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跨界送貨打車平臺把“戰火”燒到快遞業?

  • 發佈時間:2016-05-06 06:29:43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調查發現,此係司機個人所為,非公司業務拓展方向

  □舒麟 本報記者 曾小清

  最近,家住成都東門的張先生想給住南門的朋友梁先生送兩件新鮮櫻桃,想找快遞,又覺得費用太貴。正巧家裏有人喊滴滴快車,他靈機一動,讓滴滴司機順便代送。不料,司機陳師傅一口答應下來,櫻桃40多分鐘就順利送到。

  像陳師傅這樣,滴滴司機跨界當快遞小哥,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是個人行為還是公司方向?

  司機“跨界”非公司行為

  “太方便了!”對於滴滴司機送貨,張先生感嘆不已,行程一開始,他就把車輛資訊截屏發給朋友,8公里路,司機用了49分鐘就送到了,費用僅10.9元。同樣的東西,若用同城快遞,至少需要半天,費用起碼要20元。

  滴滴司機“跨界”當快遞小哥,並非個別現象。成都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張誠也是體驗者,從去年底,他們就開始利用滴滴送文件,每個月大概有兩三次。

  滴滴師傅變身同城快遞員,快遞公司會不會“很受傷”?成都市快遞協會秘書長李毅告訴記者,目前為止,同城快遞並未因此受到明顯衝擊,訂單量與往期基本持平。

  滴滴公司成都快車業務線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對這一情況並不知情,只是滴滴司機與客戶私下協商的結果。

  隨後,記者又從幾名Uber司機師傅口中了解到,他們平時也會接一些同城快遞訂單,但數量都不多,“平均三四天接一單”,Uber司機杜師傅説。Uber公司相關負責人劉祎則表示,公司暫無推廣同城快遞業務的打算。

  無資質缺規範恐難走遠

  不是所有人請滴滴送貨都那麼順利。

  市民杜東寧在用滴滴快車送貨時就有過不愉快的經歷。前幾日,她請滴滴師傅給朋友送3個杯子,朋友收到時發現碎了一個。杜東寧找滴滴師傅理論,要求賠償,師傅很委屈:“我又不是專門送貨的,怎麼可能保證東西完好無損,你要是介意就別找我啊!”

  更糟糕的是,出現糾紛後,杜東寧都不知道找誰解決。找滴滴吧,公司本身就不是送貨的;找快遞主管部門吧,滴滴不歸他們管。

  此外,也有人擔心,萬一遇到不法分子送一些違禁物品,滴滴司機又缺乏監測手段,造成傷害怎麼辦?

  歸屬不明,缺乏行業規範,上述案例暴露出的正是這個跨界之舉的痛點。李毅表示,滴滴送貨要想真正“名正言順”,必須首先獲得成都市郵政管理局的經營許可證,納入正規管理渠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