制鹽公司將率先受益,建議關注雲南鹽化(002053)、新都化工(002539)等。同時鹽業改革落地之後,後續在電力、油氣以及醫療領域的改革也有望逐步推出。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