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攜手闖市場的思路要從“打麻將”變為“打籃球”

  • 發佈時間:2016-05-06 06:29:43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5日,首個川茶公共區域大品牌“天府龍芽”在成都發佈。

  四川茶産業對區域大品牌的期盼由來已久。行業內早已形成共識,打造能代表四川茶葉特質的區域品牌,有利於推進川茶轉型升級走向更廣、更高的市場。

  面對這個全新的品牌,在發佈會現場的央視評論員楊禹打了個比方:這個品牌讓川茶發展從“打麻將”的思維轉變為“打籃球”的思維,前者是相互制約,後者是相互配合。

  □本報記者 陳岩 李淼

  産量全國前三

  品牌川茶市場佔有率不足2%

  説到川茶,業內人士頗為驕傲。

  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表示,川茶從種植面積、産量,再到産值,穩居中國茶産業前三位,同時,無性係良種茶園總面積達到70%以上,從茶園到茶杯品質安全保障體系完善。

  説到川茶,業內人士也很傷心。

  四川雖有好茶,但缺乏類似于“安溪鐵觀音”“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事實上,目前業界和消費者認同的全國十大茶葉品牌中,沒有一個四川品牌。産量雖大,但長期以來,品牌川茶全國市場佔有率不足2%。

  産量高市場佔有率卻不高,茶去哪兒了呢?一個例子或許能給出答案。前兩年,中部某省的一個茶葉主産區召開茶葉交易會,但會期較早,當地的茶葉還未到採摘期。四川的茶葉比其他産區早30天,於是當地茶商赴四川大量採購散茶,回去貼上自己的品牌出售,造成當年四川茶商無茶可收。“究其原因,就是品牌不強,採購時不如別人出價高。”業內人士道出四川茶業的苦衷——品牌弱。

  萬里挑一

  終於找到“天府龍芽”

  看清問題所在,四川早有行動。

  2014年,省政府一號文件首次聚焦川茶轉型升級,提出到2020年建成千億川茶産業強省目標,首要任務就是大力培育川茶區域品牌。當年底,我省130多家茶企聯合成立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啟動了川茶區域大品牌的培育工作。

  打造一個統一的區域品牌並不容易。工商登記數據顯示,全省註冊的茶葉品牌超過1萬個。

  北京精銳縱橫行銷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鷹是品牌顧問的參與者之一,他介紹,經過討論,川茶的區域品牌需要符合三個特徵,首先作為省級茶葉區域品牌,要體現四川這個元素;其次,四川茶葉主要有六大類,新品牌要覆蓋多品類的産業特點;最後,川茶味道甘香、耐泡、上市早,芽體粗壯,品牌內涵中要凝聚這些特質。

  經過省川茶品牌促進會的會員單位投票,“天府龍芽”符合上述特徵,最終成為川茶區域公共品牌。

  共用品牌溢價

  川茶要相互取長補短

  “在內部競爭成一團,像在打麻將,既要算自己,又要算別人。但四川人不僅麻將打得好,籃球打得也好。通過籃球的思維,分工明確,協作競爭。”央視評論員楊禹認為,新品牌的建立,為川茶帶來新的發展模式。“天府龍芽”品牌歸川茶集團所有。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會長顏澤文表示,既然作為公共品牌,它就不能被某一家茶企所擁有,下一步,我省依託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將成立一家天府龍芽股份有限公司。“天府龍芽”的品牌所有權也將轉讓給這家公司。新公司將全面負責品牌的運營和管理。

  “西湖龍井”“雲南普洱”雖好,但問題也很大。王海鷹介紹,西湖龍井只有區域品牌卻沒有嚴格管理,造成市場上參差不齊的牌子都打上西湖龍井的標識,雖然品牌知名,認可度卻大打折扣;雲南普洱一度火遍全國,但由於專注于單一的茶品,品質很好的雲南滇紅的鋒芒被遮掩。

  “川茶要共用品牌溢價,要相互取長補短。”顏澤文表示,品牌背後必須要有標準做支撐。管理公司應針對不同茶品、不同産區、不同加工方式制定詳盡的標準,只有符合標準的川茶企業才能使用“天府龍芽”的品牌標誌。不僅如此,後期的四川茶葉還要在安全管理、品牌應用、市場服務,甚至價格體系上實現標準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