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聽!“北斗”在天際高唱“放牛歌”

  • 發佈時間:2016-05-05 01:29:5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張 沛祁 昕本報記者胡 左

  一句“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廣告詞曾經家喻戶曉,如今科技合作改變了內蒙古鄂爾多斯荒漠草原牧民的生産、生活方式。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用“北斗放牛”的實例説明我國科技發展給百姓帶來的變化,這“北斗放牛”就發生在鄂爾多斯草原。

  “北斗”太空翔 電腦放牧忙

  “牛羊在哪兒吃草,要往哪兒跑,坐在家裏全知道,再也不用騎著摩托奔波了。”杭錦旗牧民圖門桑坐在家裏,點擊著滑鼠説。

  杭錦旗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以來,牧民們都被轉移到了離牧區20多公里以外的移民新村,管理牛羊成為困擾牧民們生産生活的大難題。2014年,在內蒙古科技廳組織下,“衛星放牧系統”在杭錦旗投入實施。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北斗設備製造團隊聯合開發出適用於荒漠草原推廣的北斗衛星放牧定位與通信設備、北斗衛星放牧地理資訊平臺及手機App軟體等一系列北斗衛星放牧資訊化系統。

  “牛羊綁上定位項圈,北斗系統通過無線網路把位置傳到中繼基站,然後送到資訊中心,再轉送到放牧人員手持的北斗/GPS雙模定位導航和通信終端上。”項目主持人朝魯研究員介紹,資訊服務平臺可同時顯示105個數量級的牧群位置,同時支援不低於500個用戶訪問,刷新頻率小于100毫秒。此外,項目還整合了無人機航拍技術和北斗牧井供水系統,通過無人機航拍,牧民們還可以利用無人機將越界的牛群追趕回來。牧井系統可以實現隨時遠端定量供水。

  如今,杭錦旗有1988頭牛受遠端管理,其中,98套“定位項圈”套在成牛的脖子上,覆蓋面積達到80萬畝。基於物聯網大數據追溯系統,杭錦旗成立了電子商務産業聯盟外。目前北斗衛星放牧系統已被列入重點中蒙科技合作項目向蒙古國推廣,惠及兩國更多草原牧民。

  山羊住黑棚 暖季也增絨

  阿爾巴斯絨山羊是荒漠草原上的優良畜種,羊絨珍貴。山羊天冷才生絨。鄂托克前旗北極神絨牧業研究所研究員巴雅斯胡良發現了在黑棚光控條件下絨山羊暖季增絨的現象,並總結出絨山羊增絨技術在當地推廣。據此,自治區科技廳于2014年組織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鄂托克前旗北極神絨牧業研究所、普盛能源集團與蒙古國草業協會4家國內外科研部門,共同實施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蒙古高原絨山羊生態養殖技術模式研究與應用項目。

  通過技術整合,項目示範區絨山羊暖季平均增絨量已達到傳統冷季羊絨産量指標,平均個體産絨量年增加50—70%,産絨從一年一茬突破到一年兩茬。平均每只羊純增收益141.85元。鄂托克前旗牧民蘇亞樂圖算了一筆賬:“我養的羊有200隻,在黑棚裏面搞科技増絨後,每年産兩茬絨讓我的純收入增加近3萬元。”

  不僅如此,項目的實施還使絨山羊暖季放牧時間每天縮短到6—7小時,大大減少了牲畜對草牧場的踐踏破壞,項目區草地産草量平均增加59—71千克/畝,草叢高度提高4—7釐米,蓋度提高5—11個百分點,生態壓力減輕約50%。

  高效電池板 隨走隨拆裝

  過去,地處偏遠的農牧民家庭普遍使用小型風光互補發電設備,發電量僅限于照明和看電視。2014年,自治區首個光電産業院士專家工作站落戶鄂爾多斯榮泰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院士專家團隊結合當地的文化、環境、氣候等外部條件,在國內首創太陽能薄膜電池的異形使用技術,自主研發了光明蒙古包小型光伏發電站設備。

  “牧民只要在他的蒙古包頂層帆布上安裝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發電了,自己隨時可以動手拆裝和維修,解決了牧民遷移發電設備無法帶走或需要專業人員拆裝的問題,屬於一次投入,長期受益。”項目負責人邊樹仁介紹,這款蒙古包小型光伏發電站發電功率在1500W—5000W之間,不僅能為農牧民解決照明、看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生活用電,而且還能為水泵、鍘草機等設備提供動力用電,“有了水泵,草場灌溉也有了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