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評論員:擦亮中國製造的底色

  • 發佈時間:2016-05-02 06: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引起各方關注。“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段話被屢屢引用。有企業家認為,“中國製造”的當務之急是重新喚起工匠精神,否則談不上成為製造強國。也有學者指出,倡導工匠精神,才能打磨出“中國製造”的金字招牌,進而帶動更多的中國品牌大踏步走向世界,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

  什麼是工匠精神、為什麼要倡導工匠精神、培養大國工匠需要怎樣的制度動力和文化支撐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探討和回答。

  耐心專注、精益求精、務實敬業、極致嚴謹、追求完美……工匠精神的內涵特質為製造業發展鋪陳出明亮底色。它與創新創造相互聯繫貫通,被視為産業的靈魂、品牌的基石。在工匠精神的引領之下,人們對標準的制定嚴謹甚至於苛刻,對細節的關注精準甚至於執拗,大到航太器,小到圓珠筆,都盡顯細膩的心思、獨到的創新、完善的功能,努力為客戶提供無可挑剔的使用體驗。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至臻品質才能成就百年品牌。歷數世界製造業的那些“老店”,無不依靠深耕細作、推陳出新,才在各自領域獨佔鰲頭,實現了基業長青。

  工匠精神是“中國製造”的軟實力。我國製造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總産值已列全球第一,但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仍是大而不強、差距明顯,成本、規模優勢難掩品質、品牌方面的劣勢。尤其要看到,當前我國製造業正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同時處於全面落實“中國製造2025”、從“跟隨者”轉向“引領者”的關鍵時期。實現成功突圍、轉型升級、跨越發展,需要技術創新,也需要匠藝精進,把追求細節完美、品質上乘的“匠心”融入設計、生産、管理、服務的每一個環節,有效解決設備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品質穩定性、消費安全性等問題,做到大工業時代的精細管理、精品製造。

  工匠精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動能。近幾年,中國老百姓的海外“爆買”十分火熱,反映出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居民消費正在升級,也折射出國內産品供給沒能及時跟上的尷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供給體系的品質效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與供給側改革無疑有著緊密聯繫。誰能提供好的産品,誰就能贏得市場。面對越來越多“挑剔”的消費者,面對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以工匠精神來增加産品和服務的品種品質,優化供給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無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工匠精神是企業打造“百年老店”的“金鑰匙”。以前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下,企業可以通過低成本、大規模的生産賺錢,産品“差不多”就行。現在我國已經進入深度的經濟結構調整期,要求企業必須向産品品質要財富。産品品質的比拼,實質就是企業精神與文化的比拼。據了解,現在世界上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000多家,德國有800多家,秘訣就是工匠精神的傳承。今天的中國企業要打造“百年老店”,同樣需要恪守工匠精神,以精準的企劃、精湛的技術、精益的製造、精品的品質、精誠的服務,生産打動人心的一流産品,以此立身立世。

  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任重而道遠。既需要企業家追求卓越、生産者耐心堅守,更需要職業教育的改革、職業精神的培養、制度體系的激勵、文化土壤的培育,多管齊下,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讓“中國製造”的底色更鮮明、品牌更響亮,讓全世界都愛上中國造。(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今日四版推出“尋找好工匠”專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